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水墨|傲岸奇崛 清朗劲健——谢冰毅山水画艺术

2017年02月13日 14:58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渔舟唱晚图》 123x300cm《渔舟唱晚图》 123x300cm

  谢冰毅是当代知名的山水画家。我认知他的名字远在20多年前一次全国美展上,我被他的山水画吸引住,感到有新意,功力好,当时也不问作者是谁,背景如何,就拍了片子发表在我们的《中国画》杂志上。我对于河南中国画界所知甚少,只知道有谢瑞阶先生善画黄河,由此对于画黄河的谢冰毅的名字也记得很牢了。

《一天浓墨泼将去 云间透出幽淡姿》 248X124cm《一天浓墨泼将去 云间透出幽淡姿》 248X124cm

  谢冰毅祖籍河北,出生在七朝古都的开封,那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淀深厚,对少年谢冰毅的心灵成长影响极大。自幼从名师习文学画,筑下传统文化基础。“文革”后考入河南大学美术系再作系统训练,绘画基础相当扎实。青年时期的谢冰毅学习努力,称得起“苦学派”, 他在接受访谈时回忆他多次登华山写生 的往事;1980年读大三,带了十几元钱在山上呆了一个月,省吃俭用,“回来我还买了一本《林风眠画集 》,精装本那时候才8块钱,”那么在山上怎么过的呢,“住山洞、住庙和旅馆的房檐下不花钱,我背的旅行包有馍和咸菜,渴了喝点石凹里的水”“当时也不怕歹徒劫我,因为我的头发、胡子都长得很长,照 照水池自己就是一个标准的歹徒,好多登山的看见我都绕着走,我是穷光蛋,我怕谁。”我读着这个自述 ,想见谢冰毅当年越穷越苦干的情景,真实而令人感动。这是今日学艺青年想象不到的事,但是,回顾历史上艺术家成功的先例,在天才和机遇之外,“苦学”几乎是很少例外。也正是自少年时的发愤要强和艰 苦成长的历程,培养锻炼了一个人的心性,体现在谢冰毅的山水画里,真的有一股傲岸奇崛之气,一身清朗劲健的骨力,当今之际实在难得。

《故乡的云》90x180cm《故乡的云》90x180cm

  山水画是中国画主要的科目,在人们探讨中国画的文化性本源即文学、诗歌与绘画的融通关系的时候,山水画由于和山水诗的发展与精神上的联系更为密切,因而更为学者们所关注。对山水的兴趣和倾情,放怀山水,啸傲林下,是中国士人独特的情怀和审美意趣。在动乱不安的时代,文人为求得精神上的逃避和解脱,山水诗和山水画的相继兴起与发展可说是合于内在逻辑的。山水画发展至盛唐已颇具规模,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和王维代表了青绿、水墨两种不同的技法更代表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后来董其昌推崇王维,说“自右丞始用皴法,用渲染法”,其说不确,近人滕固在《唐宋绘画史》中分析辨明王维时只有“钩斫法”,皴法尚未成熟使用。所以山水画完全的成熟是在晚唐、五代,荆浩、董源出现之后。荆浩是中原山水的代表,他避乱隐居太行山中,写松“凡数万本,方如其真”,创造了峰峦峻厚、气象浑博,树石丰厚、笔墨相辉的全景山水范本。事实上荆关山水开拓了宋代山水画的先河,其后李成、范宽、郭熙等北宋山水画大家为后代留下不朽的经典之作,宋代山水画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晚唐五代的战乱结束后,在相对安定和发展的北宋王朝偃武修文的施政下,绘画与文学同样得到适宜的发展环境,艺术境界和技法能力等迅速地成熟,从而表现出博大宽厚的气象,辽阔纵深的视野,具体而微的观察,精益求精的表现。专业的、具有高度敬业精神的画家们创造的宋代山水画经典,成为后人难以为继的时代高峰。

《闲云野鹤之间》 80X300cm《闲云野鹤之间》 80X300cm

  元代以后文人山水画的兴起既是对北宋以后院体绘画富丽繁密的匠人画风的反拨,更有中国画内在的文化性、笔墨书写性以及文人话语权的增加等等因素所造成。文人写意画的发展固然是唐宋以来写实画风的挫折甚至是阻断,然而历史发展是有其自身逻辑而具有合理性的。探讨当今山水画的现状,难免要做历史的回顾,这不仅由于我们不能忽视悠久的传统,更因为传统是一份极为丰富的资源财富,不但令我们充满自信而且传递远古的灵感和智慧,流淌着的血脉里是永恒的艺术生命的基因。当我观赏审视谢冰毅的山水作品时,总是感到其中来源于滔滔黄河、巍巍太行的广阔情怀,意境深远富于变化的丘壑,峻厚饱满力感十足的笔墨,来源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的中原大地,更感到他画里远接宋人深刻的写实精神和浑莽气度。

