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2017年09月06日 15:18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

由中国美术馆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支持的“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 于2017年9月6日至9月17日在中国美术馆全部展厅及户外空间展出。展览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讲话精神,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雕塑艺术为切入点,对中国美术馆馆藏及当代创作雕塑作品进行梳理、研究。展览展出中国百年以来316位雕塑艺术家的精品力作590件,全面呈现中国百年雕塑的发展脉络与重要成就。

新闻发布会现场照片新闻发布会现场照片

展览分为砥砺铭史、塑魂立人、时代丰碑、匠心着意、多元交响、文心写意、溯源追梦七大篇章,共同叙述中国百年雕塑的历史。

“砥砺铭史”主要展现国家重大题材的主题雕塑,通过对民族苦难历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表现,唤醒民众,勿忘国耻,缅怀先辈,为民族伟大复兴而振奋力量。尤其是对历史上重大事件的表现,站在人类的立场,并以发展的眼光回顾、前瞻,创造耸立于世界的精神纪念碑。代表作品有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孙中山总理铜像》(江小鹣)、《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刘开渠),表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以及近年来的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大型组雕创作等一系列全国不同风格雕塑家的精品力作和建国以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现实题材创作,为先贤塑像,为文化立碑,为未来树典范,不仅以艺术雕刻了历史,也展现了中国雕塑家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拳拳之心。

新闻会现场新闻会现场

“塑魂立人”聚焦肖像人物雕塑,深度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探索雕塑艺术本体层面的现代转型。以“人”为中心的塑造是人类美术史上永恒的主题,体现了人类对社会、历史、自然的反思和心灵的表达。从民国时期留学欧洲的雕塑家们在上海、杭州、北京和广州等重要城市开展的教学活动建立了中国最初的雕塑教学体系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苏联雕塑教学体系的普及;再到新时期雕塑艺术家重新面向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新的阐释。人物雕塑在艺术语言、创作理念、雕塑材质、展陈方式等方面都经历了变革与融合,特别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精神引进人物雕塑创作,以达到人物个性、文化属性、造型形式与表现方式的同构,为人物雕塑开拓新境。

“时代丰碑”探索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变迁。中国几代优秀雕塑家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整个民族的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富强创作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他们以炽热的民族情感和艺术家的良知,塑就了一座座时代丰碑。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引领下,中国雕塑家们深知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当代中国城市雕塑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度,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这些作品不仅成为城市文化地标,更成为公众心中的精神地标。

现场现场照片

“匠心着意”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雕塑。以“惠山泥塑”“泥人张”为代表的民间雕塑,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以夸张的形与色塑造了喜闻乐见的形象,充分展现了民间智慧的创造力。一代一代的艺人、匠师便是在手艺的传承中延展着民族的审美和智慧。而今,中国雕塑艺术家沿袭传统而不囿于陈法,重传统而求索创新,融诸家而别开生面,开创了民族雕塑艺术的新气象。譬如,德化白瓷中的佛像丰颐秀目、宁静安详,观音像质感温润凝洁、动静相宜;檀香木雕气势恢宏、构思独特、工艺精湛,尤其强调线与面的结合与变化,洋溢着浪漫的欢愉。这些闪现于指尖上的灵动,是最有温度的、最感人的作品。这些生发于本土的、内心的艺术,也为学院教学、当代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透过每件光彩夺目的民间雕塑艺术佳作,观众可以领略到呼之欲出的生命跃动,感受其承载的民族记忆与文化内涵。

“多元交响”放眼改革开放以来雕塑领域的多元创造。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雕塑界在艺术观念和文化意识的表达方式上发生了转变,逐渐由审美追求走向文化追索,从纯语言形式的探索转变为对观念的探讨。新时期的中国雕塑将日常生活经验与大众媒介融入雕塑创作,多元的形式语言与观念创新在变换的展示空间中为雕塑艺术建构了多重阐释维度,拓展了雕塑艺术本体的内涵。新时代的雕塑家多从微观的视角对各种材料进行混编、重组、延拓,在“物”的视野中重新定位“人”在无穷大和无穷小的时间与空间概念中的位置。雕塑也更多地与建筑、绘画、表演等艺术相互融合,强调与大众交流的更多可能性,借助大众文化的资源展现更具当代文化特征的生活样貌。新一代雕塑艺术家们对于过去的具象、抽象争论不再纠结,而是更加重视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元的手段来传达思想与观念。

