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行为艺术,
或许大多数人内心所想是:
[行为艺术 ≈ 神经病]
它似乎总是和各种
不正常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色情、暴力、血腥、挑战禁忌等
冲击话题和焦点的元素。
是难懂的,晦涩的。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行为艺术作品)
行为艺术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洲,是一种艺术家用思维和行为过程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行为艺术包含四个基本元素: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与观众的交流。
在行为艺术史上,
有一位绕不开的女神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被称为“行为艺术之母”,
今年已经71岁,来自
已经不存在的国家“前南斯拉夫”。

她从70年代开始以行为艺术的方式
向人们呈现童年压抑、强权政治
对女性身体的直接作用,
她用身体完成了癫狂、痛苦、奇幻、
令人毛骨悚然又过目难忘的作品。
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之一。
在艺术家早年的生活中,父母的经历、战争的暴力、东正教信仰、东欧的社会主义局势等因素都对其成长构成了一定的影响。阿布拉莫维奇的父母都是支持铁托的共产党游击队员,父亲后来成为二战英雄,母亲则是少校军官。

与母亲的关系一直是阿布拉莫维奇不能挣脱的心结,长期伴随在其艺术生涯之中。甚至在她成名之后所做表演的时间也要严格按照母亲军人化的管理要求去安排,必须在晚上十点前结束。这些带有某种精神压抑性的烙印或多或少地融入到了其日后的创作当中。
阿布拉莫维奇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创作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自残期]
(1972-1975)
(早期单纯以身体为媒介挑战身心极限的一系列尝试)

1972年,她开始“自残”,以自己的身体为材料,制造各种险境,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节奏系列》,从《节奏0》到《节奏10》,每个作品都触目惊心。
《节奏10》

道具最开始是10把长短不同的刀和两台录音机。她打开录音机,将张开的左手放在地上的白纸上,根据节奏右手拿刀刺向手指之间。手起刀落手起刀落地往指缝插,速度惊人。

每次切到手指,她就会换一把刀,直到这10把刀用完。另一台录音机则录下刀尖在手指尖跳跃的声音以及割伤时发出的呻吟。10把刀用完后,她会再表演一次,伴随着第一次录下的节奏来完成。后来某次表演,她换成了20把刀。

阿布拉莫维奇说:“一旦进入了表演状态,你就会逼迫自己去做平时的你不会去做的事。”
《节奏 5》


1974年阿布拉莫维奇在前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学生艺术中心完成《节奏 5》,她在场地中央围筑了一个用汽油浸泡过的巨大的木质五角星,玛丽娜在五角星的外围点燃了它,剪下自己的头发、指甲投入火中,最后跃入五角星的中央场地,因缺氧而濒临窒息,被人解救醒来后,阿布拉莫维奇如此评价这一体验:“醒来后我很生气,因为我终于理解人的身体是有局限的,当你失去知觉时,你就不能控制当下,就无法表演了。”
《节奏4》

鼓风机长时间猛吹最后昏厥入院
《节奏0》

“节奏系列”终结作品——《节奏0》,是她最为惊险的表演。阿布直接麻醉自己面向着观众站在桌子前,桌子上有七十二种道具(包括枪、子弹、菜刀、钉子、铁链、鞭子等危险物品),观众可以使用任何一件物品,对她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由于作品有不可预测的危险性,所以,玛丽娜承诺承担行为艺术表演过程中的全部责任。


起初,观众还非常谨慎和礼貌,有人送她玫瑰,有人亲吻她。




慢慢地,人们发现她真的没有任何反应时便开始大胆了起来:有的用口红在她的脸上乱涂乱画,用剪刀剪碎并扒光她的衣服,在她身体上作画等等。当他们发现阿布真的毫无抵抗之后,有人开始更肆无忌惮地用尖锐的道具去伤害她:有人把她的衣服全部剪碎,有人在她身上划下伤口,有人将玫瑰猛然刺入到她腹中。

甚至有个人拿起装了子弹的枪,放入她的嘴里,意欲扣下扳机,直到另一位观众惊恐不已地将手枪夺走。

这件作品持续了6个小时,作品结束后,她站起来,走向人群,所有的人担心遭到报复,都开始四散逃跑。阿布拉莫维奇最终流着眼泪说到:“这次经历让我发现,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离丧命也就不远了。”
1975年《托马斯之唇》

《托马斯之唇》中,她将刀割、鞭笞、冰冻等自残手段一并运用。同样以探索身体极限为主题的“解脱系列”等许多作品中都可以感到死亡意向的逼迫,并且通过危险场景引人注目,对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看与被看的固有关系进行了重建。
[情侣合作期]
(1976-1989)

(艺术家不应该爱上另一个艺术家。这是阿布拉莫维奇的原话,但是她却爱了,轰轰烈烈,燃尽一切。遇见德国艺术家乌雷Ulay是在1975年的阿姆斯特丹,两人不仅同为行为艺术家,更是同月同日生。爱情促成了两人的合体表演,亦为他们带来事业高峰。从此至1988年,一直是两人合作创作作品。)
1976《空间中的关系》

