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社会:一般理论及相关话题”论坛纪要

2016年12月21日00:47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2016年12月18日,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山水社会:一般理论及相关话题”主题论坛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圆满召开。

  校内外师生等百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积极讨论。

论坛由此次活动的发起人著名评论家、独立策展人、艺术家王南溟先生主持。论坛由此次活动的发起人著名评论家、独立策展人、艺术家王南溟先生主持。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邓小南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邓小南教授

  邓小南教授代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致辞,对众多艺术家与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证大集团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表示感谢。邓教授从历史学家的角度谈了自己对于山水的理解,认为水墨山水反映了中国人的天下观、宇宙观,也体现了人文学科的体悟与格局。“仁者乐水,智者乐山”,山和水固然有别,但古往今来无论在诗词还是画作中,山水又是浑然一体、不分不离的,连接这一切的是自然。山水画作的精神不仅在其浓厚的气韵、诗意和情境,也在于其自然之性、造化之功。今天的山水又承载了更多的话题:自然、生态、审美、情感、依山傍水的乡村景观、文化根脉的延续与断裂、乡愁的萦绕与寄托……从旅游经济到生命意义,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山水似乎包容了整个社会。正因为如此,“山水社会”的话题在历史与当代、社会与人文的领域中都有切实的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

  范迪安教授在致辞中认为:“山水社会”是一个叠意的题目,将本来从属于不同领域的题目放在一起讨论,会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范教授通过一系列艺术作品的展示,指出在近年来的艺术创作中,山水又重新成为了一个主题。当代的山水创作与传统的不同就在于,这些山水作品不再是游身于自然的想象,而是更加赋予了其对现实的思考。这种思考又是一种“反身叙事”,一方面投入其中,另一方面又抽身出来,于情境的在与不在之间,有距离的关照、思考、批评。

  在邓教授与范教授的致辞之后,论坛进入主题演讲环节。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王铭铭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王铭铭教授

  王铭铭教授做了题为“《山海经》的广义人文关系及其本体论启迪”的报告。他指出,《山海经》的内容包括了“物的存在”、“神的存在”和“人的存在”三个层面的存在。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人与物、人与神、人与人这三种关系,而《山海经》提供了一种对这三个关系中国式的处理。《山海经》还体现了一种时空观念,即通过地理来界定人间与天界的关系,四方与中心构成一种五方秩序,而时间是由四方的流动所界定的中心行走的轨迹。在《山海经》的叙述中,人、物、神都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等级的分别,这与西方近代的自然主义截然不同。换言之,《山海经》中没有人与神、身体与自然的二分,而是一种“自然—文化的多元主义”。此外,王教授还借用了明人杨慎、清人毕沅的研究,指出《山海经》利用八方和大荒的各种物、神和人的形象来界定中原的“主权”。

著名艺术家、策展人王纯杰先生著名艺术家、策展人王纯杰先生

  王纯杰先生介绍了“山水社会”议题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的缘起与发展。三个艺术家扣人心弦的艺术作品促成了“山水社会”这个想法的诞生,分别是倪卫华的摄影作品《发展是硬道理》、梁越的摄影作品《放心》和王南溟的水墨影像《拓印干旱》。2012年,由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前身)主办的“生态艺论”展览对因急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作了呈现;此后,围绕“山水社会”的主题美术馆举行了许多展览,例如2013年的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新馆开幕展的“意·象”展、2014年玛拉喀什双年展的“吾乡吾土”展、同年作为中德文化项目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的“高山流水”展、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官方平行展项目之一的“山水社会”展。“山水社会”体现的是当代艺术对社会的介入,如何让美术馆成为一个讨论社会议题的场所成为美术馆同仁的重要课题。“山水社会”的展览和讨论还将继续存在下去,因为这是一个关乎每个人、关乎人类未来的议题。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所长张圣琳教授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所长张圣琳教授