现场讲解现场讲解

“文心写意”熔铸写意雕塑的核心精神。写意雕塑洋溢着对孕育自身文化的礼敬,闪耀着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之光。具体表现为“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气韵生动”的内在生命、“游观洞察”的观照方式、“虚实相生”的创作法则、“境生象外”的审美生成、“澄怀味象”的生命体验、“妙悟自然”的欣赏特征和“高明中和”的最高理想。写意雕塑还一直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民,焕发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生命气象!写意精神,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它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写意雕塑正在以强大的文化自信,激发出艺术家的弘道理想,集聚起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回应现实的精神力量,又以真诚的创作理念,提炼成全人类的情感符号,成为走向世界、通行世界、浸润世界的艺术语言。

“溯源追梦”展示的是从1915年到2017年出版的与雕塑相关的部分杂志、书籍、画册,汇集了《良友》《北洋画报》《上海画报》等刊物,展现了百年来中国雕塑界对中外雕塑家及其作品的研究与传播,也整理了王济远、张澄江、熊松泉、叶绍钧等编纂的一系列雕塑著作。就中国百年雕塑的视觉呈现而言,雕塑实物是最好的造型载体。然而,由于许多雕塑的原作没能得到有效的保存,遗失、损坏现象严重,因此以文献与图像的形式来呈现上世纪初期以来的雕塑脉络与艺术实例就显得尤为必要,也成为本次展览的学术特色。观众们可以走进那逝去的文化时空感知中国百年雕塑的发展历程,感悟中国百年雕塑的心路轨迹。

现场照片现场照片

中国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学术总主持吴为山表示,在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在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代,几代中国雕塑家用指纹和刻痕,将民族精神铸就为不朽的丰碑,成就了无数永恒的经典。这温度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此次“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是中国迄今以来规模最大、内容全面的雕塑展。在展示中国雕塑百年历程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国美术馆在雕塑领域收藏、典藏与学术研究的成果,这些藏品在中国美术馆历次重大展览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次展览以雕塑艺术作为主线索,为民族塑魂、为人民塑像,更体现出中国梦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至十几厘米的雕塑,大到几十米的城市雕塑的图像展示,以及大量难得一见的文献资料都在本次展览中有所呈现。展览还借助3D扫描和打印技术,在展厅内重现《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雄浑悲怆的场面,同时也从西藏自治区征集到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著名泥塑《农奴愤》残存的头像30余件,均为本次雕塑大展的亮点。

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重点展品

刘开渠、滑田友、萧传玖、曾竹韶、傅天仇、张松鹤、王丙召、王临乙等集体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由“胜利渡长江”等八个题材共十幅作品构成,概括表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的艰苦历程。周恩来总理提名刘开渠担任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处处长兼美工组组长。在刘开渠主持工作期间,他以行政领导和雕塑艺术家的双重身份带领艺术家们进行创作,统一认识,对协调整体风格发挥了重要作用。浮雕的创作与制作历时9年,1958年竣工。其风格写实,手法朴素,构图虚实结合、张弛有度。作品并未以伟人、领袖作为表现对象,而是刻画了大小近于真人的人民形象,其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态各具特征。整件浮雕作品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凝结着激动人心的历史,彰显着民族史诗的气息。可贵的是,其内容表现了时代而艺术水平则超越了时代,直至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不但显示了中华民族深厚博大的胸怀与百折不挠的精神,而且成为新中国里程碑式的雕塑。“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使用3D扫描技术复制全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展示于中国美术馆圆厅,成为大展亮点。

刘开渠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胜利渡长江刘开渠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胜利渡长江

