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寻艺——《犁面沟篇》我们是犁面沟的村民(二)

2016年08月23日16:01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犁面沟艺术部落的落成,在某种程度上,汇聚了天时地利人和。

  犁面沟艺术部落的“艺术村民”起初大都来自于早期的“石佛艺术公社”。犁面沟艺术部落的成立原因之一也是由于老石佛的拆迁。当初大家四处寻找落脚地。作为嵩山当地摄影家的张伟民(梨面沟艺术部落的原班艺术家之一)经常来嵩山采风拍摄,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将犁面沟这些静卧于大山深处的古韵民居纳入了镜头,随后,这里成了“艺术村民”们一直在找寻的梦想之地。

张伟民张伟民

  据张为民描述,他发现大家找的村落不是过大,就是过偏。他在08年的时候,曾带着孩子来这里拍照。后来,他向大家推荐了这里,历经几番的实地考察,后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便定在了“犁面沟”。

  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位艺术家汇聚在这人杰地灵的嵩山脚下——犁面沟。大家亦投入了不少的精力与物力,虽不可避免的经历着人员更迭的过程,但核心的成员,一直都在。

海燕海燕

  陈海燕作为来自上海的艺术批评家,她是犁面沟艺术部落成立至今的一位见证者。远从上海而来,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对嵩山文化的向往;对艺术导师的追随(她的老师罗永进也是驻村的艺术家)……

  她参与其活动站的组织与策划,也写过不少评论文章。她认为,了解一个区域,是需要亲身感受体验这种氛围。刚开始来到这里的时候,生活上的诸多方面都不太习惯。第一次到犁面沟时,水土不服皮肤过敏,长了一身包,坚持了二十多天后,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暂行离开。由于对犁面沟的眷恋,第二年又来了,第三年……今年再次来到这里,对本地的环境身体已经没有排斥感,用她的话说就是“我是地道的犁面沟村民了”。

梅子梅子

  做手工与布艺研究的梅子,是较晚来到村里的那批艺术家之一。但她来到这里之后,便不想离开了,如今已经成为一年内待在村里时间最久的一个“艺术村民”。她在这里主要实践的是草木染。草木染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草木染是用天自然赐予的植物进行加工上色,在嵩山脚下便可就地取材,像犁面沟里常见的核桃树皮,就可以作成染布的颜料。目前,她正与与绿十字的负责人孙军合作,着力将传统女红发场光大,并将其推广为一项农民参与的手艺。

草木染草木染

  她从08年开始做手工,起初她自己并不是很了解这门手艺,手艺的学习及市场考察都是自己在摸索考察,还专程跑到义乌考查市场,为此她也受了不少苦。村里年青壮年都跑到外面打工,看着留下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她想为这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做点事,于是将手艺带到了老家驻马店的农村。经梅子的培训指导,很快一些老人,妇女,每个月都靠自己的手艺赚取几百块的领用钱,这样一来既传承了传统手工艺,也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慢慢盘活起来,她的乡建梦也就此走出了实践的第一步。

  其实,这些的驻村艺术家们,大多都是有乡建梦想的艺术家,他们理想中的乡村建设是相对自治,要让农民自治,让农村活化,而不是大拆大建。张卫星亲历过石佛村的拆迁,对乡村的拆迁心有余悸。他说,艺术家最难的就是融入;最怕的就是搬家。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一个区域的文化环境,本身就是滋养艺术家的养分。

  他们想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当地的老百姓在家里做艺术品。艺术家自己毕竟精力有限,受众良莠不齐,对艺术品的认知还停留于浅层面,高水准的艺术品并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但发动老百姓来做一些亲民的艺术工艺品,可以真正的让艺术真正的走进大众生活。艺术家们把整个制作工艺教给大家,让村民在家里做这些富含艺术的工艺品,成品可以进入市场进行流通。村里的“艺术村民”们也一直在探索实验着,从“艺术村民”的进村至今,犁面沟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用当地原驻村民的话说便是:“深山招凤凰,艺术家们的到来,我们村子不仅艺术了,而且整个村子也活络了”。

张卫星等艺术家的陶艺工作室张卫星等艺术家的陶艺工作室

  从2012年到2016年,这四年的时间里,艺术家们的心灵及艺术上,都有了不少的变化。驻村艺术家人员上经历了一些变动。因为犁面沟房子的问题,部分“艺术村民”迁徙他地。住所不能安定,艺术家们自然不能安心创作,他们所有工作都在围绕着艺术,不安定的环境与他们的追求是不相符的;生活和工作的原因,部分“艺术村民”两地奔波。一些人在外地工作,大部分的时间要在城市里,有空闲了才能回到这里,如此的状况亦不能符合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条件。如元老级的艺术村民——国画家封曙光,因为家里添丁,而暂时回家看孙子去了。

