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明 地铁十年(二)——显露头角得以重任

2017年03月04日 15:5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地铁十年(二)

  ——显露头角得以重任

  郭立明 (1980—)。男,年龄36 高级室内设计师、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

  2002-2007 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建筑院 本科

  2010-2013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院专业硕士(MFA)

  2005    中荷文化交流年展二等奖 赴荷兰交流

  2009    全国美展第十一界设计金奖(集体)

  2010    北京轨道交通大兴线设计优秀奖

  2010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大赛 铜奖

  2015    第五届中国环境艺术奖 金奖

  参与项目

  北京市轨道交通地铁奥运支线设计项目

  北京市轨道交通快轨机场线设计项目

  北京市轨道交通地铁大兴线设计项目

  北京市轨道交通地铁6号线、7号线、14号线重点站设计

  北京市轨道交通地铁14号线艺术品设计

  北京市轨道交通快轨15号线装修设计项目及艺术品设计项目

  北京市轨道交通文化总网设计

  郑州市轨道交通文化总网设计

  青岛地铁文化总网设计

  长春市轨道交通文化总网设计

  东莞市轨道交通R1线设计项目

  南京市轨道交通10号线设计项目

  西安市轨道交通3号线设计项目

  在建项目

  北京市轨道交通6号线西延艺术品设计项目

  青岛市地铁M2号线一体化设计项目

  青岛市地铁R3号线设计项目

  济南市轨道交通R3设计项目

  长春市轨道交通1号线设计项目

  长白山旅游轻轨线

  北京市轨道交通快轨16号线装修设计项目

  通过参与奥支线设计的洗礼,知道那只是轨道交通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的特殊的艺术要求,而普通的轨道交通空间还是以功能为主,其装修的投资量则大大缩减。既已经在奥支线空间艺术化形式上获得了新的设计思路,便尝试用最少的投资量来开启艺术化空间的新的探索之路。

  大兴线——空间一体化的初次尝试

  所谓“一举成名天下知”,我们央美团队在完成了奥支线的设计之后,便在众多的地铁设计单位逐渐显露出来并获得了业界的肯定,再加上大家的不懈努力,央美也因此获得了北京地铁大兴线的设计重任,而我也在这次的机会中担当了大兴线的主案设计师。  

  大兴线与北京城区地铁线路的关系正如动脉与心脏,它与北京城区息息相关、血脉相连,由此为“大兴线”量身定制了“兴动脉  新动脉”的总设计理念。

  与奥支线的建设背景不同,这条线路资金投入量有确切的限制,其设计自然回归到以交通空间为“初发点”。但是我认为奥支线摸索出来的艺术化空间应当得以延续,所以我同样以一体化空间来考虑这次的设计——用色彩条带象征动脉,联系整个空间。展现大兴线既是一条北京历史文脉,又是一条蓬勃跳动的经济科技动脉。为大兴区的城市化进程提速,给地区增添活力。

  在站内设计上,用颜色串联整条线路,将每站点有机连接。采用一站一色的设计理念,全线10座车站分别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为主打色,各站色彩不同。再依据每站点的文化特质与地理风貌归纳出不同颜色,在保证整体的色彩节奏感之上,代表每站特有文脉特征的色彩再对应出现,用纯度的跳跃和节奏感带动整体空间的活力。

  如西红门站为红色;清源路站水蓝色;黄村西大街站绿灰色。利用空间的造型与色彩,突出每站点的色彩节奏与形态,如此的空间艺术设计形态,使它贯穿起整个大兴线线路,更充分的去体现出独特的设计视角。

  在运用色彩的同时,想要体现站内空间的艺术性,只能是在局部植入装置艺术品和空间

  艺术图案或符号,使得空间的整体性更强,努力做到“一站全景”。

  因为奥支线的后期维护出现问题,在此次方案中特别采用了开放式吊顶,使空间效果更具有时代感,造价低且设备维修方便。

  用最简单的设计语言(即用一种元素统一个空间)结合艺术造型,既能满足空间一体的感受,又能最大限度的集约成本。摒弃了复杂的艺术形式,还能保留空间的整体感,此时,我想这应该是对奥支线一体化空间理念的最根本的继承了。

  责任编辑:王宏旭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