吴为山创作的《国家公祭纪念碑——南京大屠杀组雕》,由《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四部分组成。其中很多形象均有现实原型,作者曾亲自访问大屠杀幸存者,通过与他们交谈激发艺术灵感。组雕中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侵略者形象,皆表现我遇难同胞。遇难者群像的惨烈,足以佐证侵略者反人类行径的凶残。在此,重要的是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雕塑家以自己真诚的声音和激越的情感,唤醒了沉睡的灵魂,唤起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家公祭纪念碑——南京大屠杀组雕》是新时期以大构成以及写意雕塑的方式建构民族苦难历程纪念碑的扛鼎之作,2014年成为国家公祭纪念碑。

吴为山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大型组雕(家破人亡)吴为山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大型组雕(家破人亡)

张文新创作的《鲁迅坐像》(中国美术馆馆藏),塑造了一个硬朗坚毅的鲁迅形象,他目光朝向远方,自信从容,表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鲁迅是文化的自觉者、审美的觉醒者。他以深刻的思想,以文字的透彻和锐利,揭示了社会真实。在民族危难的20世纪上半叶,他以悲剧与崇高,斗争与反思为基调,以大众的艺术引领青年艺术家,启迪了一个时代。因此,“鲁迅形象”始终是现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最普遍、也是最“刻骨”的存在。《鲁迅坐像》是刀刻的鲁迅,是铜铸的鲁迅,它是鲁迅精神的凝固,是形神俱佳的雕像,更是民族魂的象征。

张文新 鲁迅坐像 1961年 194×142×203cm 中国美术馆藏张文新 鲁迅坐像 1961年 194×142×203cm 中国美术馆藏

田金铎创作的《走向世界》(中国美术馆馆藏),以坚实的造型功力,洗练概括地强调大的结构运动,准确地把握住竞走者出脚的瞬间姿态,节奏鲜明有力,孕育着饱满的青春活力。作者有意把底座处理成“〇”字圈,既暗示竞走姑娘步履的轻灵敏捷,又象征着中国在奥运赛场上“零的突破”。在弘扬中国精神,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更象征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和谐与包容。《走向世界》主题明确、意味深长,受到普遍欢迎。《走向世界》用体育竞技这一世界性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懂我们的声音,“看”懂我们的形象,体会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田金铎 走向世界 1985年 34×18×58.8cm 中国美术馆藏田金铎 走向世界 1985年 34×18×58.8cm 中国美术馆藏

钱绍武创作的《阿炳》,表现的是中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阿炳(本名华彦钧)。他身前异常凄苦,死后备极荣耀,其创作存世的六首乐曲皆为民乐瑰宝,尤其是《二泉映月》已经成为蜚声世界的经典名曲。这件阿炳塑像没有表现音乐家磨难的面容,而是选取他沉醉于演奏的瞬间,旨在传递其内心的情感。对作品凝视良久,仿佛能听见琴弦流泻出的美妙旋律,体会到阿炳辛酸难言的无奈和长歌当哭的悲愤。事实上,阿炳尽管双目失明,但无尽的黑暗反而让他远离了豁然的放浪,可以敞开心扉去感受神启的光芒。这尊塑像中的阿炳身姿瘦弱,衣衫褴褛,虽然他的眼睛看不到映月的二泉,心里却在为自己争取灵魂的绝响,在宁静的月夜,恣肆宣泄。这,是落拓中的高雅,更是卑微中的伟大!

钱绍武 阿炳 2004年 50×29×56cm 青铜钱绍武 阿炳 2004年 50×29×56cm 青铜

潘鹤创作的《开荒牛》(中国美术馆馆藏),是深圳的标识,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意象。过去,我们往往用牛来喻指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人。但在此语境中,它却被赋予了全新的意涵:拱背曲腿、步履维艰却毫不妥协、倔强向前的开荒牛,正在拔掉盘根错节的树根,拔掉腐朽的封闭思想,拔掉落后的城市形象,成为迈向美好未来的探路者。如今,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但我们依然需要开荒牛精神。在并不如烟的历史镜像中,那些面对荒芜且无可依傍,以极大勇气和使命感完成超越与重构的开拓者,已经凝炼为开荒牛的符号被我们铭记。而他们的精神亦将被我们传承——那些曾经的冲突与转变、困境与出路、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落,无不映照着当下,成为我们理解所处时代的线索和启迪未来发展的灵感。

