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对话:后网络时代的影像艺术

2016年08月16日18:32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2 2

  动主题: “后网络时代”的影像艺术

  活动类型: 艺术对话

  活动时间: 2016年8月13日 14:00

  活动地点: 北京时代美术馆37层

  主持嘉宾: 董冰峰(独立策展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

  对话嘉宾: 冯梦波(著名媒体艺术家)

  讲座嘉宾: 张献民(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讲座嘉宾: 何 蒨(媒体人、巴黎政治学院博士)

  从艺术的发展来看,青年艺术群体越来越呈现出了个性化、微观化和多元化的艺术特征,这些现象和特征也往往暗示了一个时代的某种审美和文化流变,包含了对当下艺术的隐性思考。而这多元的艺术实践对于艺术之外的知识体系是否具备有效性?一青年人的艺术是否能够显现一种时代症候,展现某种真实?等等一系行进中的现象,成为本年度以及未来几年北京时代美术馆“时代青年艺术计划”的核心观看。

  “2016时代青年艺术计划 | 旋构塔•青年艺术实验场”第二场艺术对话将邀请独立策展人董冰峰先生,艺术家冯梦波、电影评论家和策展人张献民、媒体人何蒨,分别就影像艺术的创作实践、电影及动态影像理论的发展、社会状况和艺术制度问题的不同的学科角度,来回应和讨论今天关于网络化思维中的影像艺术的文化实践和理论性问题。

  “后网络时代”的影像艺术

  “影像艺术”(Moving Image)在当下中国的艺术评论和展览活动中,已经逐渐取代了如“录像艺术”(Video Art)、“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网络艺术”(Net Art)等看似非常明晰、且具有深度历史感及观念的动态影像艺术的定义。一方面,“影像艺术”在中文语境中具有的包容性(或也可以说含混性)在具体的研究和策展实践中具备了相当的普及与实用意义;而另一方面,在某种角度上“影像艺术”较之其他对于动态影像艺术概念的分类和定义,有着更为确定的“在地”转化的意义和对社会参与实践的某种动态可能。

5张文荣作品《极度梦魇》影像10’59” 2014年

  中国“录像艺术”的发轫,毫无疑问有受西方录像艺术的影响及推动。随着1990年代以来第一代个人电脑以及互联网在中国的逐渐普及,“录像艺术”也随之发生了非常重大且极具中国本土问题意识的转变:如冯梦波的影像创作中对于流行的电子游戏和个人成长经验(文革的红色记忆)结合的多重“写作”。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审美意涵不仅催生了更为多元化的“个人影像方式”,也随其传播方式的发展相应的在公共空间和社会领域被广泛接受及应用,使得影像创作也日益趋向一种强调开放(如焦应奇的“超文本”艺术实验)、互动(如冯梦波、邱志杰、徐坦和曹斐等艺术家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装置计划等)以及具公共参与意识的激进艺术形态。

2冯梦波《幻灯》创作现场 2014年

  网络对当代的影像创作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美学和展示问题的发展。互联网开启了个人参与政治(心理满足)的新形式,但同时也展现了某种“去中心化”之后的断裂:无穷尽的信息碎片的干扰与政治意见表达的互相重叠和混淆,更不用说网络信息就始终在强化一种“数字政体”的绝对优势地位(如谷歌搜索)。同样,“后网络”并不是完全指“网络”之后或更新的信息技术的社会化样态,也不仅指“网络艺术”,而是指基于网络生存中今天已经普遍固化了的文化和艺术中的一种意识形态,尽管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正在试图批评或嘲弄它。 对于今天在艺术史框架下的当代艺术美术馆和市场主导的艺术生态而言,一种后(反)网络的“影像艺术”的提出或与各式各样的旧媒体勾连、重构关于“现实的感觉”(H.Dreyfus语)的工作,可能更加紧迫和重要。

4刘辛夷作品《保护区》影像 03’12” 2014年

  “‘后网络’时代的影像艺术”论坛,正是基于上述历史背景和现实问题的动因而发起。论坛邀请三位发言嘉宾:艺术家冯梦波、电影评论家和策展人张献民、媒体人何蒨,分别就影像艺术的创作实践、电影及动态影像理论的发展、社会状况和艺术制度问题的不同的学科角度,来回应和讨论今天关于网络化思维中的影像艺术的文化实践和理论性问题。

  嘉宾介绍

  董冰峰

  独立策展人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

  董冰峰是一位居住在北京的策展人、制作人,现为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

  从2005年至今先后为广东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策展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与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

  2008年至2012年,他还是《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ARTINCHINA》、《独立评论》四本刊物的主编。

  2013年,董冰峰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家奖”,2015年获“Yishu典藏国际版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

  冯梦波

  著名媒体艺术家

  1966年生于北京,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

  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1993年拥有自己的第一台苹果电脑和合成器,成为中国最早用数字媒介创作的艺术家之一。代表作包括组画《游戏结束:长征》,互动装置《私人照相簿》(1996),《Q4U》(2002),《阿Q》(2002,Ars Electronica获奖),《长征:重启》(2008),《不太晚》(2010)和《真人快打》(2010)等。

  近年多用绘画、摄影、书法和装置创作。曾参加1997年和2002年卡塞尔文献展等国际重要展览,作品被MoMA、古根海姆博物馆和Lacma等美术馆收藏。而当新媒体日益成为主流之时,他又重拾画笔并开始音乐表演,重新思考技术与传统的关系。

  张献民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工作并生活于北京,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曾任亚洲纪录片基金等国际影展评委,推广中国独立电影,主要写作影像评论、讲授电影课程、监制影片、有时出演影片。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新媒体网络时代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