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艺术装置别出心裁 把电脑装进 人脑

2016年06月22日07:28   羊城晚报   微博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记者 黄启兵

  当“电脑”遇上“人脑”,会发生怎样的艺术“核变”呢?日前,当代著名艺术家邹操先生在“艺术厦门博览会”上展出了“看见思考的光”艺术装置,别具匠心地把ThinkPad笔记本电脑“装”进了以人脑为主题构造的装置艺术中,艺术与科技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看见思考的光”装置艺术一共有三个造型,均由可以开合的“人脑模型”和笔记本电脑组成,尤其是笔记本电脑内置到了“人脑”的装置当中,电脑与人脑合二为一,再辅以屏幕显示、后台联网以及大数据运算等现代科技手段,用以展示人脑和大脑的思考过程,即思想的启动、思考在大脑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形成思想的独一无二性。

  第一个“人脑+电脑”的装置艺术表现“思想的启动”,在“人脑”与显示屏配合的装置当中,触摸“人脑”上的神经元或穴位,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呈现的大脑图像便会律动出光芒,预示着思想开始跃动;第二个“人脑+电脑”装置艺术表现思维的复杂性,“人脑”在被开启之后,里面的笔记本电脑便会显现出红外线激光对撞的剧烈影像,从而表现左右脑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互换;而第三个“人脑+电脑”装置艺术,用以表现思想的独一无二性,打开第三个装置“人脑”,右侧的笔记本电脑可以提供给观者写下此时此刻的各种感想,笔记本电脑便会联网到后台,对于每个人的不同笔迹和速度进行大数据方式的计算,最终在显示屏上创作出属于个人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人人都是艺术家”瞬间变为现实。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的科学技术变革都会带来相应的艺术革命,尤其是当前随着各种互联网科技的进步以及大量的电子产品日渐“飞入寻常百姓家”,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密。“看见思考的光”装置艺术带给人的创意启迪是:当“电脑”遇上“人脑”,并且把电脑“装”进人脑里,科技美学与生活美学、艺术美学非常协调地相结合,能够为大众搭建起一座通往艺术的桥梁;以往看似高深的艺术,实际上在越来越平常的电子产品和科技手段的帮助下,让每一个人不可避免地与其发生关联,如果匠心构思,更能使平凡的生活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装置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欢迎发表评论

鍙戝竷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