余晓个展“绘画的可能”在北京现在画廊举行

2016年03月19日00:56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左起:方振宁、余晓、黄燎原、何桂彦开幕现场(左起:方振宁、余晓、黄燎原、何桂彦)

  2016年3月18日下午3点,由著名策展人何桂彦策划的展览“绘画的可能 – 余晓个展”在北京现在画廊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展览现场1展览现场

  余晓出生于中国杭州,本科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毕业于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目前生活和工作于伦敦和北京。在英国多次参展,譬如NOAC英国国家公开艺术奖提名展、再生长-首届华人艺术家双年展、伦敦双年展、2014年度英国雕塑装置邀请展等等,也曾参加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2012之舟”。据了解,北京现在画廊将携几位艺术家的作品亮相2016年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其中就包括几件余晓的作品。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对于余晓的作品,策展人何桂彦做了详细的解读。1960年代中期,当抽象表现主义走向式微的时候,标识着自启蒙时代以来,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衰落。事实上,抽象表现主义之后,也意味着作为风格、形式、表现性的抽象已伴随现代主义叙事的没落走向了终结。尽管我们发现,1970年代以来,仍然有许多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具有抽象的外观,但从他们的创作观念和当时的艺术史上下文来说,这些作品大多是反抽象的,抑或说是反现代主义抽象的。以1960年代为分水岭,唯有观念性的抽象才赢得了发展的空间。

三角形乘3的镜像知觉The Mirror-image Perceptions Of Triangle By 3 200x200cm 布面丙烯三角形乘3的镜像知觉 200x200cm 布面丙烯
余晓 三角形乘3的黄绿 The Yellow&Green of Triangle By 3   104x104cm 布面丙烯 2016余晓 三角形乘3的黄绿 104x104cm 布面丙烯 2016
余晓 三角形乘3的意外 The Unexpectation of Triangle By 3  200x200cm 布面丙烯 2016 余晓 三角形乘3的意外 200x200cm 布面丙烯 2016 

  在余晓的这批作品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抽象,尤其是形式——结构这条发展路径带给她的影响。如果将塞尚作为起点,在这条线索中,立体主义——俄国早期的构成主义——至上主义——结构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中的“色域绘画”,也包括1960年代早期的极少主义,形成了一个极其严密的艺术史系统。对于余晓来说,这个系统的意义,在于可以为她提供丰富的、可选择的视觉语汇,可以为其作品进入抽象领域提供一条捷径。但另一方面,由于这个系统太严密,具有巨大的吞噬能力,艺术家在吸纳形式语言的同时必须小心谨慎,并且,一定要与其形成的创作范式、审美趣味拉开距离。倘若缺乏驾驭与控制画面的能力,这种有限的自由很容易会让艺术家陷入两难的境地。故此,余晓需要为画面注入新的可能性,需要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叙事拉开距离。譬如,对媒介物性的强调。在余晓的作品中,媒介实质具有双重意义,一个是以“物性”消解了既有的抽象艺术所追求的纯粹视觉化的表达。另一个是重新为这些带子设定一种“游戏规则”,使其成为作品形式运作的重要载体。在这个过程中,媒介不再是单纯的“物”,反而被观念化了。在《绘画的剩余价值》中,艺术家力图将废弃的胶带、纸屑进行形式的转化,赋予其艺术性。再比如,艺术家对“观看”的强调,对作品呈现的“场域”特点的重视,其目的,在于赋予作品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抽象的创作逻辑。

  余晓 四十五乘四十五的35度 Forty-five By Forty-five &35 Degree 82x91cm 布面丙烯、卷尺、马克笔 Acrylic on canvas,Markpen,sewing measure 2016  余晓 四十五乘四十五的35度  82x91cm 布面丙烯、卷尺、马克笔 2016
  余晓 五十四乘五十四的45度 Fifty-four By Fifity-four&45 Degree 86x91cm 布面丙烯、卷尺、马克笔 Acrylic on canvas,Markpen,sewing measure 2016  余晓 五十四乘五十四的45度 86x91cm 布面丙烯、卷尺、马克笔  2016

  在余晓的作品中,西方抽象艺术的语汇是其重要的来源,但并不是唯一的来源。那些感性的、手工化的团块、重新编码的语汇、具有符号特征的几何形体,这些要素都被艺术家凝聚在一起,共同去抵制现代主义那种自律的、精英化的内在叙事。不过,就作品形式语汇与意义的建构来说,余晓的作品内部具有很强的张力。艺术家需要利用这种张力,但又试图去平衡各种要素。例如,既要使用西方抽象艺术的语汇,但又需要对语言进行再一次的编码;既要赋予作品以内在的结构,但又试图对其进行拆解。用感性的、个人化的表达,去打破画面那种理性、冷漠的形式构成;用具有空间特征的形体去破坏绘画既有的平面特征。于是,在不断的“编码”与语言的重构中,余晓的作品变成了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因为这些要素大多处于一种互渗与砥砺,调和与对抗,协调与博弈的状态。很显然,这是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范式的抽象,因为从一开始,作品的语汇与风格就不遵从同一种原则,相反,它们是碎片的、对抗的,充满了解构的力量。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余晓北京现在画廊何桂彦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