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瓷片真假?上手把玩, 熟到像亲人那样

2017年02月12日 11:1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北宋汝官窑标本 据出川哲朗2009年出版的《北宋汝窑青磁——考古发掘成果展》研究,目前来源有序的汝官窑数量是79件,绝大部分馆藏于全世界各博物馆中,仅有7件被私人所藏。 触感 新造的瓷片摸上去比较涩手,有一种粘粘的感觉,看上去像有一层雾。老的瓷片摸上去很光滑,不沾手。仿造做旧的瓷片棱角是锋利的,摸上去有一种锋利的感觉。老的瓷片因为在窑址里面埋了很多年,虽然断面有棱角,但摸上去不会产生割手的感觉。 开片 汝官窑青瓷釉往往形成密密的开片,这是因为釉料本身的成分造成的,即使研磨调和再精细也难免开裂。 胎土 注意 棱角的地方隐约呈现暗红色,谓之“羊肝”。这是由于胎土掺入小量金属,所以呈淡红色,这也是清凉寺汝官窑的典型特征。

  黑釉雨点油滴建盏标本 垂釉滴珠 从建盏底部可以看到,垂釉滴珠不规则而且不均匀,这是因为古法烧制并不容易保持温度恒定,并且放置不平整导致。现代仿品使用现代窑炉,温度气氛稳定,垂釉滴珠就规则而且均匀。 因放置不平整,垂釉在盏底积聚,形成不均匀的滴珠。 如果是油滴类建盏的现代仿品,釉面油滴目鉴呈漂浮状,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叠压和交融的状况。

  “供御”款建窑鹧鸪斑盏滴标本 近年这类标本出土,也让业界基本达成共识: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鹧鸪斑建盏。 鹧鸪斑建盏采用两次烧制,对温度和气氛的要求很高,因而非常容易失败。这是烧制失败的标本,白色斑点滑落集聚碗底,痕迹清晰可见。用手触摸斑点有凸起感,而后的仿品通常是一次烧制,斑点在釉下。

  对于鱼龙混杂的瓷片市场,新晋藏家大都一头雾水。如何能鉴别真假?实际一点点,如何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怎样一步步提高自身的水平?

  上手把玩

  都说收藏比的是财力,但老藏家认为学识更加重要。对藏品的鉴别能力不是天生就有,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大量的“实战演练”得来。“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书籍和影像学习能否速成?

  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廖星桥表示:“故宫博物院出过一套书,很有参考价值,但是从我的经验来看,看书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书是没有办法向你传达瓷片的真实触感的,上手把玩和看图片是不同的体验,更何况有很多图片都变了形呢。”

  多位资深藏家对开始玩瓷片的建议是,瓷片价格不高,最好经常上手把玩,看多摸多了,细致的体会自然就出来了。楼钢透露,玩到熟练的藏家蒙着眼睛,光用手摸,也能知道手里瓷片大致情况。“就好比你在自己家里客厅坐着,有个人走过来,你可能不抬头就知道是谁来了。瓷片玩到熟了就这样的感觉。”

  有了心得之后再常与同道探讨,效果就更好了。

  到窑址去

  古玩市场能淘到真品,也有很多仿品。第二个问题产生了:对于刚刚玩瓷片的藏家来说,无法判断手里的瓷片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把假的当成真的来学习,那不仅绕了远路,而且还是南辕北辙。

  怎么才能知道手中的是真的还是仿的?楼钢介绍了一个方法:“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到窑址去,在窑址里收集到瓷片不会是假的。你不仅可以学到东西,能收集合适的瓷片,还可以有盈利。所以说这是非常好的办法。”

  廖星桥收藏瓷片多年,他介绍自己的经验也是到窑址去。“到窑址去就好比去学校学习,是最可靠的。有了这第一手资料,你才能识别各种瓷片,才能有完整的认识。”他说。

  南宋龙泉地区烧制类官窑标本 南宋中晚期在龙泉地区有没有可能烧制南宋官窑?这是业界的一个话题。这件南宋龙泉地区烧制的类官窑标本也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这件标本也带有类官窑的典型特点:釉面开片,各种式样;都是黑胎,参照了紫金土的胎体;使用了石灰碱釉,釉面呈现失透状。

  当然,近年来进入窑址采集已相当困难,各地都采取了古瓷窑窑址保护措施,一般有陌生人进入窑址区收集标本,很快就会有警方或治安员到来查询,如果没有正当手续,可能会被拘留,因此之前就要咨询好相关情况。

  熟悉了窑址收集到的瓷片,那么真赝标准体系就能渐渐确立。

  保持警惕

  在初次接触瓷片时,保持警惕性是非常重要的。收藏陶瓷不“交学费”是非常少见的,但在“交学费”之后有没有学到本领就要看个人的努力了。

  在面对未知领域时,始终要保持警惕性。楼钢说:“当发现一件东西的价格和正常价格有比较大的差距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贪小便宜的心理人皆有之,很正常。但当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就要打个问号了。不要太早给自己捡到便宜的暗示,因为便宜往往是有问题的。”

  拿放大镜都是装模作样?要看怎么用

  初期接触中,放大镜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关于放大镜,有很多种看法。不少藏家专家都认为:‘放大镜没用!你看一个人拿放大镜左照右照的,这人是装模作样的。’另一种认为放大镜很重要,看铁锈看土沁看气泡,东西一上手就要用。这两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

  一拿起东西就用放大镜看,这是舍本求末。因为当你判断瓷器的第一眼是要看它的形制,感觉它的气韵。就像中医的望闻问切,要从宏观到微观,而不是第一步就看它细节。但是说放大镜没有用,我也不同意,放大镜帮助你寻找细节。举个例子,怎么区分龙泉窑和南宋官窑?龙泉窑是一次上釉一次烧制,南宋官窑是多次上釉多次烧。因为每次上釉烧制都会形成一层气泡,而当你看到一件瓷器是有多层、重叠气泡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判断出它是多次上釉多次烧的了。它有可能就是南宋官窑了。所以使用放大镜,关键是你要用它来看什么。

  其他的辅助工具如手电筒等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你使用一个辅助工具的时候,你要明白用它来做什么”。

  声音

  “凡是有利益的地方,就免不了有人打歪主意。所以瓷片也免不了有假的。当然,能做出假古董的人不会傻到砸了完整器零卖,但搂草打兔子顺便把碎片卖了的也不是没有。我个人倒不是很反对这种做法,因为古玩玩的就是眼力,没这个眼力,我就认栽。”

  ——姚涯屏

  “人们对瓷片还有个误解,总认为瓷器虽然假的多,但瓷片不会有假。如果说早几年,这个看法还基本可以成立,但现在不行了,假瓷片其实非常多……这也让我很担心:有一些藏家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收藏瓷片的,可如果一不小心收到假的,而且以假瓷片的信息作为以后收藏的参考数据,那就麻烦了。”

  ——赵自强

  来源:新快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