1976年,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行为作品《空间中的关系》更是使他们名声大噪。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裸体的,为了碰撞时产生更好的效果,肉体相撞时的声音通过扬声器放送。

乌雷和阿布拉莫维奇从相距20米的地方起步,朝对方小跑,简单擦过,重新回到原地,一次次更加激烈地冲击碰撞,半小时后,阿布拉莫维奇被撞倒在地。他们不想这部作品成为力量和决心的较量,而是在一个相对温和的暴力中维持一种平衡。

次年1月,他们表演了升级版《空间中的障碍》,赤身裸体地跑向彼此,但二人中间有一堵1.5米的厚墙,似乎只有撞倒墙二人才会相见,45分钟后,阿布拉莫维奇离开了场地,但乌雷并不知情,还在继续撞击。

夏天,二人在一个地下停车场表演了另一升级版《扩张空间》:两根4米长的柱子相距3米,直顶天花板,二人背对背站在中间,同时一次次地撞向柱子。
1977年《明亮/黑暗》

在1977年的《明亮/黑暗》中,两人以飞快的速度互扇对方巴掌。两个相爱的人,不应该彼此伤害。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的创伤,日积月累留下的,只有伤痛。这张GIF图后来也被中国网友列为“爆笑动态图赏”。
1977年《时间中的关系》
时长:17小时


在这件作品中,他们背对背安静地坐着,两人的头发被绑在一起。
1977年《无量之物》

在1977年的《无量之物》,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两个人裸体站在意大利波洛尼亚一家画廊的入口处,观众只能通过他们之间的狭小空间进入博物馆里。唯一可以自己决定的是,观众想面对裸体的乌雷还是裸体的阿布拉莫维奇。

在生活中, 人类不仅会受到来自于自然界的各种灾害,同时,也会受到来自于人类本身的阻碍。就如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会因为他人的介入而产生隔阂,使他们一时间无法联系和沟通。
1978《吸呼》


1978的作品《吸呼》,两人将嘴巴对在一起,互相吸入对方呼出的气体。17分钟后他们的肺里充满了二氧化碳,都倒在地板上昏迷不醒。这一表演所要表达的,正是亲密关系中一个人“吸取”另一个人生命的毁灭性能力。
1978年《AAA-AAA》
时长:15分钟

这是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在比利时一家电视台演播室表演的作品。他们第一次表演时,没有观众。之后,他们为了录制他们的作品,在荷兰又表演了一次。在《AAA-AAA》中,他们面对面跪坐在地上,对着彼此大声尖叫,直到其中一人失声。
1980《潜能》
时长:4分钟

《潜能》是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在1980年横贯欧洲的作品。两个人面对面站立着并专心地注视着对方,手里还同时拉着一个紧绷的弓,在乌雷的手里紧拉着一支带毒的箭,正对着阿布拉莫维奇的心脏。由于弓箭的张力使他们的身体律向后倾斜,他们稍不留神,那支毒箭就会离弦射出,同时,通过扩音器听到的是他们心脏急剧加速的跳动声。整个作品持续四分十秒。
1988《情人·长城》
时长:90天



1988年,这对艺术情侣合作了他们最后一件作品《情人—长城》,地点是中国,历时三个月,阿布拉莫维奇从位于渤海之滨的山海关出发,延长城自东往西行走;乌雷则从中国西部戈壁沙漠中的嘉峪关开始自西向东行走,总计行程超过4000公里,最后在位于山西省的二郎山会和,挥手告别,这段旷世恋情落下帷幕。

《情人·长城》是这对艺术情侣合作的最后一件作品,实际上成为了他们分手的仪式祭礼。据说,他们分手的原因是“艺术观念和生活上的分岐”。后来,玛丽娜曾经有过再来长城长征的愿望,但是直到2002年她依然没有成行,她说,她没有再来中国的力量,也不知道未来是否会有。
[独立探索期]
(1990年至今)
(离开乌雷(Ulay)后尝试将行为艺术与其他艺术媒介更广泛地相融合)
1995年《擦镜子》

1996年《与骷髅同裸》

1997年《巴尔干巴洛克》
时长:连续4天每天6小时


让阿布拉莫维奇获得最高殊荣的创作是1997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行为录像装置作品《巴尔干巴洛克》。阿布拉莫维奇坐在由1500个血肉犹存的兽骨组成的骨堆上,一边洗刷兽骨,一边低吟儿时的家乡民歌,语调充满悼亡之气,背景则是她和父母的影像投影。这件作品与艺术家的故土巴尔干地区的现实息息相关,充满张力,寓意深刻,最终让她获得最佳艺术家金狮奖。
2002年《海景房》


2003年《指望我们(美国)》

2004年《贞女-战士,战士-贞女》

2008年《移动骷髅》

2010年 《The Artistis Present》
从3月14日开始,纽约MoMA展厅里,阿布拉莫维奇坐在桌子一端,另一端是自愿坐到对面的观众。64岁的阿布拉莫维奇接受了1500多人的对视挑战,她已经坐在木椅上两个半月,736小时30分钟,接受了1500多个陌生人的对视挑战。莎朗·斯通、Lady Gaga亦慕名而来。


