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如何衡量景泰蓝的收藏价值?

2017年02月27日 10:13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李佩卿大师景泰蓝作品《银胎双龙瓶》李佩卿大师景泰蓝作品《银胎双龙瓶》
戴嘉林大师景泰蓝作品《大吉大利》戴嘉林大师景泰蓝作品《大吉大利》
丁明鸿大师景泰蓝作品《瑞芝洋花尊》丁明鸿大师景泰蓝作品《瑞芝洋花尊》

  景泰蓝一直在藏家的心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收藏若无景泰蓝,藏尽天下也枉然”之说,明清两朝的景泰蓝、珐琅彩等尤为受追捧,在各大拍卖会上频频出现千万元天价。2010年秋拍,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以1.295亿港元落槌,创下了掐丝珐琅器的世界拍卖纪录。然而,有专家透露,当前中国从事景泰蓝工艺的人员不足2000人——

  景泰蓝正名叫“铜胎掐丝珐琅”,俗称“珐蓝”,也叫“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因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工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得名“景泰蓝”。

  作为中国工艺品技艺的一绝,景泰蓝的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未来该如何衡量景泰蓝的收藏价值?来自北京的两位景泰蓝大师李佩卿、丁明鸿以及资深景泰蓝策展人谭伟彬阐述了他们的观点。

  谈现状:最担心后继无人

  景泰蓝作为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巅峰。传承至今,景泰蓝的发展状况如何?

  对此,丁明鸿大师表示,现在景泰蓝的发展态势比较好。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选景泰蓝《喜凤瓶》为国礼赠给了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槿惠;APEC期间,中国政府送给各经济体领导人的礼品中也有一件名叫“四海升平”的景泰蓝;2015年,国际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中国赠送给联合国一个“和平尊”景泰蓝。

  可见景泰蓝已经成为国家顶级礼品,后来,北京工美集团也将“国礼”作为景泰蓝的卖点,将其进一步推向市场,使大众进一步了解这种传统宫廷艺术的特点,景泰蓝的市场认知达到了爆发性的高点。与此同时,景泰蓝国际国内的影响力也在飙升。另一方面,国家层面非常重视工艺美术创作,给予景泰蓝制作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这也激发了工艺大师源源不断的创作活力。

  李佩卿大师认为,上世纪80年代,北京有很多传统的工艺美术厂因为经营不下去破产了。很多工艺美术大师都是那时从国企出来纷纷成立工作室,大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挥艺术创造力,创造更多既符合审美需求也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让市场活跃起来。

  景泰蓝发展迎来繁荣,那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大师表示,现在活跃在景泰蓝创作一线上的就七八位大师,有的已经接近80岁了。现在的问题是,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少。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踏入这个行业。

  做景泰蓝要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往往做一件作品就要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倾注大量的心血,作品什么时候能够卖出去都是不确定的。干这一行,可以说15年才小学毕业,30年才大学毕业。景泰蓝的制作是按照一道一道工序来的。首先是设计,之后是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活、镀金。学会一道工序就要花费很长时间,同时会点蓝和制胎两道工序的都很少见,很多师傅一生也就会一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如果一道工序疏忽了,前面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所以说景泰蓝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年轻人而言,这些工序是非常繁琐和枯燥的。很多孩子学了两三年,就离开,坚持不下去了。大师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后继无人的问题。

  粗略估算,现在在做景泰蓝的人员总共还不足2000人,大师也就十来位。尽管有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但是愿意静下心来学景泰蓝工艺的人并不多。就这么点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微不足道的。

  谈创作:继承传统与创新并举

  景泰蓝在创作上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传统的宫廷艺术风格,景泰蓝在历史上一直都是皇家重器,现在继续延续这种风格;另一种是创新路线,也就是将其他艺术创造性地跟景泰蓝结合,比如把绘画运用到景泰蓝上,将青花、粉彩等和景泰蓝结合;第三个方向是将景泰蓝延伸到实用器具上。

  丁明鸿说,个人比较喜欢创新,在青花、粉彩与景泰蓝的结合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2008年,他做青花系列,就专门选择一些既有传统陶瓷饱满感觉,又有现代感的器型,在上面掐丝创作了青花纹样。2013年时他创作的“瑞芝洋花缠纹尊”就是将景泰蓝和乾隆粉彩官窑器相结合。

