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袅袅春意,看取美人头上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每到春花最盛的时候,总不自觉地想起这句词。古代立春时,姑娘们要在头上佩戴这种叫做“春幡”的银饰,一根簪子连缀着一个小银片,上面刻着些吉祥的纹样,以示迎春。自然的时序之美,就这样在美人头上与人世联系起来,今天想起真是美得不可方物。
今天的中国已然国际化,街上韩式日式欧式离子烫梨花烫之类的变形日日都在更新,国人的群体审美随同时代一起改变,就算再喜欢古代女子头上的风光,也不太好天天把自己头上打理成那个模样。但大多数人在心里还是会对“簪”、“钗”、“步摇”等有个模糊的概念,晓得这些之于古代女子,就像是今天女童们戴着的发卡头花一样,去看幼儿园、看小学,哪家小公主头上不是花花绿绿的?但等到她们长大后,花色渐收,反而改去折腾头发本身的形态。至于成婚甚至为人母后,更会改为适应主流审美的端庄发型。
从绚丽到素净、从多样到相对单一,现代女性头上的风光演变规律,恰恰和古代相反。在古代,女子是在成年婚后,头上的花样才渐渐多起来。古代女子成年被称为“及笄之年”,“笄”就是簪子,女孩子十五岁时便被认为已成年,在这一年里就可以束发插簪了。而尚未成年的,头发上的性别分化则不那么明显,或“总角”,即将头发绾成小髻,或“垂髫”,将碎发随意垂下。这里面有一种关于成长的仪式感,还暗藏了古代上千年里少女们心中难以启齿却暗暗存在的期盼。
不说插簪所象征的成人身份,也不说那标志着她们即将走出闺阁进入到一段未知的生活中,就说以簪子为代表的各色头饰本身,对女性就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发簪、华盛、步摇、发钗、发钿……用途上各有功能,审美上也各具特点,即便今天不去细细研究它们细微的差异与特点,我们也能从一些影视剧中获得大概的印象。“簪缨簪缨”,当然是身份越尊贵的女人们将其佩戴得越璀璨华贵,譬如宫廷里的宫妃与豪门中的贵妇,典型形象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一出场时,头上就佩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和“朝阳五凤挂珠钗”,恍如神仙妃子。我个人最喜欢、形制也相对复杂的是“步摇”,《释名》中说:“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心里觉得它最配古时女子那摇曳的风致。和其他贵重头饰一样,步摇也是先流行于贵族妇女中,后来才流入民间。
各式各样的首饰,当然要配以各式各样的发式了。和今天的种种物理化学手法不一样,古时的各色漂亮发式,全来自于姑娘们的巧手。因为时代环境和服饰特点,早期的发式并不多,史载可见的也多集中于宫廷贵妇头上,“(秦)始皇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汉明帝令宫人梳百花分髾髻”,“大业中令宫人梳朝云近香髻”。美而长的名称里,可见发式的繁复与精致。宫中女子存在的主要使命就是美容以悦君王,故而在秀发上折腾新花样的时间也多。到了唐朝,空前的繁盛与开放极大程度上成全了当时女性的爱美之心,所谓“晓镜新梳十二鬟”,就是自那之后中国美人头上的百种风光。
但是明清以后的发式就不大讨人喜欢了,无论是明代的狄()髻还是清代的两把头,都没有了前代那种风流别致,形式压过了头发本身,显得有些太过了。或许是因为那时小小的一个发式里要体现的尊卑特权之类的社会内容太多,所以才会这样的隆重和刻意。不过,我们若以今天的审美评点说“你们这发型真不好看”,假如她们能隔着时间还嘴,多半会毫不客气地回一句:“你们的打扮真没特色。”这是事实,但也不是批判,毕竟现代女孩子们不像旧时只囿于深庭大院中,也需要在高楼快车的社会中穿行,古时那种精细缓慢的装点,的确是不适用了。
但理智上有认知,不意味着情感上就没有遗憾和流连的情绪。如今的我们也不难想象,这些头上风景对一个旧时女子一生的意义。在古代,她们能选择的生活方式太少了,她们所处的环境也太单一了。因为单一,于是专注,所以她到暮年依然能清晰记得,自己青丝成白发的几十年里,有哪几样首饰曾给她的人生点上了不一样的色彩与温情:幼年时候,有“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时散发的天真;“及笄之年”,有母亲为她亲手插上的那支发簪;后来她和最重要的那个人相识后,他送她一支精美的“双珠玳瑁簪”定情,她心里喜欢,于是“用玉绍缭之”,悉心珍藏起来;成婚之日,那顶美轮美奂的凤冠或那几支喜气洋洋的钗环;初为人妇时,从婆婆手中接过的那支贵重而带着沧桑的银簪;后来她的夫君考取了功名做了官,她也随之成了夫人,按制能戴些从前不能戴的发饰;后来有了孩子,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没事的时候,她早早就备下了给未来儿媳还有女儿陪嫁的步摇……美人头上的种种,其实就是一个古代女子的一生。
当然,不是所有姑娘都有那个运气生于富贵人家,贫苦人家的女子佩戴更多的则是“荆钗”。但是,只要不是太贫困,一般人家还是有余力多少置办上几样头面,让女人在重要场合佩戴。不用多,几样就够了,材质是金银是玉石,是木头是兽骨都不重要,但一生中所有的重要时刻,却都因它们而有了载体。
在当下这个物质充裕的时代,大量的物质被匆忙吞吐,我们什么也不缺。可是,那些原本“只有几样”的东西却仿佛消失了,我一直想,我们该给未来的自己留下些什么。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晏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