潘鹤 开荒牛 1984年99×24×34.5cm 中国美术馆藏潘鹤 开荒牛 1984年99×24×34.5cm 中国美术馆藏

滑田友创作的《出浴身段》(中国美术馆馆藏),脱胎于西方古典造型艺术,更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下,在抗击侵略的硝烟中,一切理想化的静穆之美终将归于幻灭,代之以残缺的、羸弱的、拖沓而又痛苦的体验。年轻的中国艺术家,身处异国,却不能忘怀祖国危难。沉重的现实不断击打着艺术的魂灵。滑田友意识到战争不仅击碎了古典艺术的神殿,更给人们的肉体、精神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苦楚。战争击碎了一切美好,毁坏了一切人类的文明,使得理想残缺、生活支离、精神萎靡,人们不能安宁地生活,痛苦而彷徨。《出浴身段》宛如在古典主义废墟上站立起来,虽然承受着现实的重压,身体不再挺拔,但并非绝无希望。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激发着新的文明重新屹立,就如同这遭受创伤,仍然站立着渴望新生的《出浴身段》。

滑田友 出浴身段 1940年 32×47×99cm 中国美术馆藏滑田友 出浴身段 1940年 32×47×99cm 中国美术馆藏

贺中令创作的《白山魂》(中国美术馆馆藏)。“绕白山十数日,跋涉数百里”,只为寻访英雄的灵魂,白山的儿子——杨靖宇。一声爆破,炸裂的巨响,深入白山的血肉,喷薄出英雄的心脏。这是一颗烈日般的鲜红的中国心。这块浸染过英雄鲜血、长眠了英雄身躯,凝聚了中华儿女无穷巨力的石头从白山最深处的地心炸裂开来,其势如燎原之薪火。作者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把抗日英雄杨靖宇坚定的目光、不屈的脸庞永恒凿入这白山之心,随即使得厚重的灵石成为永恒的交响。凝视“白山魂”,回望“中国梦”。千万个“杨靖宇”长眠了,他们并没有死。他们浑然浩荡的灵魂沉入大地的心脏,与白山黑水、长江黄河一道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耸立、流淌。白山魂就是中国魂,《白山魂》就是纪念碑,见证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象征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奋斗、永恒的理想。

白山魂 贺中令 1984年 石雕 65×101×68.5cm 中国美术馆藏白山魂 贺中令 1984年 石雕 65×101×68.5cm 中国美术馆藏

七大篇章段首语

砥砺铭史

雕塑艺术的主题创作是围绕特定内容而展开的,力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结合,内容与形式的水乳交融。

20世纪初,中国雕塑家从西方引来肖像塑造法和纪念碑建造法,不断尝试将西方古典写实手法与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相结合,探索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雕塑语言。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雕塑家学习苏联雕塑艺术,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找到了创作方向。

在我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产生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成为雕塑艺术家们表现的主要内容,他们用雕塑艺术铭刻了这个时代的印记。

长期以来,几代中国雕塑人在主题雕塑的创作中凸显出他们真挚的爱国情怀和高度的艺术水平。通过对深厚博大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生机勃勃的创新文化和饱含理想的追梦文化的表现,将雕塑与文化,历史与艺术,空间与时间有机融汇,使得中国百年雕塑闪耀着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光芒。

在中国百年雕塑史上,主题创作是从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的,江小鹣《孙中山总理铜像》、刘开渠《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拉开了中国现代雕塑主题创作的序幕。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1958年落成)、《四平解放纪念碑》(1954落成)成为新中国雕塑主题创作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象征。