  李佩卿表示,现在景泰蓝能够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是颜料色彩变多了。以前的景泰蓝以青铜器的造型为主,以蓝色为主,再辅以明黄、红色等,差不多有七八种颜色。做景泰蓝的颜料是从硅酸盐材料中提取出来的,以前主要由国外传进来,现在他们自己也在慢慢研究,虽然发展比国外慢。不过现在总体上有了上百种颜色,这才有了变化的基础。

  谈收藏:产量有限仍处价格洼地

  景泰蓝一直以来都是皇家重器,是中国宫廷艺术的代表。以前一直都是宫廷出品,很少流到民间,数量比较少。

  跟瓷器不同,瓷器是一批一批地烧制,一次可出上百个。景泰蓝一个炉子只能烧一个。工艺注定它在产量上是提不上去的。虽然数量少,但经过代代的传承和发展,现在景泰蓝的品种和花色都很丰富,景泰蓝拥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和历史内涵,就是它的艺术价值。

  近年来景泰蓝的价格走势总体上是越来越往上走。以前一件差不多50厘米高的作品,通常卖价七八千元,现在要四五万元。现在做景泰蓝的人越来越少,再过十年八年,如果缺少新的工匠加入,好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少。

  大师作品中那些传统的宫廷艺术风格的,近些年从几万涨到十几万的也有。新品涨幅稍微慢些。现在的制作工艺是在不断进步的,以前的景泰蓝,用料非常粗糙,侵蚀也很严重,不像现在,原料的物理颗度可以提高到150目,这样做出来的成品砂眼也越来越少了。而随着景泰蓝质量的提高,未来景泰蓝的投资机会会更大。

  多次举办景泰蓝展的策展人谭伟彬表示,经过这十多年,景泰蓝有了质的飞跃,掐丝工艺、点蓝工艺登上历史高峰,质量达到甚至超过宫廷藏品,色彩方面更是景泰蓝发展史上最为丰富的。

  值得关注的是,景泰蓝的价格也一路上升。谭伟彬介绍,2005年,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的北京景泰蓝名家精品——一只高40厘米不到10000元的夔纹瓶,现价值50000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米振雄2008年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而做的“盖碗瓶”,在广州首发时12000元,现时这件经典作品已是30000元。

  谭伟彬认为,景泰蓝制作繁复,一只瓶光是零部件少则千个,多则数万个,每根铜丝都是手工制作组合而成,仅点蓝这关键技术,没有三十年以上的经验是做不出精品的,现在年轻人很少干这个活,在景泰蓝的制作车间,基本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年技师。慢工出细活,一位大师一年也只能出几件作品,所以景泰蓝市场升值潜力值得看好。

  香港佳士得在早期景泰蓝的拍卖上具有开拓之功,在1994年春拍会上,一件乾隆鎏金铜掐丝珐琅塔形大香筒即以128.5万港元成交。

  从历次交易来看,除了传统的经典器型,如瓶、碗、壶等,一些特殊造型的器物,也受到投资者关注。在2007年巴黎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掐丝珐琅鹦鹉连雀笼”就以超过估价约30倍的204.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050万元)拍出。

  景泰蓝作为传统中国宫廷艺术典型代表,蕴涵高贵、华美的艺术风格和特质,是值得收藏的艺术品。目前市场上明清时代的孤品已经令很多投资者难以企及,不过,近年现代工艺美术大师的景泰蓝的收藏仍处于洼地,很多大师的作品才在1万元左右,有很大升值空间。

  不过,受国际行情上涨的影响,国内近两年明清掐丝珐琅器的仿制品比比皆是,大量涌向拍场,海外回流品也常见。

  需提醒的是,由于景泰蓝明清以来就属宫廷御制品,数量有限,大部分非专业研究人员只能从出版图录上了解,普通人很难鉴别。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想收藏投资景泰蓝,一定要多学习景泰蓝知识,逐步提高鉴别水平。

  来源: 收藏快报   作者:孙晶 陈泽云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景泰蓝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