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
每每夜深人静,孤灯难眠,焚香品茶,独坐画案边,繁华落尽,轻捋思绪时,总会不觉好奇自己和国画的不解情缘。
从小喜欢画画的我,时常听母亲念起我从三岁时提笔在家糊涂乱画时的情景:为培养我的兴趣爱好,父亲给我报了水墨画特长班,当时,参加日本举办的国际儿童画展获了奖,证书还在书柜里珍藏至今。可能这些是我早年与国画结缘,并埋藏了我与国画缘份的种子开端。而真正意义上与国画的情缘,要从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本科,正式系统的专业课学习开始。
刚考入美院,踏进魂牵梦绕的西美校园,激动地开始大学生活,心无杂念地投入国画学习的那一刻,便埋下了今生和国画剪不断的情缘。
第一次听专业老师上课,从基础开始,难以奴驾这种用动物毛制作的软头工具在薄如蚕丝的宣纸上作画,体会墨和水自然碰撞后,产生不可预知的自然生发,真心信服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一次坐进临摹室和一幅幅原大的真迹面对面,直观清楚的看到古人作画时抑扬顿挫的用笔,酣畅淋漓的用墨,变化多端的设色,心中不惑这样的作品完成需要画家倾注多少精力?比较着印本上与原作之间的差距,那种心灵上的触动和震撼,侵蚀着我身上的每一个艺术细胞。
第一次走出画室,去秦岭、太行写生,对于一个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面对真山真水,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北方山峦雄伟壮丽而为之激动、兴奋不已的同时,无从下手于笔间山水,无法把临摹中所学画到画纸上的尴尬和茫然。
第一次上中国美术史,听老师滔滔不绝梳理画史发展脉络,才从理论上了解到传统美术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
从秦汉美术画像造影的简拙直接、书法艺术发展的逐渐完备,到魏晋时期,早期山水以人物画背景形式出现,“以形媚道”的山水图式开启了山水画发展的萌端。明白了隋唐时期山水画从脱离了人物画背景重立画科开始,便打开了山水画浓墨重彩的新篇章。当时的宫廷绘画致使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的富丽堂皇为盛唐统治者服务,而此时的书法艺术与之并行,体现着盛唐文化的法度。到五代时期山水画南北的分帮立派,山水皴法的出现,水墨淡彩的逐渐完备,再到宋代以用笔为主的写实山水图式,展现了北方山水的浑厚华滋,和南方山水重墨法精妙的烟云传神。以致后来元代时期以抒情写意为主的文人画的出现,真正意义上开始了用绘画来抒写心中丘壑的山水盛世,同时,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影响了明清之后的中国绘画。
第一次在美院的展厅看到现当代艺术家展现自己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在各大美术馆、博物馆陈列的反映中国古文化的艺术瑰宝,慢慢体味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品价值,渐渐点燃了我内心对传统文化深入了解的强烈欲望,从此开始了寝室、画室、食堂三点一线的寒窗生活。
然而,时间太细,指缝太宽,只嫌自己愚钝,四年的时光匆匆而逝。从刚开始对这一专业的懵懂,到后来对它的痴迷,随着自己对专业的进一步了解,越发觉得不能更好的用它诠释自己内心的独白。以至于后来又重新回到美院,选择三年研究生的进一步深造,于是更加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生时代。在这三年中,受教于恩师李才根教授,在专业临摹上,又重新来过,从宋元开始到明清山水,结合自身画面特点,作针对性的临摹训练,把山水画各个朝代的代表作品重新梳理,并在临摹顺序上做出了有意识的调整,不再遵循山水画时间发展脉络的顺序,而是遵循先笔后墨最后颜色的临摹顺序,这样,在临摹中脉络条理更加清晰,临摹更具有针对性。相对于本科时的泛泛,这三年的临摹可以说是一种专业上的高度提升,同时对我之后的创作做出了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
到后来从事国画方面的教学工作,已近二十年。处于自己对专业的执着和热爱,自己对专业的思考从来没有停歇过,即使在这一阶段停笔不画,再进入创作时,作品呈现出的风貌会跟上一个阶段有所不同,且始终是在不断进步的。
尤其是这两年,自己在专业上完全用一种开放式的心态去接纳各种形式的艺术,不动笔的时候,会选择多走、多看、多思考、多沉淀,平时注重大量的专业理论书籍的阅读,经常去看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综合材料、设计、书法、篆刻、摄影等等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展,和美术界、艺术圈内人士学术上的交流和思想上的碰撞,通过这些方式的积淀,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山水画独到的艺术认识和见地,迸射出的新思路、新想法,不断尝试放在自己的山水画创作中,形成不同时期、不同风貌的绘画作品形式。
