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装置艺术与高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2016年05月07日09:46   信息时报  收藏本文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装置艺术在中国开始被人们认识和了解,三十多年来,中国装置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多地引发公众解读和互动的兴趣,连艺术的门外汉,也多少听说过杜尚的小便池,听说过“现成品装置”这样的词儿。那么,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装置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特殊语境中呈现出哪些新的特征呢?

  4月29日下午,同曦·第三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研讨会在今日美术馆召开,众多艺术批评家与策展人围绕装置艺术自身语言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讨论者普遍认为,今天的中国装置艺术与过去相比,呈现出形式感强烈、主题精神明确、越来越多地与新技术结合的特点。但近年来一些作品中过于精致化视觉化的倾向,也值得注意。

  新材料、新技术所代表的理性精神

  这次学术论坛是本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的相关学术活动。该展览集合了26位(组)来自中国、加拿大、瑞士等不同国家及地区的艺术家,呈现了装置艺术的多元和多样性。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作为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表示,此次展出的均为青年艺术家作品:“装置艺术作为传统艺术形式向现代艺术形式的转换模式,有着新的艺术观念,与传统的艺术形式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能够集中展示非常有意义,也是很好的研究样本。”

  在学术论坛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系教授、批评家、策展人王端廷从材料、技术等角度分析展览中呈现出的装置艺术新特征。他说:“中国早期的装置艺术,低成本、低技术,主要采用一些自然材料,体现农耕文明特征,而现在的年轻一代艺术家的装置作品中,普遍采用了更多的高科技与新材料。它使视觉艺术扩展为一种多觉的综合艺术,具有了很丰富的表现空间。”

  材料与技术的改变体现的是作品内在精神的新倾向。批评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晓峰认为,当下的装置艺术创作倾向于与新的科学、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所代表的科技有关的一种理性精神。“从形态上,今天的装置艺术在这种理性精神的主导下,有一些以当下的社会问题和批判精神切入去表达,以身体及行为有关的装置;另一些形态则与我们积累的工艺、技术、技艺有关,包括工业技术的层面;还有一种形态则与消费有关,探讨的是消费社会的问题。这些形态呈现出来的理性是否可以突围传统,需要进一步作为问题来提出。”

  但在另一方面,批评家们也同时认为,过分强调新材料、高科技,或许有某种潜在的危险。批评家、策展人盛葳从社会生产的角度来理解装置,他认为装置这一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在今天,它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非常古典的艺术样式。“在今天,我们已经走出工业时代,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正在迅速衰落,加工业、制造业产业转型也为我们思考装置艺术提供一个契机。同时,媒介的进步,当然也为思考装置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一个起点,但装置艺术追着新媒介或者新技术走的话,实际也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它很容易变成高科技的一种‘殖民’,科技发展在先的会对后发展形成制约。因此不能把完全把装置艺术变成高科技艺术,要保持装置的先锋性。”

  装置不能只重视视觉效果

  近些年来,当代艺术中的雕塑作品也开始采用现成品了,那么装置与雕塑的区别在哪里呢?通常认为,与传统的雕塑艺术相比,装置具有场域性、共振性和非永恒性等特点,用批评家、策展人吴鸿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作品它所有的意义,在物体表皮之内能够充分表达,就可以看做是雕塑,而如果在物质表皮之外还有延伸,比如对空间的延伸,那它就是装置。”换句话说,装置艺术需要通过时间的流逝、空间的关系等多维度来呈现作品,非常重视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很多时候,观众本身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

  因此,吴鸿认为,装置的意义更多是把地域、文化、历史、政治各种因素纳入进来,即装置艺术中的实体存在物象与作品的展示过程是有机同构、互为依托作用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吴鸿认为装置不仅具有物质性,还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来说,装置没有传统和当代的概念,举例来说,传统园林中就体现了对物质形态的语法方式,未必不能说它就是装置思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王春辰从局限在艺术内部的传统双年展模式被怀疑谈起,强调了装置的公共性。他认为,审美不是装置的第一需求点,装置能形成一种“空间协商”,甚至对社会产生干预性,使艺术中能产生更多的问题讨论。

  针对不少与会专家所提出的,装置作品在近些年越来越装饰化、越来越视觉化,制作技术越来越精细化的倾向,王春辰表示: “装置不能只为了视觉效果,像很多传统作品一样,将路越走越窄,也不能仅仅是表面的材料堆积,而需要在空间的现场性、综合性、民主性上进一步探索。”

  装置艺术能更多地调动观众思考

  策展人王麟发言认为,跟其它艺术形式比较,装置艺术可以调动观众更多的思考,装置艺术是一种场域,有艺术家自己的构建。这让人不得不产生疑问——想要看懂一幅画,观众也需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感受联想能力,俗称“做功课”,想看懂装置艺术品难道会比这更难吗?

  传统视觉艺术更多是通过视觉的方式来对观众单向传递,而装置可能延伸到听觉、嗅觉、触觉的通感和关联。本次论坛的学术主持、批评家、策展人贾方舟介绍说:“宏观看来,我们人类整体的视觉艺术语言创作,可以归纳为四个大的语系:具像语系、意象语系、抽象语系、以及第四个有待归纳的是物象语系,就是物本身的语系。具像对应客观、个体世界,意象语系对应抽象世界,抽象对应艺术本体,不再表达外在的事情。到了物象语系出现,就是装置出现,表达的既不是本体、也不是个体、而是观念。其实装置艺术大部分创造的物象就是它自己,我觉得装置的艺术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体现人的创造精神。”

  这种强烈的观念性,造成了理解的困难,也促使观众不得不进行更多的思考。用吴鸿的话来说,装置艺术的价值判断是“不断拓展艺术形态,不断刺激我们、改变我们对某一种固有的东西看法。”

  在这个问题上,与会讨论者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他们普遍认为,与国外的当代艺术家相比,中国当下的装置作品大多数具有很强的社会关注意识,主题性较强,虽然在这一届参展的作品中,呈现出去政治化的新特征,但整体看来,还是有些像是“用做雕塑的思路做装置”。

  这一特征好不好呢?一些批评家表示,这非常可贵,“装置艺术只是当代艺术语言中的一个类,而当代艺术最重要的特征还是有社会关注”、“装置最开始以反叛的姿态出现,虽然现在也开始变着流行起来,但希望能尽量保持一种姿态。”但也有人认为,装置作品与观众互动、在社会上、人群中生效的方式“不一定必须是前卫、或者批判、或者革命性的。它也可以是诗性的,或任何一种当代的理念的实现。”“装置和前卫艺术一样,一种艺术从创始时的尖锐性和尖锐性有效期、语境转化之后,到另外一种语境状态下生效的状态,也需要在转化状态下思考来龙去脉。”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装置艺术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