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1月,北京的初冬,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杨力舟接待了一位德国外宾,叫恩斯特。
在艺术家艾未未的陪同之下,恩斯特给杨力舟带来了一个直截了当的开场白:“我给你提个问题,德国有一位收藏家,是排名世界第四的大收藏家,他想给你们捐赠100幅画,不要你们一分钱,你愿不愿意要?你能不能办?敢不敢办?”
面对这样的突如其来的提问,杨力舟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要面对的这个问题会影响至20多年后的今天,甚至更远。
20年后,持续4个月的纪念
从2016年11月开始至2017年4月份,中国美术馆用一次研讨会、一场展览、一次美术馆之夜串联起了一场持续4个多月的纪念。这场纪念从入冬的第一场雪开始,直到春暖花开杨柳飘絮。
4个多月里,“纪念路德维希夫妇捐赠20周年”这样的关键词持续成为中国美术馆展览和活动的关键词。在“纪念路德维希夫妇捐赠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谈及这批珍贵的捐赠作品的未来归属时说:“在此,我庄严的承诺,在未来落成的国家美术馆将设专馆永久陈列。”
也因为这样特殊的纪念,给中国观众带来很多好奇和疑惑:以收藏中国艺术脉络为主的中国美术馆为何会有一批重量级的西方艺术收藏?那些“毕加索”为何会进入中国美术馆的收藏?路德维希是谁?20年前发生了什么?为何要如此隆重的纪念?
要了解其中的原委,就要继续听老馆长讲故事。
艾未未和恩斯特口中说的大藏家到底是谁呢?杨力舟得知,他是彼得·路德维希,因为拥有雄厚的艺术收藏而闻名世界艺术界,他还是德国的跨国企业——莫恩海姆巧克力集团的老总,被称作是巧克力大王。
如果以上身份描述并不能让你具体了解他到底是谁?那么还可以解释的更直接一点:还记得方力钧那一张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画吗?打着哈欠的光头,就是由路德维希收藏,他在早期收藏了一大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收藏者,就像是我们熟知的尤伦斯和乌里·希克,但是直到如今,这个名字在中国艺术界也并不是人人皆知。
当然如果说他的整个收藏体系,那应该像古根海姆更准确,路德维希一生共收藏12000多件艺术品,几乎贯穿了三千年的世界艺术发展史,他是全世界最大的毕加索作品私人收藏家,共收藏875幅毕加索的绘画,但他的大部分藏品都捐赠给了世界各地20多个博物馆。
回到老院长的办公室里,面对艾未未的提问,要说敢不敢要?能不能办?在今天的美术馆里,收藏家向美术馆捐赠藏品,这本应皆大欢喜。但在23年前的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虽然时代在变革,但如何看待西方的艺术?对欧洲资产阶级的艺术能不能接受?这并非是单纯的一家美术馆和一个收藏家之间的关系。
捐赠本身没有问题,可是捐赠怎样的作品才是中国需要的?同时,藏家的藏品大多在拍场购得,而美术馆却不能涉足拍卖行,这是杨力舟的疑惑。“我觉得这很重要,就到文化部向主管外事的刘忠德副部长汇报这个情况。”这件事引起了外交部和文化部的关注和参与,就这样,一场艺术捐赠上升为中德两国的文化合作事件。
117件重要藏品捐赠始末 捐赠过程中传来噩耗
“恩斯特回去不久之后,路德维希先生就给我发来一封亲笔信。他说:‘我就是一个中国艺术的痴迷者,我曾经收藏了你们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的瓷器、青铜器、陶俑。我很向往你们中国的艺术,但是我却不了解你们的发展状况,我打算在1995年4月、5月访问中国。’”杨力舟说,接到这封信他感觉天上要掉馅饼了。
同时,外联局的正式文件也下发了。“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的密电传到我这里,电文说的就是德国一位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的收藏家,善于推动世界艺术的发展,向全世界捐赠他的藏品,他要来中国了,你们要热情接待,但是不要急于让他捐赠作品。意思是告诉我不要听到人家说捐赠了,我们就迫不及待了。”
这位德国老头如期来到中国美术馆,在杨力舟的回忆里,这位德国老头好像主要为了看画而来,“在美术馆三楼接待室,他提出要看什么我就拿什么给他,齐白石、任伯年、吴昌硕、徐悲鸿,我还带他参观了当时美术馆的年画展和宣传画展,最后他认为,还是年画是代表了中国自己的真正的艺术。”
年近70岁的路德维希夫妇踏上中国的土地,去各个城市看中国的历史和当下的艺术发展,收藏了一大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包括艾未未、蔡国强、王广义、徐冰等,同时,向中国捐赠藏品也一直是他掂量和考虑的要务。
这期间,杨力舟也更深入的了解了路德维希夫妇:“那个时代,他们是世界上少有的收藏家愿意给发展中国家捐赠艺术品的,在中国之外还包括匈牙利、古巴等。”对于自己精心收藏的艺术品进行捐赠,这位德国大佬虽然慷慨,却是很谨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访华三次,直到他第三次来中国,从北京去上海的路上,才给杨力舟打来电话说:“我的主意已经定了,你们拟草案吧。”
但是作为受捐赠方,要思考的则是,这样重量级的捐赠应该涉及哪些作品?路德维希回到德国之后,杨力舟也去了一趟德国,拿出了厚厚的一摞捐赠作品方案。杨力舟回到国内和包括靳尚谊、邵大箴、詹建俊等业界专家讨论之后,都觉得捐赠作品分量不够。杨力舟又写了两封信给路德维希。