参与凝视的观众
这段时间,她一直穿着相同款式的拖地长袍,梳着同样的马尾辫;她的脸呈现一种奇怪的苍白色,仿佛失血过多。在这静默的表演中,只有一个变量:坐在阿布拉莫维奇对面的观众。

有人看着看着她就哭了,有人穿得和她一模一样,有人试图搞怪惹她一笑,更有人在她面前脱掉衣服,


她坐在现代艺术博物馆,用一次充满致敬意味的表演,回顾自己过去40年种种惊世骇俗的艺术表现,无论观众多么努力,都难以令这位强大的女人动容,只有一个人例外——乌雷。


两人自长城分手后已有22年,当乌雷以对视者的身份出现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如雕塑般的阿布拉莫维奇潸然泪下。

隔着一张木桌,这对曾经同生共死的恋人伸出双手,十指相扣,在分手22年后,达成和解。
[阿布拉莫维奇的艺术宣言]

《躶体肖像与蝎子》闭眼
#艺术家对自己一生的约束#
艺术家不应该对自己和对别人撒谎
艺术家不应该从别的艺术家那里盗取想法
艺术家在自己面前、在艺术市场面前都不应该妥协
艺术家不应该杀另一个人
艺术家不应该把自己变成偶像

#艺术家与他/她的爱情生活#
艺术家要避免爱上另一个艺术家
#艺术家与情色的关系#
艺术家要发展一种情色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艺术家应该是情色的

#艺术家与受苦的关系#
艺术家需要受苦
最好的作品从受苦中来
受苦带来转变
通过受苦艺术家超越他/她的精神
#艺术家与忧郁症的关系#
艺术家不应该有忧郁症
忧郁症是病,所以应该治好
忧郁症不会给艺术家带来任何成效

#艺术家与自杀的关系#
自杀是一种反对生命的犯罪行为
艺术家不应该自杀
#艺术家与灵感的关系#
艺术家应该对自己进行深入地挖掘以获取灵感
看待自己越深就越接近宇宙
艺术家就是宇宙

#艺术家与自我控制的关系#
艺术家不应该有自我生活控制的能力
艺术家要有整体的作品自我控制能力
#艺术家与透明度的关系#
艺术家应该同时给予与接收
透明意味着善于接收
透明意味着善于给予
#艺术家与象征的关系#
艺术家创造他/她自己的象征
象征就是艺术家的语言
这种语言然后需要翻译出来
有时难找到钥匙

#艺术家与宁静的关系#
艺术家必须明白宁静
艺术家必须创建空间让宁静进入他/她的作品里
宁静就像混乱的大海中间的岛屿
#艺术家与孤独的关系#
艺术家需要很长时间的孤单
孤独非常重要
远离家
远离工作室
远离家庭
远离朋友
艺术家要在瀑布呆很长的时间
艺术家要在爆发的火山上呆很长的时间
艺术家要在很快流淌的河边呆很长的时间
艺术家要长时间的观看天空和大海交接的地平线
艺术家要长时间的观看夜空中的星星

#艺术家与工作的关系#
艺术家要避免每天去工作室
艺术家不应该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像银行上班的职员
艺术家要探索生活,作品出现在梦中或白天的幻想
艺术家不应该重复自己
艺术家不应该过多生产
艺术家要避免自己的艺术污染
#艺术家的所有物#
佛教建议最好生活中有9件物:
一件夏天穿的衣服、
一件冬天穿的衣服、
一双鞋子、
一个讨饭的碗、
一顶蚊帐、
一本祈祷书、
一把雨伞、
一个睡觉的垫子、
一副眼镜(如果需要)
艺术家自己要决定需要拥有多少东西
艺术家拥有的东西应该分为更多、差不多、更少

#艺术家的朋友#
艺术家要有能够提起他/她的精神的朋友
#艺术家的敌人#
敌人非常重要
艺术家必须学会原谅

#不同死亡的情节#
艺术家自己要有意识他/她是会死的
对艺术家来说,不仅仅是她/他怎么活着很重要
同样重要的是他/她是怎么死的
艺术家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寻找象征物来标记他/她不同的死亡情节
艺术家应该在毫无畏惧、有意识的情况下死去
#不同葬礼的情节#
艺术家死亡之前要给出很详细的指示和葬礼的要求
葬礼是艺术家走之前的最后一件艺术作品
阿布拉莫维奇在TED的演讲:聆听她的心路历程、艺术世界,分享她的使命与爱。
这个一生喜欢和自己过不去的女人疯癫了大半个世纪还没停歇。在坚持行为艺术的道路上,她说过这么一句话:“世上有各种各样的力量,而我一样都不喜欢,它们都暗示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让我感到惬意的唯一力量应该是自主的能量。”

心不为形役,始得自由。
这也许就是行为艺术的力量所在。
任何艺术都是一种
精神的传递,生活的感知。
行为艺术是一种无声而震撼的表达。
埋藏在其中的,更是行为艺术家
对当前时代与人性的发声。
来源:壹号收藏 排版: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