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般的城市:艺术家的灵感来源

2017年08月29日 10:37 新浪上海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作者:Laura Cumming

  近日,伦敦西区的Parafin画廊向我们呈现了一场关于城市瞬间的精彩展览。该展览以波德莱尔为起点,搭配了各类与城市相关的艺术作品。

  你正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停车场里,你不知道你的车子在哪里,但你知道它一定在七层楼中的某一个角落。在你的面前有无数根水泥柱,然而它们看起来都是一个模样。没有车你无法离开这里,你在这座混凝土的迷宫里迷失了方向……

  这里,便是现代化的城市。一位70多岁的概念艺术家蒂姆?海德(Tim Head)用照片拼贴法的方式将这个熟悉的场景巧妙地呈现出来。

《瞬时空间3》Transient Space 3 蒂姆?海德(Tim Head) 1982《瞬时空间3》Transient Space 3 蒂姆?海德(Tim Head) 1982

  空空荡荡的客厅里的盆栽,无法猜测地点的匿名空间,每一个场景都在激发人们的不安全感。更让人感到不安的是,你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向上或是向下看,处于在房间的内部还是在外部,灯光是在地板上还是在屋顶上。

  尽管这样的艺术手段很简单,却足以使你丧失方向感。一张单一的图像被翻转和放大,类似罗夏墨迹实验(罗夏墨迹测验因利用墨渍图版而又被称为墨渍图测验,是非常著名的人格测验)的手段。这些舞台布景究竟是在哪里,它们太过于空荡和彰显未来主义,究竟要如何拍摄下这种非空间的画面?

《瞬时空间1》Transient Space 1 蒂姆?海德(Tim Head) 1982《瞬时空间1》Transient Space 1 蒂姆?海德(Tim Head) 1982

  实际上,这些图像都是直接从现实世界中获得的。早在80年代,海德就经常穿行于夜间的伦敦,拍摄各种公司大堂、酒店入口、地下停车场。这种黑白相间的镜像拼贴画,偶尔会被渲染成怪异的橙色或蓝色,但它们依旧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瞬时空间4》Transient Space 4 蒂姆?海德(Tim Head) 1982《瞬时空间4》Transient Space 4 蒂姆?海德(Tim Head) 1982

  这些图片的名字均源于波德莱尔(Baudelaire)的名著《现代生活的画家》(The Painter of Modern Life),他在这部作品中敦促当代艺术家们捕捉他们所处时代的现代性,他形容这种现代性为“短暂的、易逝的与偶然的”。在波德莱尔看来,城市即是现代性的指称。

  麦克?巴拉德(Mike Ballard)的抽象雕塑,由从伦敦街道回收的囤积物品制成。他的绘画作品则揭示了普通与怪异之间的尖锐分裂,城市的城墙之上有着古老的图像和文字的印记。它们有如中世纪坟墓的拓印一般古老,又如同那些磨损过的贴纸一样现代。

Superstrasse麦克?巴拉德(Mike Ballard)2016Superstrasse麦克?巴拉德(Mike Ballard)2016
《邻里守望》Neighbourhood Watch麦克?巴拉德(Mike Ballard)2017《邻里守望》Neighbourhood Watch麦克?巴拉德(Mike Ballard)2017

  旧城尽管穿上了新衣服,但其老化的身体依然印刻着时间的印记。阿比盖尔?雷诺兹(Abigail Reynolds)在一个名为“普遍的现在”(The Universal Now)的系列作品中追求着这一反直觉的理念。她用老式的书板和照片制作了剪折的拼贴画,将同一地点几十年间的不同图像拼接在一起。这些架构复杂、一张一合的格子,共同营造出蜂巢状的图像与雕塑。

  《白金汉宫1977/1992》Buckingham Palace1977/1992
阿比盖尔?雷诺兹(Abigail Reynolds)
2010

  以其中一幅作品为例,三个咧嘴而笑的野孩子坐在窗台上,俯视着圣保罗大教堂。然而,这幅画所呈现的究竟是1926年,还是1973年?画作的标题似乎在暗示着我们二者兼而有之。我们的眼睛也无法即刻分辨出这两个不同的时代。无论是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大型的购物商城,还是整座城市,时间似乎停止了。

  过去总是存在于当下。

  《圣保罗大教堂1926/1973》St Paul‘s 1926/1973
阿比盖尔?雷诺兹(Abigail Reynolds)
2014

  当代艺术家往往痴迷于不那么遥远的过去,比如早期的现代主义,抑或战后的乌托邦主义,而“城市”这一题材也经常成为一些讽刺作品的推动力。苏格兰艺术家内森?克林(Nathan Coley)向我们呈现了几件雕塑作品,它们看起来类似60年代的高楼大厦,有着金属铝的外壳。曾经被绑在棍子上的抗议标语,如今躺在画廊的地板上毫无用处,像是对这种不人道建筑的抗议。

  Parade Sculptures
内森?克林(Nathan Coley)
2015

  考文特里(Keith Coventry)的《本体论绘画》(Ontological Painting)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市中心的地理位置图标,在粗糙而陈旧的白色画布上,黑色的箭头指向不同的方向。从图标中我们无从得知自己的位置,那么我们究竟身处何方?答案是:哪里都不属于。这不过是“现代主义”向我们开的一个玩笑罢了。

《本体论绘画》Ontological Painting 考文特里(Keith Coventry) 1999《本体论绘画》Ontological Painting 考文特里(Keith Coventry) 1999

  在这期展览的所有艺术家中,波德莱尔一定会更偏爱这位德国摄影师和电影制作人——梅兰妮?曼修(Melanie Manchot)。曼修直截了当地揭示了“转瞬即逝”的意义,电影中的现代城市在荧屏上飞速地移动着。这部拍摄于纽卡斯尔(Newcastle)不同区域的电影,讲述了一群自由奔跑者在练习跑酷的场景,他们穿过街道、窗台、桥梁和屋顶——用他们的脚丈量着城市的轮廓。

《追踪者》tracer 梅兰妮?曼修(Melanie Manchot) 2013《追踪者》tracer 梅兰妮?曼修(Melanie Manchot) 2013

  《追踪者》中,一名男子在圣盖茨黑德音乐厅(Sage Gateshead)的屋顶上表演倒立。另一个则从露台向下跳到舞台,然后再跳向正对着舞台的座位,仿佛在满足观众疯狂不羁的梦想。在他的镜头下,人类活动如同鸟儿在天空飞行,是绝对自由的。

  本文编译自《卫报》,文中图片均原文配图。

  来源:上观新闻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