在信中,杨力舟表达出想要他们德国表现派的艺术,比如想要门采尔的素描和珂勒惠支的作品,他还看到路德维希的资料里也有苏联的作品。但是路德维希答复说他提出的这些作品有的自己没有买到,就像珂勒惠支的作品当年多数都在东德,没有收藏到,有的已经捐献给其他博物馆了。
最终增加了三幅毕加索的作品,捐赠作品中共包括4幅毕加索的作品,其中3幅肖像油画,1幅纸上绘画。“我们也觉得不应该让路德维希先生为难,所以就基本确定了捐赠方案。定案之后,他又来到中国,我们在美术馆的小会议室草签了协议,他说可以向媒体公布了,于是这个事情就这样确定了。”杨力舟回忆,捐赠事宜就这样有条不紊进行的很顺利,可是谁也不知道噩耗即将到来。
事情就这样确定下来,路德维希先生回到德国。杨力舟却在那一年的夏天听说了噩耗,因为生病住院,并在做阑尾切除手术时心脏病突发逝世,这样的噩耗传来,对于一两年来和路德维希先生保持密切联系的杨力舟等同事们带来很大打击。作为友好的朋友,中国还发去唁电表示哀悼。让杨力舟和中国没有想到的是,路德维希先生的夫人伊蕾娜很快就回了电报,告知捐赠事宜还将会按照原计划进行。
1996年11月20日,路德维希向中国捐赠的117幅作品运抵北京,而且所有作品的包装、运费、画册出版等费用一律由路德维希基金会出资,对中国无场捐赠。捐赠仪式在人民大会堂签订,伊蕾娜继续丈夫未完成的事业,参加了捐赠仪式和展览开幕式,只是路德维希先生却未能看到他的藏品展出于中国。
“11月26日,展览开幕,展览也是基金会方亲自布展,伊蕾娜在布展过程中不断在展厅中巡视,能够看出她的恋恋不舍。对于展览,我们也全馆出动,媒体也很关注,江泽民主席和德国总统赫尔佐克也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伊蕾娜发表了热情的讲话,我们看不到她丈夫才去世不久的悲痛,完全呈现出一种外交家的风度。”杨力舟说。
见证了20年前捐赠的全过程,杨力舟对于当年的细节和波折依然记忆犹新。他这样感慨:“我不能忘记的是路德维希夫妇身为世界艺术专家,他们继承了父业,专营巧克力产业,所获得的资金大量地收购世界各国的美术作品,并且分别捐助给了多国的数十个美术博物馆。 为了促进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他们是奋斗终身。我们中国美术馆是他们夫妇两个人伟大理想实现的最后一个美术馆。他们的捐赠完全是无偿的,希望我们能够记住世界上有这样两位老人。”
现任馆长吴为山承诺:未来国家美术馆 将设专馆永久陈列这批捐赠
如果说20年前的捐赠对于艺术来说是一件壮举的话,那20年后,美术馆如何在当下传递出捐赠艺术品的情感温度和艺术性则是对捐赠者的最大憧憬和感恩。这就是杨力舟馆长和之后的范迪安、吴为山两位馆长的不同职责。
针对路德维希这批藏品,吴为山介绍,在接受捐赠之后,中国美术馆已经通过不同的方式策划过多次展览,同时也将捐赠作品运用于不同主题之下的展览,这批作品在美术馆里帮助人们了解欧美文化与现代艺术发展中都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包括以宗教传说、历史事件、文化符号及社会生活题材为主线的展览;以西欧、东欧、美洲等空间为线索的展览;还有以时间为线索策划的多种展览。都多次将这批作品以不同的方式展出和研究。
他举例说:2014年,以时间、地域、风格梳理出三条线索。在时间上,捐赠作品均为20世纪60—90年代;在地域上,作者广泛分布于欧美战后现代艺术大发展地区;在风格上,作品涵盖了欧美大部分流派,并体现了不同地域的特点。以此形成了“路德维希的艺术课——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展”,选择捐赠中的50幅作品,分为十九个艺术流派,每个流派用百余字进行简单介绍,并对每幅作品进行作者生平、艺术风格及作品介绍。展览先后于中国美术馆及黑龙江省美术馆展出。
“作为捐赠的受益者,中国美术馆多年以来致力于这份文明的传递与沟通,通过展览、研究、公共教育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份文明的馈赠,这是彼得·路德维希和伊蕾娜·路德维希的意愿,也是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宗旨。”吴为山说。
此次2017年推出的纪念路德维希捐赠20周年展“永恒的温度”,则是作为中国美术馆的“典藏活化”系列展览,把中国美术馆的收藏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研究、展览,让艺术品不断的跟观众见面。“并不是说藏品进了中国美术馆就像进了‘冷宫’,我们希望中国美术馆的跨方是一个美的宝库,其中的作品不断的跟大家见面,不断地影响大家。”吴为山比喻。
如何运用好捐赠和收藏,对所捐赠作品的深入研究,对收藏及捐赠意义的再认识,这是吴为山近几年来一直在持续推进的命题。不仅仅是对于这批捐赠作品,同样也是针对美术馆的所有藏品,这从中国美术馆2015年来的展览布局中就能观察到,每年与“典藏活化”“捐赠与收藏系列展”等收藏捐赠相关的展览约能占到百分之三十以上,通过捐赠、展览的方式扩充中国美术馆的收藏,将故去的艺术家们的创作和当下重要的艺术家的作品纳入中国美术馆的收藏体系,就如近期举办的常莎娜、袁运生等艺术家的作品都是通过捐赠作品进入中国美术馆同时做展览的方式,对此中国美术馆已经形成持续不断的展览品牌影响力,进入2017年,这样的展览特点更为明显。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