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伏瞻主持召开全省文艺工作座谈会

2017年04月29日 16:4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艺术中原 图文\闻韬)4月27日下午,全省文艺工作座谈会在郑州举行。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翁杰明、赵素萍、穆为民、蒋笃运、张广智等出席。

座谈会现场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李霞、杨杰、李佩甫、邵丽、李树建、陈涌泉、贾文龙、刘杰、宋华平、范军、付继恩、程建军、李利宏、易星艳、庚新等人先后作了主题发言,并对河南文艺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现场座谈会现场

  李霞(省文化厅副厅长)

  “河南戏剧现象”引起全国文艺界关注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委宣传部的有力指导下,全省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实施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创作工程。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创作心态积极向上,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创作工作,各项政策不断落实,创作生态持续优化,一大批优秀剧目相继涌现。豫剧《焦裕禄》、《程婴救孤》、《香魂女》、《常香玉》,越调《老子》,话剧《红旗渠》,舞剧《风中少林》、《水月洛神》等作品在全国重要文艺评奖赛事活动中荣获佳绩,实现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类九连冠,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八连冠,中国艺术节大奖六连冠和中国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五连冠,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省份,被全国文艺界誉为“河南戏剧现象”。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文艺工作还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高原多、高峰少的问题在我省依然存在。二是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常态化机制还没有形成。三是戏曲与其他艺术门类发展还不够平衡。戏剧强、歌舞弱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善。

  杨杰(省文联主席、党组副书记、省书协主席)

  河南多个艺术门类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我省文学、戏剧、书法、摄影、杂技、民间文艺等艺术门类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一大批优秀作品获得全国性文艺大奖,李佩甫长篇小说《生命册》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实现了河南本土作家零的突破,邵丽、乔叶荣获人民文学年度奖;电影《永远的焦裕禄》、电视剧《大河儿女》、歌曲《小村人的婚礼》等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群舞《我们在黄河岸边》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节目《红旗渠故事》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金奖;《留守娃》等曲艺作品和理论文章分别获得第7至9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少林寺(微博)传奇之大漠英豪》、《汉字英雄》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蓝莓记》获得中国电影金鸡最佳戏曲片奖;杂技剧《水秀》、《追寻太阳》获得中国杂技金菊奖;5位民间文艺家的作品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奖作品数量居全国前列。

  另外,省文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惠民活动成效显著,文艺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对于今后的工作,要突出一个中心,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作家艺术家积极围绕火热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扶贫攻坚等中心任务深入生活、创作精品,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打造两支队伍,就是打造思想过硬、作风正派、艺术精湛的文艺家队伍和政治坚定、擅长管理、愿意服务的文艺工作管理者队伍;健全三项机制,就是建立健全文艺评奖机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和文艺志愿者服务机制;实施四大战略,就是拳头发展战略、抢占文艺发展制高点战略、“走出去”战略和打基础战略;落实五大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

  邵丽(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

  建议扩充河南文学馆并对外开放

  对于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有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问题看,河南作家文艺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还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我们总是习惯抱怨说,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没有人认认真真阅读一部作品了。我觉得,作为作者,我们没能创作出让人能沉浸其中的文艺作品,我们对这个浮躁的时代,没有负起应尽的责任,我们是辜负这个时代的。作为读者,我们也没有把别人的作品当回事,好像自己已经成为什么家了,不需要再装备和充实自己了。也就是说,作家艺术家的自我修养和提高问题,做得还远远不够。其次就是我们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工作做的还不到位,内陆地区封闭保守的心态,可能在河南文学艺术家身上体现得更明显,开放意识不够,创新意识也不强。再次就是河南作家“触电”意识不强,满足于自我欣赏,对新媒体的理解和运用不够。

  从外部看,其他省份每年都要组织全国各地的作家文艺家笔会、研讨会,也让自己的文艺家们走出去学习、提高。在这一点上,我们河南由于经费匮乏,虽作为一个文学文艺大省,做得远远不够,不敢请名家来,更不敢搞大型活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文学平台不行,刊物自生自灭,纯文学刊物财政补贴甚少,稿费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约不到好稿子,导致发行量急剧萎缩。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文学馆容量不足。可以说,宋代以前的整个中国文学史,大半都是由我们河南文学家书写的,一部河南文学史,就是半部中国文学史。但是,我们的文学馆与其地位严重不匹配。建议扩充河南文学馆,用以对外开放,让每一个来追寻河南文化的游人,既了解我们富丽的博物馆,同时也了解我们璀璨的文学馆。