围绕建国十大建筑,诞生了一系列以庆丰收、民族团结、全民皆兵、海陆空军等为主题的大型组雕,影响广泛。《农奴愤》《收租院》等也为配合阶级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对于重大题材的主题雕塑,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及80年代初的创作手法多为“叙事”与“亮相”。80年代中期之后,在历史题材的雕塑中有了新的探索,在历史反思、价值判断、审美观念、形式构成、体量对比、内容提炼、表现手法、空间营建、材料运用诸方面都有了超越。通过对民族苦难历程的表现,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表现,唤醒民众,勿忘国耻,缅怀先辈,为伟大民族的复兴而振奋力量。尤其是对历史上重大事件的表现,站在人类的立场,并以发展的眼光回顾、前瞻,创造耸立于世界的精神纪念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说:“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这是中华民族维护世界和平的价值观。

从表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到近年来的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大型组雕创作等一系列全国不同风格雕塑家的精品力作和建国以来所有的优秀主题创作,不仅以艺术雕刻了历史,也展现了中国雕塑家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拳拳之心。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创作以及正在进行的现实题材创作,共同为先贤塑像,为文化立碑,为未来树典范。

塑魂立人

 龙山、良渚、三星堆等遗址出土了精美的人像雕塑,主要用于祭祀、巫术与器物装饰,这种雕塑传统在我国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从未间断。大量的佛道造像、陵墓雕刻中出现的人物题材雕塑,虽是服务于宗教与皇权,但很多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写照,其中,西汉李冰(约公元前302-前235)像、晚唐洪?(?-862)像、五代王建(847-918)像等古代人物雕像,堪称典范。

鸦片战争之后,殖民者曾在租界区内建立过一些殖民者人物雕塑,但数量、范围和影响力均有限,不能代表中国。人物雕塑的大量出现是由五四运动之后从西方留学归国的雕塑家们带来的创作,他们大多接受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学院教育传统,带回了写实人物雕塑创作的技法与理念。从表现手法来看,他们基本延续了欧洲学院雕塑的传统,将人物雕塑作为一种精神品格的承载来表现。这段时期的肖像雕塑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源自学院传统,但是民国时期的肖像雕塑呈现出多元的艺术面貌,他们的创作有各自的艺术特征。第二,由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中国对西方雕塑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带有现实诉求,作品题材多为民主革命家和社会名流,表现时代人物。第三,民国雕塑家们在上海、杭州、北京和广州等重要城市开展的教学活动建立了中国最初的雕塑教学体系,使人物雕塑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对于后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开始学习西方雕塑的第二次高潮,这次主要通过派遣学生留苏和聘请苏联专家来华举办研习班、讲座等形式推广苏联教学模式。苏联雕塑在形体、结构、动态等方面严谨的特征,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培训体系灌输到当时的创作中。同时,在取材上强调深入新中国社会改造的“生活”中去,通过人物雕塑表现这种改造和建设的精神。这一时期一大批雕塑艺术家开始涌现,一批重要作品得以问世。

六七十年代的人物雕塑有主题化和类型化两大特征:着重表现领袖、工农兵等革命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形象,突出“高大全”与“红光亮”的特征。这一时期的创作可视为50年代开始的学习苏联潮流的延续,作品手法利落、特征鲜明,同时也存在风格相对单一的时代局限。

改革开放以后,人物雕塑创作从题材到艺术面貌均呈现出多元化势态,逐步涌现出勇于创新和探索的作品。从艺术本体的角度可以将这段时期的肖像雕塑分为三个方向:以欧洲学院雕塑为基础进行的探索;借鉴欧洲现代雕塑进行的探索;重新面向中国传统进行的探索。需要提示的是,这些探索方向只是就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而言,它们之间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彼此融合,同一个艺术家作品中会呈现几种可能性。

艺术家对中国艺术传统和文化传统的重新诠释,使之实现现代化转换,是近代以来的时代课题之一。当下的人物雕塑创作的主要方向是深度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探索雕塑艺术本体层面的现代转型。留苏的老一辈雕塑艺术家主动寻求变化,吸收现代雕塑的表现手法,并探索表现中国传统审美意境。当代雕塑中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是,在题材上有意识地选择了影响中国文化进程的重要人物,通过肖像雕塑的方式系统地塑造了传统文化的脉络。在艺术本体方面重新梳理和解读传统雕塑资源,尝试构建一个包括哲学层面的文化观念、艺术的审美意趣、表现手法在内的创作思路。将书画中的写意性引进人物雕塑创作,以达到人物个性、文化属性、造型形式与表现方式的同构,为人物雕塑开拓新境。