  张圣琳教授带来了题为“青农深耕,人文农创:台湾大学跨领域教育的社会创新实践”的报告。她说古往今来的青壮年对于自己的生涯认同都是繁华城市的、奔波忙碌的、追逐机会的,而与山水农乡的社会关系却是不断变化的:20世纪城市化以前,“少小离家老大回”是人们的普遍生活方式,“衣锦还乡”成为很高的荣誉;20世纪城市化以后,山水之间的青壮年则“一去不返”,彻底离开了山水,进驻了城市;而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则更多的是城乡之间的“归去来兮”,体现为在不同的空间中流动的错乱的认同。因此如何让青年人深耕于山水农乡,如何通过动态教育的过程,使每个年轻人成为社会山水之间的产品,便是摆在眼前的研究课题。这种社会创新的关键就是要翻转城乡关系,从城乡二元对立的现实中建立新乡村认同的城乡联结。张教授进而举了两岸青年农行动和台湾青年“食养农创”的案例,来介绍台湾大学在这方面的探索。最后张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20世纪的老师如何教21世纪的学生,如何实现教师的自我转型,这也是每个教师应该努力探索的问题。

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历史学系朱青生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历史学系朱青生教授

  朱青生教授做了题为“找到自主的思想: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三十年思考”的演讲。他回顾了刚刚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世界艺术史大会”的盛况,进而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的艺术长期受到西方的引领和压抑,如何才能走出中国艺术自己的道路?朱教授指出,过去认为,当代社会是一个资本主义统治之下的景观社会,这一说法是居伊·德波在面临着一个资本控制、权力控制的社会时提出的。但是德波的时代没有互联网,媒体形式的巨大变革使得景观社会已经成为了过去时,自媒体时代开启的是景色社会、山水社会。我们可以用“山水”来概括这个社会,是出于这个社会与中国的山水画有以下五个共通之处:第一,山水画是散点透视,而不是焦点透视。换言之,山水画并不根据理性和组织去服从一个逻辑。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介入从而看到问题的所在。当代世界是分裂的,对于那些社会上的各种问题,过去做的只能是“焦点访谈”式的关照、同情和怜悯,而今天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风景,尽管这些风景是破碎而非全面的,却能使人们更多地了解这个社会。第二,山水画强调高远、深远和平远。新媒体和新方法都能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第三,山水画的笔墨大于实境。在中国画之中,怎么画比实况更重要。画家不是对景写生,而是通过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性情。在这个虚拟的社会中同样没有真理,我们稍不留意就会陷入伪造之中。第四,图与词的共存。山水画上非常重要的是题字。我们只看不足以理解,只听和写也不足以交流。图与词的共存,正是图像时代新的互相理解、互相交流、共同生存的方式。第五,符号的书写性。书法不同于文字,它体现的是写的过程中人的寄托、涵养、表达和交流。体现在社会上,就是我们要把语言的过程整体地看作人类学的全面映照的过程。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学系渠敬东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学系渠敬东教授

  渠敬东教授以“山水与现代中国的精神危机”为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渠教授指出,1849年梭罗发表政论《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以往都是从政治权利的角度去理解公民不服从,但是梭罗在五年后发表的《瓦尔登湖》则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解释。梭罗认为美国政治文明的基础在于每个人内在的自然王国,这正是整个19世纪中期对工业社会和现代性危机讨论的背景下发育出来的。中国的社会也是从这里发育出来的,自然王国就是士大夫所构建的理想的自然世界,是完整而自成一体存在的自我王国。孔孟老庄合作努力达到的理想政治,多出了一种“逃避权力的渊薮”。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归隐山林成为中国仕人的理想。在中国,城市构成了一个政治权力的核心,乡村构成了一种退隐的想象,但乡村还不足以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所以在乡村之外还要有山林的存在。中国的山水是出仕的,是反社会的,物己融合是山水的情怀和理想。中国的现代性的起点恰恰是西方现代性最有问题的时候。我们进入西方的时候对西方并没有一个全景的了解,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现代艺术都是对西方19世纪末以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中人的写照,可是中国实际上在传统与现实世界中都没有经历过这些。当代艺术只重当下而对传统进行颠覆,这是简单理解西方现代性的虚象而已。中国的现代艺术是双重的反传统,既接纳了西方反传统的心态,同时又反了自己的传统。怎样找回中国艺术在传统与现实中的接洽,在双重的超越上重新构建中国人的宇宙观,才是中国艺术的出路。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应星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应星教授