  李树建(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省剧协主席、省文联副主席)

  希望把豫剧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习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这四句话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为此,建议关注基层戏曲院团的发展,加强对稀有剧种的扶持,着力打造文化高地。

  省十次党代会提出打造文化高地,文艺界就是要弘扬三种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打好三张牌(少林武术、太极拳、豫剧)。希望各级政府不断推进豫剧蓬勃发展的同时,能把河南优秀的传统文化——豫剧纳入中华文化传承工程。自2001年中国昆曲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中国陆续获得世界级非遗项目29项,其中戏曲剧种有六项:昆曲、藏戏、粤剧、京剧、中国皮影戏、南音。豫剧作为第一大地方剧种,至今未申报世界级非遗项目,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积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豫剧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陈涌泉(省剧协副主席、秘书长)

  让戏剧在建设全国重要文化高地中更加出彩

  “文化高地”需要各个文艺门类共同繁荣。其中,河南戏剧已经率先崛起,成为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品牌。《程婴救孤》、《红旗渠》、《焦裕禄》等一批作品相继实现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九连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八连冠,“文华大奖”六连冠,河南戏剧不仅能进赛场,还能进市场;不仅能唱响国内,还能走向世界。其中,《程婴救孤》同时登上美国百老汇、好莱坞舞台,创造了新中国戏剧第一例,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鉴于这一系列成绩,全国专家一致盛赞“全国戏剧看河南”、“河南是全国戏剧的领军省”。可以说,我省已经实现了戏剧大省向戏剧强省的跨越,在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进程中,已率先构筑起全国戏剧高地。

  面对荣誉,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和理智,更需要肩负责任和担当。如何保持河南戏剧良好的势头,同时又能实现河南戏剧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在创作题材、角度、手法、风格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如何找准河南戏剧未来发展的着力点,使河南戏剧的亮点更亮、强项更强;如何产生更多的名家大师、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让戏剧在建设全国重要文化高地中更加出彩,是河南戏剧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点。

  为此,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优秀的作品为打好扶贫攻坚战提供精神动力;要加快人才梯队建设,特别是主创人才建设;要强化精品意识,力戒浮躁作风;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争取实现纽约百老汇驻场演出;要重视吸纳和借鉴,打造“戏聚中原”高端交流演出品牌;要创建常香玉表演艺术奖,充分发挥引领导向作用;要加强剧场硬件建设,在省会构建全国知名的核心演出区。

  贾文龙(河南豫剧院三团团长)

  文艺工作者应该戒除浮躁、自尊自律、抵制诱惑

  在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进戏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全国各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现象。比如不少剧目创作未能深入生活、揭示生活本质,结果是劳民伤财、不被认可。再如有些题材具有一定价值但偏离生活真实,对现实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最终被放置尘封。其根源就是心态浮躁,脱离现实,脱离生活所致。

  豫剧《朝阳沟》为什么能成为经典?其重要原因就是整个创作集体力戒浮躁、全心全意走近人民、深入生活,历经十年不断修改提高而成。豫剧《焦裕禄》同样如此,六年多来,剧本修改25稿,舞台上大大小小的修改调整难计其数。

  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戒除浮躁、自尊自律、抵制诱惑,静下心来、潜下心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时代同行、与人民连心,从人民的伟大的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感知人民的风雨冷暖、幸福温馨,不断发现美、创造美,讴歌奋斗人生,弘扬中国精神,让中国精神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震荡嘹亮。

  刘杰(省美协主席、秘书长、省文联副主席)

  要在河南美术高原之上,再攀河南美术高峰

  近年来,省美协在团结引领广大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推动各项美术事业稳步向前发展,在组织展览、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了扩大河南美术对外影响力,多次主办、承办了全国有影响的美术活动;积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搭建平台,举办各类学术展;注重培养、扶植美术青年和新人创作。

