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斌胡赳赳对谈:艺术家要有使命感 对艺术史负责

2016年05月23日19:42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对谈活动杨少斌(中)、胡赳赳(左)对谈活动杨少斌(中)、胡赳赳(左)

  5月22日下午,由鲁能格拉斯小镇主办,北京宋庄艺术文化发展基金会共同协办的“香颂&视界——2016鲁能格拉斯小镇国际生活艺术节”之艺术大咖会客室“杨少斌胡赳赳对谈”在北京格拉斯小镇圆满举办。

活动现场活动现场

  香颂&视界——2016鲁能格拉斯小镇国际生活艺术节,自5月21日由吴鸿策展的“模糊的边界——青年新锐艺术家邀请展”揭幕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杨少斌胡赳赳对谈”活动当天,更是嘉宾云集,座无虚席。鲁能格拉斯小镇项目代表、北京宋庄艺术文化发展基金会发起人洪峰、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杨少斌、北京宋庄艺术文化发展基金会首席顾问胡赳赳、展览的青年艺术家、艺术爱好者、艺术专业媒体人士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活动现场

  活动嘉宾,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杨少斌与著名媒体人、《新周刊》前主笔、北京宋庄艺术文化发展基金会首席顾问胡赳赳围绕“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和发展”各自发表见解,也表达了对青年艺术家的寄语。

艺术是创造性的工作 年轻艺术家要走出去

  对谈现场,杨少斌在参观了“模糊的边界——青年新锐艺术家邀请展”的宋庄青年艺术家作品,首先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高度评价了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展览中的一些年轻艺术家的确很出色,他们将现阶段性的个人体验做的很好,在艺术语言与想法上更加多样化,在审美上比上一代的艺术家要好”。胡赳赳也形象地打比方说,“艺术家的工作就是‘编码’,把自己的情感、思想、审美做一个‘编码’的工作将其储存到一个芯片中,而这个芯片即是我们所看到的图像,也就是绘画的一个作品。一个艺术家必须画出自己内心一种风景,由此才能传达给观众”。

“模糊的边界”青年艺术家作品局部“模糊的边界”青年艺术家夏歌作品局部

  杨少斌的作品总是与现实相关,这一点在活动现场胡赳赳也提到“杨少斌的画作与时代的关联度是很高的,包括在90年代、21世纪的前十年在他的绘画中一直有一种精神性的指向”,所以杨少斌以自身经验,鼓励年轻艺术家要多走多看,他说,“艺术家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要提出对社会、历史、政治等新的看法,这不仅是艺术家的责任也是艺术家的功能。年轻艺术家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要多出去走走,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多出去看看好的展览会给艺术创作有所启发。”

艺术家要有使命感 要对艺术史负责

  当代艺术发展三十多年,仍然会有很多人在面对一幅绘画作品时说看不懂。也就是胡赳赳现场提到的观众如何对作品“解码”,这也决定了观众自身的感知能力,从而影响艺术家作品的传播范围。“观众在面对一幅画作的时候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像我们看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作为专业人士可能喜欢他的构图、形象,普通观众看作品的提示,格尔尼卡的创作有一个背景,所以理解艺术也需要一个背景”,对谈中,杨少斌首先是对三十年的当代艺术发展,做了一下总结,他说,“89之前,绘画题材都是历史、人物英雄之类的宏大题材,反映为人民服务。89之后的艺术开始个人化,关注身边的小人物,这是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个人化是非常重要的,从集体主义出来回到个人化,这是艺术发展的自由之路。这颠覆了这以前所认知的艺术样式,开启了一个新的观念艺术。95年之后艺术界又有了一次大的变化,比89之前的艺术更个人化,89之后的艺术还有一种小的集体主义在里面,95之后真正的个人化就开始了,其中的录像、装置、行为表演等都是在此之后显现出来的,这阶段资本开始进入,艺术也开始变化,资本的力量及市场化的影响更加强烈,但其实最后还是要回到学术。”杨少斌总结说,“艺术家之所以被人尊重,是因为他在历史当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要对艺术史负责”。

“模糊的边界”展览现场“模糊的边界”展览现场

  胡赳赳在现场也提出“艺术家读书计划”,他说,“成功的艺术就像是‘编码’成功,而很多时候没有编码成功,因为有很多漏洞,没有打上补丁,要想编码成功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要学会为自己打补丁”。“现在艺术界都不怎么会读书,艺术家的特点是手上功夫很好,但是问题是经常将别人画过的东西再画一遍说是自己画的,不知道自己的坐标在哪,不去阅读经典,就会以为是自己的创作,而且经常会处在这种状态。艺术史学者做梳理工作时,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价值就往后排了。所以,一个艺术家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坐标在哪里,知道自己的坐标在哪,就必须对历史和时代有自己的洞察力,有非常清晰的意识,也就是使命感,越早知道自己使命感的艺术家将来他的发展会比别人更深远”。

  “这很对,一个艺术家首先要知道每个阶段的艺术史,这是一个职业艺术家的必要前提。作为年轻艺术家在某个阶段有一些模仿这是可以的,在后现代艺术阶段,使用是可以的,主要看如何去用。所有的历史、材料都可以用,就看如何创造性的组合。”杨少斌补充道。最后,胡赳赳以媒体人的视角机智地说,“艺术家只有在有坐标感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当代艺术有自己的修辞方法,像拼贴、并置、反讽等。现在的艺术延展到了行为、装置、录像等,艺术的边界被打破后再去做艺术,跟以往就不一样。所以,标杆位置非常重要。艺术家处于什么坐标位置,他作品的坐标轴就在哪里。在这里实际设置了两个坐标轴,一个是一个空间轴、时间轴。空间轴的标准就是全球化,艺术、政治都是在一个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出来的,必须对目前所处的全球化的背景有一个认识。当下的艺术家为什么要候鸟一样频繁的去欧美、日本,去大自然等等,实际上是在空间的穿梭中找到一种空间轴的意识。第二个背景就是一个时间轴,就是我们当下所处的一个信息文明的时间轴,我们所处的现实就是我们处在一个消费社会,我们的艺术品首先就是一个消费品。在这个全球化和一个消费主义的坐标轴背景下再去找一个艺术家的位置”。

青年艺术家孙侃现场提问青年艺术家孙侃现场提问

  对谈现场,两位嘉宾针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深入交流,语言、思想碰撞,互相补充。在提问环节,现场青年艺术家、嘉宾等十分活跃。借用胡赳赳地话说,今天的对谈“编码”非常成功,活动在一片掌声中愉快地结束。

 

相关链接:“模糊的边界”青年新锐艺术家展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杨少斌胡赳赳艺术使命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