  与渠教授从精神气质的角度理解山水社会不同,应星教授的发言更强调山水与江湖在形态上的区别。应教授以“诗意的山水与行侠的江湖”为题,对钱穆先生提出的城市、乡村、江湖、山林四种社会做出了解读。一方面,江湖和山林在形态特别是精神形态上是对立的关系。山林是避世的形态,是“出仕神秘主义”;而江湖则是与现实的直接对抗关系,在精神上是释放性情的。山林与江湖在伦理上也是对立的,江湖的伦理是兄弟义气、快意恩仇。另一方面,江湖与山水又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两者的物质载体具有很强的亲和性。首先,从自然地理角度来说,山高林密成为江湖社会的理想场所。而为了对抗江湖社会,乡村社会也会在山水之间建立很多防御性的设施。其次,从政区地理角度来说,大山大川往往构成了政区划分的依据,所以也成为政权控制的真空区域,从而成为了江湖社会的主要活动场域。第三,从经济地理角度来说,山水与农耕生活构成了一种对立关系,但是两者又有相合的一面。因此,江湖和山水在精神载体上也有隐秘的关联。

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所长沈语冰教授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所长沈语冰教授

  两位社会学家的发言之后,沈语冰教授带来了精妙的艺术解读,他报告的题目是“大烟囱的尴尬:莫奈如何协调现代工业符号与风景画的惯例”。他指出,自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的艺术家已经存在了自然风景与人工景观交会创作的惯例。除了18世纪浪漫主义短暂的时期内风景画只是单纯地描绘自然景观外,大部分时间里风景画都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到了莫奈的时代,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工业时代的到来,大烟囱成为了时代的标志。具体来说,铁路的修建,使得大量小资涌入风景区,娱乐业正式形成,景观社会也随之形成。如果说印象派的一般问题是如何表现现代城市生活和“小资”,那么摆在莫奈面前的问题就成为了如何协调现代工业符号——大烟囱与自然景观的关系。沈教授通过若干案例分析了莫奈处理这一问题的技法,例如利用特殊的视角来掩盖工业符号,用晚霞去混淆烟囱里排出的浓烟等等,由此可见莫奈无比小心地处理着山水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

  刘守英教授做了题为“美丽山水下的贫困:价值发现与分享困境”的报告。他以西藏林芝巴松错边的一个村庄为案例,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分析了其经济发展与山水开发之间的悖论。他指出,在我们欣赏山水的同时,不要忘记,最美的山水往往是与贫困并存的。绿水青山本身并不是金山银山,顽强保护着的历史文化名村也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收益。美丽山水的开发陷入到一个“囚徒困境”之中:不开发即穷下去,开发则商业价值提高的同时山水价值随之下降。因此如何解决这些“山水”之间的贫困,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

  孙向晨教授对渠敬东教授的发言做了补充,介绍了西方的精神是怎样塌陷的。他指出,中国的现代性历程充其量只有150年,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审视自己的危机;而西方现代性的过程就是一个塌陷的过程。中国人将现代性看作一个光鲜的需要被接纳的价值从而去追求,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陷落。在古典世界,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人们的主要焦虑是怀才不遇,但是古典世界是一个整全的世界,人们进可进取,退可退隐,进退自如,意义并不缺失。文艺复兴之后,人和世界开始分离,世界成为独立于人之外的系统。现代世界意义上的人是单个的人,所有的价值观都出自独立的人,而不再具有整全性。玛丁·路德将人分为外在的人和内在的人,外在的人是公共的人,而内在的人在于得到拯救。而到了19世纪,上帝也不能来拯救人了,内在的人变成了彻彻底底的私人。然而独立的人撑不起自己,所以出现了焦虑、荒诞、无助。意义世界在西方的语境下就是这样塌陷的。当代艺术没有深度就是因为支撑它的是个体,而个体的厚度是有限的。中国从来没有超越性的上帝,中国超越性的世界是寄情于山水的,是一个整全的价值观。所以中国的山水对我们有很大的拯救意义,这不仅仅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个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的转变。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教授

  邵亦杨教授从艾未未和徐冰的装置艺术谈起,展现了当代艺术是如何展现现代风情的。她认为,当代艺术是可以介入社会的,是可以从思想上介入社会,并进而改变社会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讲师常培杰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讲师常培杰博士

