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向东——观想物性 雕塑深情

2017年08月22日 14:16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石向东石向东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其作品《最后的防线》《走向奥林匹克》被国际奥委会收藏,是国际奥委会收藏作品最多的中国雕塑家。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早在远古神话中,黄土就于女娲手中被捏塑成人,如今,泥土依旧是人类传统雕塑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软巴巴的烂泥在雕塑家手中“化腐朽为神奇”。而在石向东看来,泥土、钢铁、铜等雕塑材料具有自身的物理属性与人们所赋予的社会属性。在其手中,这些毫无生气的材料都创造出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变化的是作品,不变的是熔铸其中的深情。

  艺术将粗糙的人培养得精致

  见到石向东时,他正从学校赶到新工作室,忙着让学生和工人们将各式雕塑作品摆放到相应的位置。望着房前屋后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雕塑,石向东说,现阶段的创作还在构想与完善中,“人的时间和空间难免会被外物所束缚,但雕刻却是自幼的兴趣,有时间还是会拿起刻刀,雕塑深情”。“从小培养兴趣,是为了发现你在某一方面有没有天才的可能性。”也许是少年宫的学习,也许是生长于斯的桂林美景,使石向东对美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15岁便考上了桂林市第一职高美术班,和同学们背着画板游走在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中,将风土人情通通倾注于画笔之下。

  出于研究艺术、研究创作的初衷,1986年,石向东决定报考广西艺术学院,应试作品《春雨》显示出他在雕塑艺术方面的天赋与才情,为当时中国著名的雕塑家、教育家朱培均和陈禾衣两位教授所赏识。于是,此前没有接触过雕塑的石向东因创作力更胜一筹,以总分第一迈进了雕塑艺术的大门。

石向东作品《居安思危》石向东作品《居安思危》

  20世纪90年代,石向东创造了广西美术界无与伦比的辉煌,1990年的《胜与败》、1993年的《最后的防线》、1997年的《走向奥林匹克》连续三届夺得全国性大展的最高奖项,实现了广西作品获全国大展最高奖的历史性突破,人称“石破天惊向东鸣”。石向东的成功极大地震动和激励了广西美术界,导致广西美术界在艺术观念上的大调整与大突破,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关于学院基础教育与个性化、创造力关系的讨论。如今,石向东作为一位极富创造力的雕塑家,同时也是学院教授,在教学与科研上都有出色成就,可谓“桃李满天下”。同时,石向东也很务实,说道:“艺术家与实用型人才是两码事,培养艺术家当然是我们的目标,但在此之前也必须教给他们与时俱进的谋业能力。”只是,艺术的发展有两个方向,好比领袖解放全人类,而农民终日守望一块土地,两种方式都是对的,根据各人所需寻求合适的艺术形式。但艺术的创造性必定经过价值的衡量,而价值决定这个人能否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些痕迹。

  在构建与推翻中不断突破

  如果说《胜与败》是石向东将视觉感受与符号学研究的观念进行融合的作品,《最后的防线》则以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夸张的形式语言符号强化了形式感,增添了趣味性。在这之后,石向东经过不断的试验与探索,渐渐地走出了符号学的影响,转向对后现代艺术的关注与研究。后现代艺术给石向东带来了认识上的解构与重建。

  石向东总是能为两个矛盾的事物搭建有机融合与过渡的桥梁,从而体现出一种更抽象的文化力量,赋予作品崭新的生命力与时代意义,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独特视角和敏锐的艺术嗅觉。“传统文化在科技发达的当代,被重新解构并重建,这是创作的另类状态,颠覆了以往传统的创作观念,使观者产生对熟悉事物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出乎意料甚至是不正常的,但不正常背后蕴藏的正是艺术家的思想。”石向东如是说。

  不停追寻新的创作理念与创作方式来突破旧的思维方式,从而超越自己现有的创作形态,应该是每个艺术家的自觉。于雕塑而言,美体现在形象美、线条美、颜色美,方方面面的融合便可以使无机无生命的材料变成一个立体三维的、富有生命特征的、充满生命力的形态,产生生命的美感。

  而如何表现生命,离不开艺术创作的三个层面:感知、感受、感悟。

  不论是受视觉感受和符号学的启发、对后现代艺术的关注、重视当代艺术的个性表达,或是探索新领域、新材料的可能性,这一路而来的风格变化归根结底是石向东对自身的不断突破,“艺术具有创造性,创造性的概念之一是从原来的基础中解放出来,摆脱束缚。而解放首先在于推翻原来的理念,进入另一层面的考虑”。于是,石向东总是在建构与推翻、再建构再推翻中成功突破,这个过程中伴随而来的痛苦与喜悦着实让他大呼“过瘾”。

石向东城市雕塑作品石向东城市雕塑作品

  如何看待现代材料与科技对雕塑创作的影响?

  石向东:现代技术被运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艺术创作使用现代材料与科技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符合当代艺术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的雕塑材料在使用,但不算特别多,还是金属、石头等耐久性材料比较常见。事实上,雕塑家要有对材料形式认知与想象的能力,材料选择得当才能使作品的意图与魅力得到准确传达。

  如何看待国内雕塑行业的发展动态?

  石向东:国内雕塑现在处于正常状态,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大多中规中矩,毕竟中国人对作品比较讲究“说道”,需要艺术家能够严谨地“自圆其说”。而且艺术形式多元化没有好坏之分,很多时候不可争、不可分、不可斗。

  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广西雕塑群体应该怎么做,才能创作出切合当代个性与文化新面貌的雕塑作品?

  石向东: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我们应该与社会发展同步,利用现代科技与观念,适时调整和转变老旧的创作观念,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同时,根植于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的优秀艺术文化,将其运用到雕塑中,创造出有自己风格的艺术作品。

石向东作品《自闭的人》石向东作品《自闭的人》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