  为全面展示河南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成果,宣传河南近年来美术发展新成就,展示河南美术精品,推出更多河南优秀画家,进一步扩大美术在全国的影响力,去年,“中原画风”河南省美术作品展先后在北京、山西展出。今后每年都将选2至3个省区展览。通过展览,让更多人感受“中原画风”的力度和温度,进而感知一个古老而现代的河南,一个历史悠久、蓬勃发展、蓄势崛起、绚丽多彩的河南,为河南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做出积极贡献。

  习总书记号召我们铸就这个时代的文艺高峰,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中原画风和美术豫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成绩只是铸就了河南美术的高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在河南美术高原之上,再攀河南美术的高峰。

  宋华平(中国书协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

  打造书法艺术高地,需要从六个方面入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省十次党代会首次明确提出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的战略目标。打造文化高地,当然包括打造文艺高地。而打造文艺高地,河南书法具有四大优势:河南具有丰富的书法资源;河南的书法队伍庞大、基础雄厚;河南书法人才不断涌现、层出不穷;河南省文联、书协不断搭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书法艺术平台,举办大型活动。

  如何打造书法艺术高地?一是进一步认真学习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国文联十大和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二是利用好省委宣传部搭建的河南艺术名家工程系列展平台,增强精品意识,从现在起每年推出10位书法家举办个人书法精品展,两年后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河南书法名家20人作品展,做好立体宣传,集中推出河南书法精品和名家。三是建立河南书法艺术网,增强中原书法的传播力。对河南书法拔尖人才及书法精品进行深入评论和全方位推介宣传。四是办好河南有关大学的书法艺术专科。坚持从小学三年级起到初中三年级开设书法课,保证河南书法后继有人。五是对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书法项目,请省委省政府给予经费方面的支持。六是在全省范围内再次掀起书法热,在书法家中形成比创作、比奉献的良好风气。

  范军(省曲协主席、河南歌舞演艺集团董事、省文联副主席)

  “戏曲进校园”的同时也应该开展“曲艺进校园”

  河南是曲艺大省,曲种繁多。有河南坠子、河洛大鼓、三弦书、大调曲子、鼓儿哼等,尤其是河南坠子和河洛大鼓更是全国闻名。但目前曲艺的普及度太低,传承发展岌岌可危。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曲艺、了解曲艺,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是我以及我们这一代曲艺人都在思索的问题。

  目前,“戏曲进校园”办得如火如荼,自古戏曲曲艺不分家,能否借助“戏曲进校园”这股春风,同时开展“曲艺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青年人接触到曲艺,大力做好曲艺的普及推广工作,我提四点建议:一是小学增开曲艺兴趣班。二是相关大学增开曲艺专业。三是增加曲艺下乡和曲艺进校园、进社区的机会。四是挖掘“马街书会”的品牌价值。

  付继恩(中国杂协副主席、省杂协副主席、河南杂技集团董事长)

  要想把杂技产业做大做强,必须拓展杂技文化产业的广度和深度

  河南省杂技集团组建以来,已经从一个靠杂技节目和演员劳务型输出、闯江湖、打零工的小团体,发展成为中国杂技界规模最大的杂技文化产业集团。先后获得“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河南省重点文化企业”、“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剧目《水秀》,打造了中国首个杂技文化产业园基地,开拓建造了北美洲海外训演基地,成立了海外多家分公司。

  目前,杂技集团拥有演职人员600余人,每年国内外演出2000余场,出访了30多个国家进行商演及文化交流合作。杂技节目创造了多项吉尼斯记录,荣获了国内外杂技大赛金奖23枚。

  杂技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首先在杂技教育上创新,其次在杂技节目上创新,继而又创新了杂技产业化、规模化、融合式发展。另外,杂技集团运用现代的运营体系搞管理,运用开放思维稿营销,创出了适合杂技集团现代化发展的国内外演出市场体系。

  要想把杂技产业做大做强,必须拓展杂技文化产业的广度和深度,必须有更高更广的平台,必须得到更大的支持。为此,建议将杂技产业发展作为河南文化高地建设的重要内容给予重点打造和重点扶持。同时,盼望省委省政府对杂技文化品牌企业进行扶持,积极发挥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通过信贷、文化债券、文化基金等金融手段的综合支持,拉长产业链条,让河南杂技品牌更精彩。

  程建军(中国民协副主席、省民协主席、秘书长、省文联副主席)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重大,必须有一定的现实条件