张卫星与梅子的草木染张卫星与梅子的草木染

  张卫星说,这里完完全全是农村,没有任何城市的味道,我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是这个想法——我已经不能完完全全地按原来的思路去做艺术了。他认为当代艺术里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在地性的发生,就是你和当地有没有关联性,这也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内容,不管你是在乡村,在城市,或者在其他某个地方,假如和这个地方没有发生关联,那是不行的。

  张卫星来到这里以后,对此做过长时间的探索。在第一次展览里便做了许多思考与尝试,让当地的艺术家参与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这里还拍过一个微电影,拍摄镜头取了很多当地的村民的画面;在做媒体宣传的时候,也都会有意识地把当地村民的影像融入进去。等等这些都是艺术家们与当地性发生关联的努力。

张卫星和孩子们做扎染张卫星和孩子们做扎染

  张卫星认为,在地性的发生不是一个艺术的形式,而是一种艺术的态度,或者是艺术家本身在这里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如果和地方村民不接触,和他们泾渭分明,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那就失去了我们选择此地的人文味道。

  艺术家们驻守在这个村落里,就是想做和自然有关的作品。

  人与自然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有关系的。但在这个山村里,会感觉到自然的力量会更大。这里到处都是自然的元素,自然之景、自然之声,尤其是声音和城市有着本质的区别,无论是山风的呼啸,山雨的轻敲还是山间的虫鸣鸟啼……艺术家们对此都有强烈的感触。因为这一切是在城市里所碰触不到的。

  张卫星告诉我们,他特别想做一些有关声音的艺术,如果做一个城市与乡村声音对比的作品,会特别地有意思。声音艺术在所有的艺术里面比较少见。音乐很多,但声音不多。声音与音乐有本质的不同。它们带来的思考是不一样的。风啸、雨击、虫鸣等等山里的自然之声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思考。对自然如此热衷的张卫星,难怪他的作品里多有与自然对话的东西,比如他的陶瓷作品里有很多树叶的脉络轮廓,这些叶子就来源于这大山。

  张卫星希望他的陶瓷作品,能够像照相机拍摄作品一样,不是用摄影技术来完成,而是借用摄像的理念——高复制性,用陶艺或者其他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来。在技术上讲,复制有很多的通道,如很多的设备都可以进行复制,但自然景物里的许多东西,相机拍摄后,都不知道原物的大小。张卫星要做的就是物与影的复制,他要保持原物的大小,类似于中国的拓片,保留下许多物体的机理感,把作品做成独一无二的东西。

罗永进罗永进

  摄影,犁面沟里面还有一位来自上海的摄影大师不得不提,罗永进先生。罗老师这样说:“这里吸引我的就是环境的安静,壮丽的风景,静怡的生活。我想与大自然的交流,这里可以为我们提供如此的创作环境。我最喜欢北方的冬天,冬天的山和冬天的雪。嵩山,在冬天去掉了绿色的包裹,完完全全地露出了本相,粗放而又雄浑。但是嵩山的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下得大,而化得快,有几次都没能尽情地欣赏”。

壮美嵩山壮美嵩山

  罗永进有这样的追求,与他的艺术创作不无关联。作为摄影艺术家,罗永进很早的时候就将视线投向了建筑。在他作品冷峻写实的背后,蕴涵着他对老城、传统、过去以及时代更替的复杂心情。沉默的城墙,在黑白影象下构建了新的意义。基于对原始的追求他来到了“犁面沟”——这块未被开发的“净土”。

  对于这些作品,罗永进说的不多,但人们却能从中看到更多,或看到荒谬,或看到历史,或产生错觉,而这一切仅仅是镜头记录下的或是罗永进看到的真实。

  意大利艺术家莫妮卡·德玛黛这样评价罗永进的艺术:他的影像叙事弥漫着一种宿命感,其作品对建筑的表达,镜头划过城市建筑的快速移动,成功地渲染了一种不确定的、世事无常的气氛。

  也许,艺术家获取艺术灵感的路径是多方面的,我们想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这些艺术家的艺术路径也是不易。正如艺术家们的日常,正是通过非艺术的途径来获取艺术灵感的方式一样,我们也通过非艺术的方式,去寻找艺术家们的艺术日常。

  时间原因,我们只见到了张卫星、罗永进、张伟民、梅子、陈海燕等几位“艺术村民”,还有更多的艺术家们未能得见,故而想由此了解一个艺术部落的全貌,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文/朵多 闻韬

  嵩山寻艺—《犁面沟篇》我们是犁面沟的村民(一)

  艺术中原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嵩山寻艺犁面沟篇村民(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