在每学期春季带领学生安徽写生,体会江南水乡温润多情与北方山川苍芎壮美不同的同时,总在思考这次写生应该怎样画出与上次不同风貌的作品。之前的写生以写实为主,是一种对景的真实演绎,是表面化的再现,而随后的写生更多的是想剥离表面,表现江南特有的柔情。
江南的美是细腻的,相同的景从不同的角度看都给人透射出不同的感觉——那里的山绵延起伏、烟岚缠绕;那里的水温婉绵柔、涓涓细流;那里的树就像是柔情的少女,娇柔多姿;那里的屋、瓦、砖石会把你拉回到古代经济繁荣的徽商时代,让你感受到科举秀才是怎样从这里走出入朝为官光宗耀祖的;那里的亭台楼阁,会让你联想到当时的大家闺秀身居深巷大宅,望眼欲穿的守盼着自己情郎的早日归还;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荷、一石一水、一鸟一虫、庭院中的随意摆设,都是那么诗情画意,自然、不造作,让人感受到“文化”一词的真实内涵在品茶听泉的唇齿留香中是一种怎样的自然流露。
体会了这些,把这种感受带到自己的写生作品中,尝试着换一种观察方式来表现,试图从生活中真实、具体的物象中提取符合画面的艺术语言,加之我有意在画每张作品时,从不同的视觉角度、不同的笔墨表现形式、不同意境的再现、色彩运用偏重的不同等方面出发,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反映在这批作品画面上,所呈现出的感觉是丰富多变、各有千秋的。十多张写生小品,每张画都有其自己不同的风貌,而相对上几次以写实为主的安徽写生来说,这批作品更主观,更能反映江南水乡的那种唯美特质,更像是艺术作品。可以说在后来的安徽写生,自己对国画的探索是成功的。
在今年上半年具象水墨第一次集体亮相山东菏泽和河南郑州站公众视野时,我所展示的几幅作品也是这几年中比较能代表个人不同时期风貌的艺术作品。从创作主题创新意识的改变;打破传统国画构图规律,画面空间分割关系的重构;笔墨形态的大胆尝试;突破传统国画设色的运用等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同层次的改变,再加上光影和西方构成元素在画面中的运用,使每张作品都有不同的侧重点,给人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这次展览也是对之前几年自己创作的一个小结。
当然,自己的艺术道路还很漫长,需要思考、探究的东西还很多,而在这一过程中,庆幸自己没有过早的定性,对于自身来说是一种好事,说明在自己的创作中可塑性还很强,可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当然,在创作中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改善和思考的东西还很多,希望在我今后的艺术创作道路中扬长避短,沿着这一求新、求变的创作之路一直探究下去,创作出更多优秀、成熟、具有自己代表性特征的艺术作品。
坐看花开花落,静观云起云涌。人世间的邂逅相遇随缘而来。而绘画对于我来说,也是缘分而至,使我的精神世界不再孤单,每每与她对话,都无需掩饰,只用用一颗真实的心与她交流、向她诉说,就像圣洁的莲花,出尘不染。我喜欢并欣赏莲花的纯净、素雅、超然、洒脱,也希望向她那样用一颗真实宽厚的心,处事待人、品味人生,走好我的艺术人生。
2016-12-21冬至 刘泉写于茉云斋灯下
名家评语:
李才根评《雨寺》
《雨寺》不是一个“古寺”,是因为《雨寺》中那隐隐显显地有一种“禅意”的袭来。
一如所有好作品都具有“不染它杂”的简洁明确一样,《雨寺》的画面也将无关要紧的自然相状一一剥去——甚至是应该有的“点景人物”。这就为画面“直抵主题”带来了机缘。当然,也增加了难度,弄不好则“空泛无物”。《雨寺》比较好地处理了这一 两难困境,其妙处是利用形相形态两极在空间上的转换实现了在“简易中的不易”。
是否还可以这样认为,《雨寺》有如佛教禅宗“不住于相”的核心理念一样,以不经意的“平常心”用“大珠小珠”、点点洒洒的笔墨形态表达出一种“不可说”之意。不过,这个完整地表达还包括湿笔法带来的不可明状的“雾气”和极“经济”淡着色流露出的古意。
《雨寺》不为“形似之言”,力弃“貌袭之弊”,拿得准中国山水画原创理念中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山水画在形态创造开始的那一天起,就不只是拿来“看”的,更不是靠视觉冲击力来“吓”人的。一幅画若有可“品”之处,才说得上是中国画“东方不败”艺术在现当代传承与创新上的本质还在。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李才根)
佳作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