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合作艺术家邓柯:雕塑的声音
新浪雕塑:女生做雕塑本身就很辛苦,那么您最初是如何进入到雕塑这个领域的呢?是不是遇到了很多困难?
邓柯:跟雕塑结缘,可能跟小时候喜欢玩泥巴有很大的关系,后来又接触到了一些木雕,再加上很早以前就喜欢做一些手工类的东西,后来接触到泥塑的时候就更开心了。女生去做雕塑,的确有一些体力上的问题,但是因为自己心里很喜欢,所以也就不觉得累了。
新浪雕塑:之前有看过您写过的一篇关于泥土的文章,里面说雕塑让您与泥土更亲近,回归了天性的浪漫与真诚,是您本身就很喜欢泥土这种表现语言吗?
邓柯:对,泥土这种材料其实很传统,但是会让人觉得很亲切,玩泥巴应该说是我们人的天性,它是很亲切的,它的这种温度、湿度,在手上的这种感觉,以及它能够去塑造形体的,它可以很细腻、很结实,但是它也可以有泥痕的塑造感,所以我特别喜欢泥土这种材料。

新浪雕塑:您生活中是一个怎么样性格的人呢?。
邓柯:我在生活中其实还是很开朗的性格,做雕塑的时候反而相对要安静一些。
新浪雕塑:那您的开朗的性格对您的创作有没有一些影响?
邓柯:应该是有一些联系的,创作的主题可能会随着当时的性格、心情,或者对主题的理解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基于我的性格,我在很多主题上都是表现一些向往自由、美好这样的一种东西。
新浪雕塑:您的创作方向大概是怎么样的呢?
邓柯:主要还是具象的,以人物造型或者是主题多一些的。

新浪雕塑:您从毕业开始从事创作到现在,您的艺术分为几个阶段呢?有想过吗?
邓柯:想过,自己隔一段时间会自然地去梳理一下,我早期的时候其实是更注重从内心情感的角度出发,在2002年到2004年的时候,因为家里一些变动,主题上是锁定在乡情的上面。那时候比较注重泥巴味儿的表现也包括人物,当时有一个老太太系列,叫《乡情岁月印象》,那个作品当时是参加了全国第十届美展。我想我喜欢那件作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经历了我爷爷去世和父亲去世,这些对我的一种感触,所以对它的创作是从内心情感的角度出发的。
第二个时期实际上是我对具象人体的一些研究,我很喜欢用一些很细腻的手法去表现人体类的题材,尤其是在光影落在这个形体上,它出现的那种微妙的变化,确实有一段时间我是非常迷恋的。
在第三段时期是对主题类的一些控制,开始喜欢一些委婉一点,或者是宏大一些的题材,我尝试着去控制它,把它表现的场景比较大,情绪性比较强,这可能跟诗歌会有某种联系,我有一些朋友是诗人,我觉得他们对我雕塑感受性的东西是影响很大的。

新浪雕塑:那您的两件作品是基于什么样一个背景下创作的呢?
邓柯:第一件作品叫《迎风》,这件作品其实是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创作的,表现的是人的健康积极向上、向往自由的一种状态,所以一个人在奔跑,扬起衣服就像有翅膀一样,它是一个轻松的往前奔跑的这样一种状态,我当时希望把一种一切都是美好的态度通过这件作品表现出来。
第二件作品叫《月光》,这件作品我是希望能相对安静一点,雕塑肯定是立体的,是有形体的,你可以去触摸它的。但是我有时候会想形体以外的感受,就是它的声音。我认为雕塑是有声音的,它有可能像交响乐一样宏大,调动你的情绪,有的时候可能就像一个长笛,很悠扬地引你进到那个很安静的状态里面去。《月光》这件作品我希望它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声音,画面里的这个人在圆形的构图里面沉睡,感觉有一点冷,但是又带一点温暖这样的感受。
新浪雕塑:为什么选择跟S+合作呢?有什么感受可以聊一下吗?
邓柯:感受挺深刻,我觉得S+整体的策划很好,每个细节做得很仔细、很到位也很贴心。它所做的一些事情也许正是我们做雕塑的人想做但是又没有精力去做的事情,而且它是一个文化的推广。因为我们本身做雕塑大多时间都是在工作室里面做自己的这些专业的东西,那么对于怎么去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和成果拿去推广,作为艺术家其实是考虑得很少的。但是S+,就是新浪雕塑平台,它能够使更多的人来看到我们做的东西,我们做的东西所产生的这种感动也就会被观众能看到,也许也会产生同样的感动,这是我所希望的。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