人物雕塑在中国的发展处于不断创新和变革之中,艺术语言、创作理念、雕塑材质、展陈方式等方面的探索也在全面展开。以何种面貌代表变革中的当代中国,将在艺术家不断地创作中通过作品逐渐呈现。

时代丰碑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端于20世纪初,一开始便交织着殖民压迫的屈辱与民族自强的激愤。近百年来,中国几代优秀雕塑家把自己的成长之路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交汇在一起,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整个民族的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富强创作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他们以炽热的民族情感和艺术家的良知,塑就了一座座时代丰碑。

五四运动以后,大批学子赴海外求学,中国现代雕塑希望的种子开始萌芽。他们把西方古典主义、现实主义艺术中的写实手法与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中的创作方式糅合在一起,形成了朴素、庄重、写实,并富有装饰意味的雕塑风格,为中国雕塑教育的兴起和西洋雕塑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他们自觉地将自己的艺术融入革命文艺。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深地融入新中国雕塑家的血液中,他们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到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中,涌现出大批朴素地表现社会现实的作品,反映了中国革命历史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成就。这些作品以其特有地视角、感人的魅力,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表征,在新中国雕塑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以工农兵、领袖、英雄、劳模以及重要历史事件作为主要创作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面貌和精神特征,凸显出无以替代的价值。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城市雕塑艺术与新时代相关联,巍然崛起的艺术形式与“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精神相呼应。它们不仅成为城市文化地标,更成为公众心中的精神地标。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在创作风格上呈现出民族化、大众化的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命题,城市雕塑创作的核心任务就是推陈出新,创造出反映时代的艺术作品。这一时期的雕塑创作在材质、风格、美学、文化等方面呈现出多元繁荣的局面。新时期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成为改革创新文化表现的主题。1982年全国城市雕塑规划小组的成立,更是在组织建构上对城市雕塑的科学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8年,在首届全国城市雕塑高层论坛上,新一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首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

2010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委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雕塑院组织开展的“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揭晓,《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大型雕塑》等60个城市雕塑项目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丰收门》雕塑等40个项目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提名奖”。这一重大评选在文化上引领了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的新方向。

回望历史,老中青三代雕塑家将自己的艺术生命、艺术理想自觉地与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极大的热情从不同维度投入到城市雕塑艺术创作中。他们的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讴歌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时代,是党领导文艺所结出的丰硕成果,显示了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要求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中,这标志着文化自信已成为时代主脉。在现代城市雕塑中体现优秀传统精神,在古代人物塑造中生发现代的艺术形式,使之与现实空间和谐,与当代审美融合,这是时代的命题。

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引领下,中国雕塑家们深知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当代中国城市雕塑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度,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展望未来,一个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承载中国气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雕塑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匠心着意

中国传统雕塑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伴随数千年来民族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经历了南北朝的兴盛,隋唐的繁荣,宋元的多民族文化融合,明清的发展,中国传统雕塑不仅产生了令人称叹的陵墓石雕和佛教造像,还产生了不胜枚举的民间雕塑杰作。它们如同民间的歌谣一样,散落在广袤的乡野,印在广大民众的心灵深处,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江苏无锡的惠山泥塑于明清之际声名鹊起,曾得到乾隆皇帝的赞誉。其中,以“手捏戏文”一类作品最为精妙,它多取材于京、昆戏曲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生动细腻、色彩华美。“泥人张”彩塑是我国著名的家族雕塑流派,得名于清代道光年间雕塑奇才张明山。“泥人张”彩塑以高度的写实技巧见长,开拓了清末民初时期市民艺术的新风。广东潮州大吴泥塑相传于南宋末年从中原迁徙而来,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大吴泥塑保留了早期民间泥塑的工艺技法,尤以“压泥成片,褶片成衣”的手法独树一格……民间雕塑题材广泛,凡世俗生活、神话传说、戏曲故事,以及具有吉祥喜庆寓意的飞禽走兽均有表现。艺人们往往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体察和对生命情感的感知,捕捉其中最典型、最生动的瞬间进行提炼和升华,使人物神情直接对应真实心灵。民间雕塑有着自己独特的制作工艺。艺人们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步总结了一套成熟的泥塑创作经验。对于彩塑,民间有诀:“三分塑,七分绘。”人物的性格神态、吉庆的民俗内涵等都依靠彩绘来体现,因此更为强调彩绘的作用。惠山泥塑色彩丰富而和谐,饱满而甜润,“泥人张”彩塑清雅精致,大吴泥塑常常点缀金色,凤翔泥塑用黑色勾勒边线,装饰意味浓厚。而皇城根下的北京泥彩塑着色富丽,用笔洗练,颇显灵动。

