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冬强:在历史的尘埃下翻检丝路

2016年08月11日16:51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尔冬强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在斯里兰卡拍摄的作品。 尔冬强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在斯里兰卡拍摄的作品。

  驾着无动力帆船,摄影师尔冬强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沿途收集了大量文献、书籍、照片、实物,这一次重走的成果汇集成《一个人的丝绸之路——尔冬强海上丝绸之路视觉文献展预展》,正在上海市徐汇区刚修复不久的徐家汇大修道院颁礼堂内展出。

  徐佳和

  摄 影,因为截取了事物在时间中的某个片段,而成为与时间有关的艺术,有一些摄影家总不满足于与当下发生关系,他们逆时间的河流而上,在漫长而无边际的历史 中,尝试与屹立千年的遗址对话,与一些文化曾经到达过的痕迹对话。这与其说是和物的对话,不如说是和时间的对话、和永恒的对话。

  最早提 出视觉文献概念的上海摄影家尔冬强始终认为自己断断续续做了三十多年的事情具有历史的价值。他从2000年开启的重走“丝绸之路”,先是经历了从河西走 廊、新疆全境以及欧亚草原、蒙古国、伊朗、土耳其、埃及等地的陆地考察,从去年开始,尔冬强驾着无动力帆船又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而行,横跨11549海 里,海上航行109天,岸上采访96天,一个个岛地走下去,从东边的日本长崎、冲绳,到中国台湾,再沿着中国海岸线往南,到中国香港、澳门、海南岛、台湾 基隆,到菲律宾的苏比克,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穿过马六甲再到泰国、印度、斯里兰卡,实地查看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遗存。他写道:“闯荡四海的古代先 民,直挂云帆,踏遍沧海,饮咸吃腥,用汉字撰写历史的疆域,通过信风贸易四海流播中华文明。”时至今日,在活色生香的人文生活中,这种巨大的历史存在仍旧 以服装、建筑、舞蹈、音乐、语言、美食等多种形式沿袭至今。

  如今,尔冬强沿途收集的大量文献、书籍、照片、实物,都在徐汇区政府大院内 修复不久的徐家汇大修道院颁礼堂内展出。这个名为《一个人的丝绸之路——尔冬强海上丝绸之路视觉文献展预展》展厅内,四周蓝绿色的六角形马赛克地转,样式 古朴的双层百叶窗,与展厅内扬帆的中国帆船模型相映衬,展览的物理空间与展览的精神气质相吻合,凸显着上海这个城市所蕴含的东西方交流的基因。

  展 品中,几封残缺的信封因各异的手书而带着亲切感。“陈广恭启”“家慈亲大人收”“林金海光先生安展”等等,信封上不仅有惯常的收件人名,还有“外附大银叁 拾元”“内信顺至潮安”等字样。这些信的发出地为麻坡、小吕宋、摩尼等等这些古时地名。尔冬强告诉《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这叫“侨批封”。因过去没有银 行、邮局,下南洋打拼的中国人想要寄钱回家,就得请写字先生给家里写信,信封上会标注寄出多少钱,而信内会写明多少钱给父母,多少钱建房子,多少钱给孩子 读书,还有多少钱赠予亲友。每当做侨批局生意的人在南洋置办货物返回祖国大陆时,这一摞“侨批封”就随大船将远方亲人的挂念带回家乡。

  这些历史的幽微细节,在宏大叙事的历史书籍中难得一见。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下简称“艺术评论”):一般认为,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是泉州,上海在丝绸之路上承担了怎样的角色?

  尔 冬强:大量的文本证明上海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辉煌不是从今天开始的,我收集到一本1831年出版的《引水员手册》,佐证了其实早在鸦片战争之前, 外国商船就开始在上海出入。扬州、泉州、广州各个不同的地方都有过辉煌也有过没落,上海相对年轻一些。相对于镇海、宁波等带着与大海对抗姿态的地名,上 海,是个中性的名词。展品中有国际上出版的多个版本的上海话辞典、课本。足以见得当时西方人为了贸易需要,出版了大量有关上海话的书籍;而皇家亚洲文会这 样的机构早在10年前就大量邀请世界著名学者来上海办讲座,先后举办了100多场讲座。可见,国际上的上海热早就兴起了。

  艺术评论:你走了陆地上的丝绸之路之后,为什么还想再走一遍海上丝绸之路?