  近年来,河南省民协坚持以推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龙头,以推进经典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为着力点,以加强民间文化之乡建设为抓手,以传统节日惠民活动为平台,坚持把新时期民间文艺工作作为振奋民族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不断推进民间文艺的繁荣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民协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振兴传统工艺,培育工匠精神;振兴传统节日,丰富文化生活;振兴老字号,保护文化品牌;建设文化之乡,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有一定的现实条件。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有必要的保障措施。就省民协而言,要完成国家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河南卷的调查、编纂出版工作,靠省民协仅有的一个专职业务人员,无论如何也难以完成。建议适当增加省民协专业人员编制,至少增加一人。

  李利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导演)

  要用新的作品展示自信,做河南“文化高地”的“秦砖汉瓦”

  我们在全国文化大省的地位愈加凸显,这种荣誉的捍卫就愈加重要。我们尤其需要自省而非陶醉,我们需要更加深刻地反思我们是否具有捍卫尊严的足够后劲和能量。

  我们具有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性能力的编剧、导演人才尚少;我们的艺术行为中,潜意识或无意识地重复他者与自我重复的伪艺术行为的功利主义尚存;我们的艺术团体中违背艺术规律的非正常运转导致艺术资源严重浪费的流习尚存;我们亟待突破题材规划和原创力的瓶颈,亟待增加更高质量剧目的储备,亟待优秀艺术管理和市场推广人才的聚集,更亟待舞美、音乐、灯光、服装等专业人才的脱颖。还有,各个剧种领军人物新生代亟待生成,戏剧精品创作生产的硬件设施和剧场建设亟待拔地。

  我们在鲜花和掌声中分享感动和自豪的同时,必须理性地审视这一切。因为我们要在下一个荣誉面前,用新的作品来展示我们的自信,做河南“文化高地”的“秦砖汉瓦”,为“文化高地”奠基。

  易星艳(郑州歌舞剧院舞蹈演员、舞剧《水月洛神》主演)

  大龄舞蹈演员怎么办?建议形成一个长效机制

  我作为郑州歌舞剧院的首批舞蹈演员,15岁考入郑州郑州歌舞剧院,经历了歌舞剧院所有所到作品的排练、演出工作,也见证了歌舞剧院为精品艺术的打造、中原文化的传播所做出的艰辛努力。

  郑州歌舞剧院作为一家以舞蹈艺术为主的文艺院团,这些优异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舞蹈演员的艰辛付出,然而舞蹈演员是一门青春的艺术有其自身特有的艺术规律,舞蹈演员的艺术生涯美丽而短暂。转眼间,当年的妙龄少女、青春少男,已度过了一个专业舞蹈演员艺术生命的巅峰华章,到了不适宜舞台演出的年龄。

  我作为一名舞蹈老演员,一直见证和分享着河南舞蹈艺术的成功和喜悦。为了使河南创作出更好更多的舞蹈艺术作品,培养出更多的舞蹈艺术人才,我建议:一是在舞蹈专业人才引进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二是政府可以形成一个长效机制,把专业院团的大龄专业舞蹈演员调配到大中专艺术院校、群艺馆、文化馆等事业单位,从事编舞和舞蹈教育工作,继续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为河南舞蹈艺术的持续繁荣发展服务。

  庚新(省网络文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很多网络文学作者,无法得到家人的理解与社会的尊重

  网络文学作者大都没有经过非常专业的学习,许多人最初是凭着一腔热血,靠着自身的喜好加入了创作的行列。这也造成了许多作者有创作的热情,但是缺乏基础,只能依靠着小范围内的交流成长,缺少大方向上的引导和指点。

  在网络文学方面,河南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涌现了不少优秀的作者。然而,在整个网络作者的群体中,所占比重并不高。

  正因为河南网络文学起步较晚,造成了我们与许多省市如江苏、四川、浙江以及京沪等地的网络文学发展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仅仅体现在作者数量上,也体现在作者的影响力上。

  去年,省作协网络文学学会成立,邀请了许多作者参加。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们的迷茫。

  他们每天闭门创作,但很多人无法得到家人的理解与社会的尊重。很多人甚至认为,网络文学就是粗俗和低俗的代名词,而对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作者,大都认为是不务正业,甚至加以反对。

  网络文学作者,不仅仅需要更多的社会交流和前辈的指导,还需要更宽松的创作环境以及社会的理解。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作者都愿意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精品佳作。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