民间雕塑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以夸张的形与色塑造了喜闻乐见的形象,充分展现了民间智慧的创造力。朴素的、直抒胸臆的、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使个体的、集体的、民族的无意识得以通过形式而外化。一代一代的艺人、匠师便是在这手艺的传承中延展着民族的审美和智慧。而今,中国雕塑艺术家沿袭传统而不囿于陈法,重传统而求索创新,融诸家而别开生面,开创了民族雕塑艺术的新气象。

与民间雕塑相同,艺术家在生存环境中从内容到材料获得灵感,寻找艺术语言。他们充分运用随手可得的材质以及随之而产生的制作方式,使内容与形式,造型与材料融为一体。一团团陶土、一方方石料、一块块木材、一根根竹节、一片片金属,都糅合了作者对自然的认识,对生活的情感,对传统雕塑的思考,对民族精神的感悟。譬如,德化白瓷中的佛像丰颐秀目、宁静安详,观音像质感温润凝洁、动静相宜;檀香木雕气势恢宏、构思独特、工艺精湛,尤其强调线与面的结合与变化,洋溢着浪漫的欢愉。这些闪现于指尖上的灵动,是最有温度的、最感人的作品。这些生发于本土的、内心的艺术,也为学院教学、当代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透过每件光彩夺目的民间雕塑艺术佳作,观众可以领略到呼之欲出的生命跃动,感受其承载的民族记忆与文化内涵。

多元交响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发展历程与中国社会具有一种相互印证的关系。当我们将中国当代雕塑置于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中考察时,可以从雕塑的发展变化中解读出社会变革的轨迹,发现社会发展变化的表征。改革开放也是中国当代雕塑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为当代雕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思想能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艺术家们逐渐走出单一的写实主义观念与手法,推动了雕塑艺术观念的多元化与材料运用的多样化,特别注重开展对雕塑艺术本体的研究与思考。他们从雕塑家的角度积极地参与到和当代语境的对话之中,并作出有特点、有价值的回应。因此,雕塑创作呈现出活跃、生动的状态。从作品的整体面貌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基本类型:一是以学习西方古典雕塑技巧、语言和表现方式,倾向于视觉审美研究为特征的作品;二是形式探索类的作品。其中包括较为丰富的内容,比如以青铜器为创作资源,以西方现代主义各阶段的艺术特征为创作资源,以西方当代艺术创造为创作资源,以西方新原始主义为创作资源的作品等等。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强调雕塑自身造型的规律和语言,进行着抽象、意象的实验,尝试使用新的材料,并挖掘材料自身特性,展示新的价值。三是观念型作品。艺术家于各种材料和造型手段的运用中,寄予了文化观、世界观及价值观。他们从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出发,站在“人”的角度,而非想象中的“时代角度”来表述社会责任感和作为知识分子的认知。

从新时期的很多雕塑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追问,我们可以窥探到艺术家试图对以往社会经验的解构。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雕塑界发生了艺术观念与文化意识的转向,雕塑艺术的总体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与过去不尽相同的特征:逐渐由审美追求走向文化追索,从纯语言形式的探索转变为对观念的探讨。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以来的西方造型体系、现实主义的语言表征方式成为构建中国百年雕塑的基础元素。就这个意义而言,它的存在和主导价值也促使中国文化崛起以及中国艺术家对本土文化作出价值判断,并从传统中吸取养分,寻求精神,在本土化的语序中建立自身的文化逻辑。比如,艺术家对宇宙观的表达就彰显了都市化进程中生态面貌的转型与现代人生活场域、生存现状的描述。此外,我们还从新时代的雕塑艺术中找到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新型的、可以使当代人在技术层面上共享的表述方式,艺术家们正是通过多元化的创造手段构筑了与公众的交流链接。