  尔 冬强:有人认为中华民族不是航海的民族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在唐朝的敦煌壁画里就有很多帆船的身影。当时坐船有两种人,一是为了弘扬佛法,东晋的法显到西天 取经,泛海至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经耶婆提今印度尼西亚而后返国,回来时搭一艘商船就回来了,即遵循现在的海上丝绸之路,足以见得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是 畅通的。还有一种船上的人就是供养人,即敦煌壁画里的贸易的商人。另外不管是到长崎,还是到宫古岛,淡水一直往南,基隆、苏比克湾、东马、苏拉巴亚、印度 尼斯亚、巴达维亚,整个一路,穿过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到孟买、斯里兰卡、巴基斯坦,这条线路上都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存在,可能是一座庙,可能是一幢民居, 也能感受到以前华侨的教育,类似唐人街的社区,遍地都是。中华民族靠帆船游走到那么大的疆域。

2广州十三行旧景
41923年,西方旅华艺术家绘制的中国木帆船

  艺术评论:高科技的当下,你行至印度洋那么远,为什么选择无动力帆船?

  尔冬强:我认为,帆船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中国人的木帆船被称作“福船”,它不但在船尾有着极为精美的纹饰图案,还有着极为巧妙的船舱设计,福船有多个船舱,相互之间可以完全封闭,即便船体某处漏水,也不影响其他部分的使用。中国的帆有特点,里面有竹竿自动起落,升帆落帆都比较迅 速,在恶劣天气里比较容易驾驭。比如耆英号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艘中国帆船,原为一艘往来于广州与南洋之间贩运茶叶的商船。后于1846年至1848年期 间,曾经从香港出发,经好望角及美国东岸到达英国,创下中国帆船航海最远的纪录。耆英号被英国人认为优于英国自己建造的帆船,而其安全度过暴风雨更证明了 这一点。一时间大量民众参观耆英号,包括维多利亚女王及许多王室成员。另外很多在伦敦的外国侨民也前往参观。

  泰晤士报写道:“在伦敦附近的展览中没有比中国帆船更有趣的了:只要跨进入口一步,你就进入了中国世界;仅此一步你就跨越了泰晤士河到了广州。”

3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上海引水员手册

  每年的11月,北方的信风尽吹的情况下,帆船依靠自然力起航,得天独厚,但是到了南洋以后却无法立刻回来,要等到次年5、6月刮北风了才能回去,这样一来一 往,就有商机发生。拓殖南洋早期,包括很多人通过开矿发了财,真金白银带回来,但是16世纪开始,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外开辟飞地,这样就需要大量的中国 人,建筑承包商和普通的劳力砌房子,由此建立了巴达维亚城,本来是计划吸引欧洲的侨民到此生活,但是此地潮湿溽热,欧洲人水土不服,于是,中国人自己建的 房子自己买下来。

  艺术评论:在那些途径的小岛上,当地人会问你们从哪里来吗?

  尔冬强:当地华侨一看中国的帆船从中国 大陆开来,他们从没见过,会非常高兴。但是当地人不会追问你从何而来,这是大自然的风让你们自由往来、生存。最让我感动的是三宝垄,郑和下西洋每次都会去 的地方,三宝垄的庙宇规模之大,简直可以和紫禁城相媲美,现在几乎成为一个主题公园,每天都表演舞狮子舞龙,都是当地孩子在表演,游客参观,状态就像我们 看迪士尼乐园。当我们今天看西方文明看迪士尼乐园精彩的事物时,在那样遥远的年代,人们看的是遥远的东方文明中国的东西。

  艺术评论:整个展览看来,你是一个摄影家,看你之前做过的陆地上的丝路重走,你好像一直在探索中外关系史?

  尔 冬强:你看我展厅中的那个箱子里的照片,是我做的一个口述史。86个活着的人来做口述史。他们是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有些孩子跟着父母来到上海,这些人中间 有传教士、海关人员、卖鸦片的,也有参加中国革命战争来做白求恩式人物,国际志愿者,他们的孩子就放在国际学校念书。其实也是梳理鸦片战争后中国和外部世 界的关系,西洋建筑、教会学校、银行史、海关史,中外关系中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的努力。陆地上海上,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我一辈子做的就是中外关系史。 这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在西学东渐之前,是东学西渐,文化对整个世界的辐射。现在中国又重新走到一个好的状态,文化是一个和平的力量。

  我的工作就是在历史的尘埃下翻检出一点东西,承前启后。我做的,一个是追求现代的,另一个就是怎样对古代精神遗产的关照梳理。有人说我是在“时间的河流里逆行的人”。■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尔冬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