《涛声依旧是家山》90x180cm.jpg《涛声依旧是家山》90x180cm

  谢冰毅山水画的成功,首先体现在现实山川丘壑的丰富写实性和笔墨造型的程式语言的有机结合的探索上。唐宋人画山水肯定是有蓝本的,得自于现实的山川,或有写生稿或目识心记,元代黄公望《写山水诀》讲“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分外有发生之意”是经验之谈,可见古人也写生。不过到了清初四王时,观摩、临写古人范本,在古人的既成画风里讨生活,渐成风气。尤其是王石谷搞得过分,就像王国维批评的:“莺啭百家声”,几乎消失了自己。后人亦步亦趋,搞得山水画死气沉沉。招来20世纪初对中国画的一片声讨。20世纪引进西方美术教育,特别注重写生,以之为改造中国美术的主要办法,似乎忘记了中国画也有写生的传统。几十年来的美术教育灌输的是西方审美观,把中国画的意境追求、笔墨程式语言和如实的风景写生对立起来,形成与传统山水画家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

《且听风吟》128x248cm.jpg《且听风吟》128x248cm

  可喜的是经过上世纪80年代关于中国画前途、近年来笔墨是否“等于零”等讨论,大家对传统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山水画创作又进入新阶段。谢冰毅受的是现代造型美术教育,所以他一直坚持写生,可是在他身上传统文化的浸润很深、情结根重,这令他终于走上坚持写生与传统语言结合的道路上来。我参加过1999年和2000年的“锦绣中华万里行”桂林、太行山两地的写生创作活动,谢冰毅是发起策划人之一。这次活动的主旨就是要在实景观察写生和案头笔墨功夫之间重建有机的联系。像这样的活动对谢冰毅来讲是常事,他的坚毅和勤奋,体现在他作品里山川丘壑丰富生动的变化,明显感到他汲取了古人驾驭笔墨形成的表现程式。经过消化的皴法、石法、树法、水法,都带上了画家自己的标记,并形成他独特的画风。既不同于多年来院校山水画写生加笔墨的模式,也不同于谨守古人规程的老式山水画样式。他的画日渐为业内明眼者所重视。

《嵩山峻极图》90cmx180cm《嵩山峻极图》90cmx180cm

  我前面谈到谢冰毅山水画中的博大气象、丰富的丘壑变化、厚重而具有表现力的笔墨语言,令我们不禁想起千年前宋人的典范。然而却又不是刻意的模仿甚或照搬、“克隆”古人,就像当下有些画家追逐流行风气,以复古为市场的卖点,显然是一种短期行为,为高明所不取。读谢冰毅的画,感到他对待自然山川的态度是虔诚的,临纸作画的心情是沉静而敬重的,功力深厚而笔沉力大甚少游笔浮墨,形成他的画傲岸奇崛、清朗劲健的风格,在当今山水画坛独树一帜。在我的印象里,冰毅的画有一种是近于苍茫厚重博大浑沦的风格。另一种则近于清逸恬淡韵致悠然的风格,前者如作于2000年的《大河云起图》,2002年的《晨光》,2003年的《河声入海遥》等,这些作品的题材都与黄河、太行山有关,此二者都在画家心中置于最祟高位置。无论滔滔无际的黄河还是高峻苍凉的太行。都在默默地书写着一部民族的兴衰的历史,她曾经的悲壮呐喊、困苦无奈和复兴崛起的热望,都凝化在画家厚重峻密、节律森严如洪钟大吕、急管繁弦的笔墨中。把一种思想和情感,转化成为一种艺术境界,一幅有深刻感染力的图像,而不再依靠意识形态的说教,不再仰仗暗喻式的标签符号,这样的作品才是我们为之不断追求的目标,也只有这样的作品会成为时代的典范真正地流传下去。

《一竿风月一蓑烟云》124x248cm《一竿风月一蓑烟云》124x248cm

  谢冰毅的山水画也有不少抒情的、清逸俊雅型的,在他的作品集中并不少见。正是这些画表现出他一贯的深入自然,陶咏山川,是他性格中的雅逸情怀的表现。他自己回忆在“文革”的暗日里,曾经有过和老先生秉烛赏菊的雅事,这是中国文人心里永远斩不断的文化根苗。不过,谢冰毅的这些画也都有他率真、苍厚、倔强个性的明显印记。读他的画集看到像2006年画的《溪山无尽》,2003年的《千古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闲逸之中尚寓浑厚之气,使我想起明代吴门四家之首的沈石田的笔墨韵致来。

  谢冰毅画如其人,风格独特,成就不凡,令人佩服。

  作者:孙克

  艺术家简介:

  谢冰毅,1955年生于河南开封,祖籍河北宁晋县。河南大学艺术系毕业,文学学士学位。原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国际交流学会会长、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南省政协委员、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其作品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入选第七届、第九届全国美展以及首届全国画院双年展、纪念中日建交十周年美展、全国首届山水画展,参加“锦绣中华万里行·漓江篇”、“锦绣中华万里行·太行篇”作品展,“彩墨境界·中国山水画学术邀请展”,“南北山水展”。2006年参加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亚洲新意美术展。2007年分别在台湾、日本举办个人画展。1985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壁画《嵩门待月》,1990年创作大型壁画《黄河魂》,2001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大河惊涛图》。作品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山水卷》、《1900~2000百年中国画回顾展》、《中国山水精神》。2004年获黄宾虹艺术奖,2005年获全国画院双年展优秀作品奖。出版个人画集十多种。

  佳作欣赏:

《听风听雨听涛》136x68cm《听风听雨听涛》136x68cm
《宋人词意》136x68cm《宋人词意》136x68cm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136x68cm《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136x68cm
《灵峰一现》136x68cm《灵峰一现》136x68cm
《暖巢》136x68cm《暖巢》136x68cm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