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荣:中国公共艺术大有可为!

2017年02月13日 18:4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王向荣:中国公共艺术大有可为!

                     

采访时间:2015年4月16日    

采访地点:北京林业大学

【王向荣】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集风景园林的研究者、实践者和教育者于一身,不仅在现代风景园林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主持完成了近百项城市与风景园林建设项目,拥有大量的现代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经验,同时他还为风景园林教育事业做了突出的贡献,曾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国际学生设计竞赛的大奖。

王向荣教授近照王向荣教授近照

在采访过程中,王向荣先生主要就园林景观和公共艺术的之间联系与区别,国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与问题,园林景观与自然、地域文化等的契合,景观与雕塑的复杂关系,雕塑公园的未来走向,等具体问题给出了其专业见解。下面是访谈的一些精彩片段:

 

武定宇:王老师刚才提到景观艺术是没有边界的,这和公共艺术是很相近的,公共艺术的边界也很难把控,它的触角太多,甚至我们把它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您认为园林景观和公共艺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

王向荣: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首先要知道园林景观是什么。园林景观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从我的理解来看,园林和景观也不完全一样。

园林,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语,它多半是人工建造的,围墙围起来的由植物、山石、水塘和建筑等构成的美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可能是一处私家的花园,可能是寺庙的花园,也可能是皇家的宫苑,总之,这些园林多半是一个私家的领地。

景观,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上来说,我们眼睛看到的所有东西全是景观。狭义上,我认为景观就是在地球表面上天然形成的一些自然物,如山岳、河流、湖泊、湿地、沙漠等和人类活动在地表上留下的形态的总和。可以说,地表上覆盖着的天然形成的部分和人工改造的部分,两者共同构成了景观。

我所理解的公共艺术就是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甚至于整个空间中的一切都可能成为公共艺术。从这一点上看,公共艺术也是景观的一种表现,在公共空间特定的范围内,公共艺术和景观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从景观设计师的角度看,公共艺术就是景观,而从艺术家的角度看,公共空间中的景观也是公共艺术。

 

王向荣接受采访中王向荣教授接受采访中

李雷:请王老师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国内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王向荣:国内景观的问题其实还是比较多的,中国在经济发展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资源过度开发与消耗导致国土满目苍夷,废物的过量排放又使得环境饱受污染,许多珍贵的天然景观、一些生态敏感和脆弱的区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城市丧失了完整的生态功能,失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而我们的景观并没有找到相应的对策。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景观建设量,但我们更倾向于把景观当作一种视觉美化的手段,忽视了景观的更广泛的价值,和景观作为生态修复、绿色基础设施构建以及整合各种工程手段的意义。

另外,对景观认识的偏差,也造成了景观的同质性。放眼望去,整个国土的景观逐渐失去了多样性、地域之间的差别和个性,也失去了与历史的联系。

 

武定宇:您从事园林景观工作这么长的时间,对此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您可不可以给举几个在中国范围内介于景观艺术和公共艺术之间的范例。

王向荣:公共艺术的载体离不开公共空间,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应该就是好的公共空间的全部,这是一个整体,有地表天空、或许还有建筑、功能构筑、艺术品、人来人往,但不能将这些分离。这个空间应该具有合理的功能、舒适的尺度、艺术的气息和独特的品质。

而景观范围就更广了,依托于公共空间的景观只是景观的一种类型。在这里,景观也同样是公共空间的全部,或许与艺术家不同的是,景观设计师更要自觉地思考空间所可能具有的生态上的价值。

 

武定宇:我明白您的意思,它可能是更加综合的一种方式,它是由多元手段来实现的,但是依照我个人的理解,比如说林璎做的《越战纪念碑》,打破了这样一种形式感,一些纪念碑的形式,而利用景观的方式来进行营造,讲述一个特殊的纪念故事,我觉得它更具有公共性、公共价值,是公共艺术的杰出代表。当然,一个好的景观营造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艺术。

王向荣:林璎的《越战纪念碑》,建筑师认为它是建筑,景观师则认为它是景观,艺术家认为它是公共艺术,也许其他人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想法。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它就是它,它镶嵌在大地里,融合在大地中。林璎第一次没有把应该纪念的人当作高大人物来处理,没有建一个高大的纪念图腾,而是将纪念碑独特地融汇在环境中,参观者和被纪念者之间似乎有了心灵的沟通,这是她的独创,我觉得这就行了,我们没有必要区分它到底是公共艺术,还是景观。

 

李雷:王老师您讲的过程中,我感受比较深的就是做园林规划的时候,强调与自然和谐。我们在讲公共艺术的时候,可能不仅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还要与当地的城市文化、人文环境相契合。你能不能从园林景观方面,介绍一些比较既与自然相融合,又能够体现这种公共性和城市文化的作品吗?

王向荣:这种例子我很难找,但是我可以谈一下我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

自然是什么?我们中国人理解的自然往往就是天然,天然形成的东西就是自然的。另外,自然也是美的,人们把美和不美作为评价是否是自然的一个标准。

我理解的自然有不同的层次,一个是天然形成,或者虽受到人的活动影响,但总体还保留着天然形成的面貌,这是自然,是纯自然, 这种“天然的自然”我们称为第一自然。第二类自然是生产的自然,就是人们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农业生产,耕种土地、梳理大地而形成的田园风光,这种自然是“农业的自然”或者是“耕种的自然”,我们称之为第二自然。第三类是人为了美的目的来做的,园林是这一类自然的代表,这种美的自然我们称为第三类自然。中国园林的原型是第一自然,西方园林的原型是第二自然,两种园林都是模仿自然建筑的,只不过模仿的原型不同,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另外,还有第四自然等。

文化也是一样,什么是文化?天然的东西是没有文化的,只要有人工干扰就有了文化,人的遗存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最真实的文化就是我们的前人在大地上所留下的各种痕迹。这些痕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人对土地的使用方式的发展演变,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是人类和自然共同历史的一部分。每个地区的人们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自己的风俗习惯选择了独特的生产方式,从而留下了不同的痕迹,创造了不同的文化。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层面的自然的特点,同时尊重前人在地表上的遗存,不要轻易铲除,这是对自然和文化最大的尊重。

 

武定宇:您认为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文化部作为国家的主张来办这个文献展,时间是否合适,有何重要的意义?

王向荣:现在办关于公共艺术的展览肯定是合适的,也许应该更早来办。因为中国30年来的快速发展确确实实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问题也非常多。从城市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个性的消失,城市公共空间的破碎化。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很多人的努力,通过公共艺术的途径可以使得城市的空间更加人性化,更加成为一个系统,使得城市的空间更有个性,更能满足市民精神生活的需要,使得城市更具有不同的品质,公共艺术可以承担起很多的责任,公共艺术也应该更具有作为。

王向荣教授与采访人员合影留念王向荣教授与采访人员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杨良燕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

扬州园林:个园

2016年12月21日 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