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明 地铁十年(三)——理念的延伸受到认可

2017年03月04日 15:5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地铁十年(三)

  ——理念的延伸受到认可

  郭立明 (1980—)。男,年龄36 高级室内设计师、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

  2002-2007 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建筑院 本科

  2010-2013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院专业硕士(MFA)

  2005    中荷文化交流年展二等奖 赴荷兰交流

  2009    全国美展第十一界设计金奖(集体)

  2010    北京轨道交通大兴线设计优秀奖

  2010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大赛 铜奖

  2015    第五届中国环境艺术奖 金奖

  参与项目

  北京市轨道交通地铁奥运支线设计项目

  北京市轨道交通快轨机场线设计项目

  北京市轨道交通地铁大兴线设计项目

  北京市轨道交通地铁6号线、7号线、14号线重点站设计

  北京市轨道交通地铁14号线艺术品设计

  北京市轨道交通快轨15号线装修设计项目及艺术品设计项目

  北京市轨道交通文化总网设计

  郑州市轨道交通文化总网设计

  青岛地铁文化总网设计

  长春市轨道交通文化总网设计

  东莞市轨道交通R1线设计项目

  南京市轨道交通10号线设计项目

  西安市轨道交通3号线设计项目

  在建项目

  北京市轨道交通6号线西延艺术品设计项目

  青岛市地铁M2号线一体化设计项目

  青岛市地铁R3号线设计项目

  济南市轨道交通R3设计项目

  长春市轨道交通1号线设计项目

  长白山旅游轻轨线

  北京市轨道交通快轨16号线装修设计项目

  北京十四号线——空间整体艺术形式的回归

  看到大兴线的设计成果,总觉得空间装修一体化虽得到了初步的验证,但空间整体的统一性和艺术内涵都还非常的欠缺。所以在后来承接的十四号线的设计上旨希望在装饰手法中融入更多的城市历史文化,使奥支线的空间文化内涵在这条线路上得以延续,这种艺术形式的不见得非得像奥支线那般彰显国际艺术风范,更多的是希望公众行走在地铁空间时能够切身的感受到这种艺术氛围,从而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所以十四号线的设计,运用了鲜明活跃的色彩和颇具时代感的艺术品,旨在表达首都新城的生活状态,将主题概念定为“炫彩新城”。

  既是新城,则现代感要强,而现代元素离不开几何图形,故而在设计形式上采用高度集中的模数化的理念;材料上通过对常规材料创新组合运用,去创造与众不同的车站空间形态。因为地铁线路所穿过的区域都有不同的文化属性,所以在色彩上增加了区域印象色。

  大望路站

  大望路站位于CBD商圈内,此处高楼林立,商业气息浓厚,生活节奏快。飘窗玻璃幕墙演绎着地区高速发展的特色,却也挤压着人们对天空的视野。

  为了能让匆匆而过的乘客感受到些许的放松,放缓疾行的脚步,大望路车站采用了曲面的天花和大小不一的波浪内饰,强调弧形的线条美,体现出活力的气氛,给人以轻松、快乐的感觉。

  艺术品设计主题定为《朝九晚五》,通过展示朝九晚五的工作和生活的情景,去表达人们的情绪和愿望。壁画长12米,采用铝板腐蚀、钢板拼接、喷漆着色等工艺制作。

  艺术品采用几何的线状去分割画面,颜色与空间相协调。用不同的生活交替出现在画面里,小的立体人物行走在这些画面的边框上,好似从一个画面翻越到另一个画面,蕴意着人们试图体验不同的生活。

  望京站

  望京站,周围各种商超集中,更有校园围绕,也有以SOHO为代表的高端写字楼,在这个区域里,梦想云集,人来人往。

  在这一站运用俄罗斯方块为设计语言,承载着少时的欢乐与梦想,明快的蓝色为基调,希望给乘客留下鲜明的瞬间印象。

少年与热气球少年与热气球
少女与旅行少女与旅行

  其艺术品“都市梦想”,用不锈钢锻造、喷漆的方块构成的图案完美的与整体空间融为一体,那蔚蓝的天空,代表着梦想更代表着希望。

陪同市长参观地铁站陪同陈刚市长参观地铁站

  十四号线的成功设计算是在奥运之后空间整体艺术性形式上的一次回归,成功的在工程限制下完成了一次艺术化装修,并且贴合人们的生活,赋予空间亲切感,终在努力之下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责任编辑:王宏旭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