  常培杰博士以“当代艺术中的历史感及其形式:以‘物性’为中心的讨论”为题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杜尚开创了一个传统,即艺术作品要回答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差异性。正是从杜尚开始,艺术开始向生活进军,艺术作品与生活用品没有区别了。现代以来的艺术语言都在杜尚的传统内,表面上看是求新的,背后则是艺术语言与艺术技法的自我重复。如果一个作品在艺术史内不能创造出新的差异性,那么它就是一个失败的作品。但是如果艺术史内的传统没有被重复,那么它又不成其为一个传统。这是艺术史上的一个悖论。常博士进而阐释了当代艺术中的历史感问题。他认为古典和中世纪的艺术是目的论的,是朝向宗教的。而现代艺术是面向当下的,面向当下的历史、当下的经验。历史是具有历史性的,现代艺术在失去了目的论之后,建立了新的艺术传统:艺术是对时间过程的挽救,挽救当下的经验、挽救当下的生活。超现实主义认为应该通过艺术来改变社会,很多理论家已经对此进行反思,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许多人强调艺术的自律,除了社会不应干涉艺术的发展外,艺术的自律同样也蕴含着艺术不要介入社会领域的要求。中国很多的艺术作品都有介入社会的冲动,但影响力往往也都局限在自己内部。那么当代中国艺术的功用是什么?常博士认为,把日常的、司空见惯的东西从日常生活中拉出来,使得它丧失掉自身的日常性,使我们重新发现自己的生活,正是艺术的价值。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创办人、证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戴志康先生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创办人、证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戴志康先生

  在主题演讲环节结束后,戴志康先生致感谢词。他回顾了自己从求学到从商,从地产商到文化商人的人生历程。他指出,无论城市建设,还是社区规划,文化一直是其思考的重心。站在社会角度,引进艺术介入社会建设,落实的是其推动社会进步、构建新生活方式的理想。戴先生认为,美术馆应该成为社会的现场,艺术应该成为研究社会文化的跨学科桥梁。不管是艺术家或者其他人文社会学者,还有企业家,都应该参与到社会变革中,去发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本着真、善、美的追求,去做新社会形态的建构者。

参与讨论的嘉宾合影参与讨论的嘉宾合影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是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交流的重要平台,但是与众多艺术家齐聚一堂进行对话还是首次。艺术与人文、艺术与社会本是不可分割、互通互融的。共同举办“山水社会:一般理论及相关话题”论坛,是一次对话、合作的成功尝试,对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山水社会”展览是2015年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的项目。在北京大学静园“山水社会:一般理论及相关话题”论坛结束的下午,参与讨论的众多嘉宾,紧锣密鼓,马不停蹄又转入另外重要现场北京山水美术馆。

  从威尼斯到重庆、西安、上海,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主办,王纯杰策划的“山水社会——测绘未来“主题展,也是本次巡展的终点站——在北京隆重开幕。

  “‘山水社会’的普世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在未来将超越城市与乡村的界限,为所有中国人共同分享,还在于它将属于全世界。而展览思考的基点,也不仅限于中国的现实问题与传统精神资源的创造性重生,而是还会在全球化语境下落实到对山水的意境与城市化的反思、可持续发展与全世界的未来的探讨上去。”项目发起人、证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戴志康, 用了近二十年,强势而又坚韧地推进着对“山水”精神的传承。

山水美术馆展览现场山水美术馆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倪卫华与嘉宾交流参展艺术家倪卫华与嘉宾交流

  以下为部分艺术家参展作品

倪卫华-影像装置作品倪卫华-影像装置作品
  王久良 作品《垃圾围城》Beijing Besieged by Waste 12, 《垃圾围城12》,Photography, 2009, Jiuliang WANG  王久良 作品《垃圾围城》Beijing Besieged by Waste 12, 《垃圾围城12》,Photography, 2009, Jiuliang WANG
杨 泳 梁 作品 YangYongliang_PhantomLandscapeIII_Pages01_蜃市山水叁-册页01杨 泳 梁 作品 YangYongliang_PhantomLandscapeIII_Pages01_蜃市山水叁-册页01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2月20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山水社会论坛北大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