新时期的中国雕塑强调日常生活经验与大众媒介的介入,多元的形式语言与观念创新在变换的展示空间中为雕塑本身建构了多重阐释维度,拓展了雕塑艺术本体的内涵。新时代的雕塑家多从微观的视角对各种材料进行混编、重组、延拓,在“物”的视野中重新定位“人”在无穷大和无穷小的时间与空间概念中的位置。

国际化的语言与方法论削弱了对现实具体问题的关注和批判,艺术家们越来越强调本土化的社会经验和对传统文脉的追溯,并试图将当代雕塑嵌入多元的当代文化逻辑之中。也就是说,雕塑家们不再强调整体与宏观的叙述,而是以一种多元化的方式吸纳传统,体现出一种清醒、冷静的独立意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不再是大而空,而是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问题。雕塑也更多地与建筑、绘画、表演等艺术相互融合,强调与大众交流的更多可能性,借助大众文化的资源展现更具当代文化特征的生活样貌。他们对于过去的具象、抽象争论不再纠结,而是更加重视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元的手段来传达思想与观念。

文心写意

 写意,这个从原始先民混沌思维、万物有灵及空间恐惧心理中蜕变而出的美妙精灵,当它与绵延千载的中国文化相遇,其翩跹身影便深深地烙进华夏民族的灵魂深处,酝酿出举世无双的中国写意艺术。写意,是中国艺术自由的追求、自主的选择、自觉的需要、自然的流露、自洽的表征和自信的基础!


写意雕塑,正是这样一种体现了自由、自主、自觉、自然、自洽、自信,且谱写了历史辉煌,闪耀着时代光芒的民族艺术。诚如熊秉明先生所说:“为山先生在最近给我的信中说他造了一个新词‘写意雕塑’。我说造得好。写意雕塑既是中国传统的,也是现代的。这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 “写意雕塑”概念的提出以及实践的探索,标志着写意与雕塑的结合进入了审美自觉、文化自信的境界。


写意雕塑以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中外结合提供可能,将古今融汇化为现实。一方面,它将原始意象风、商代诡魅抽象风、秦俑装饰写实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宋代俗情写真风、帝陵程式夸张风和民间朴素写意风的中国传统雕塑文脉接续起来。另一方面,它又将此传统文脉逻辑与西方写实主义中出神入化的形神表现,以及现代视觉艺术革命中的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等诸多流派的形式创造置于同一文化空间,在现代话语中寻找“异口同声”的心灵表达,打造出一种神似与形似之间的精妙平衡,成为既具备民族艺术精神又不失人类情怀的中国现代雕塑。故而,写意雕塑是对传统雕塑进行整理、吸纳、重构,并与西方雕塑进行有效融合之后结出的文化果实。在这里,阴阳之道、天人之气、自然之态、乐舞之魂、书法之魄、丹青之韵、诗骚之情,凝合冥结;在这里,本心之灵动、文化之丰厚、科学之理性、技艺之精纯、人性之圆融,辉映互渗。写意雕塑以昂扬的精神意志和高华的风度气派,向世人叙述和弘扬着一个古老而弥新民族的诗性追求。


写意雕塑洋溢着对孕育自身文化的礼敬,闪耀着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之光。具体表现为“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气韵生动”的内在生命、“游观洞察”的观照方式、“虚实相生”的创作法则、“境生象外”的审美生成、“澄怀味象”的生命体验、“妙悟自然”的欣赏特征和“高明中和”的最高理想。


写意雕塑还一直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民,焕发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生命气象!所谓筋骨,是指爱国主义的担当,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这种力量注入艺术家的生命和情感之中,也充盈于艺术家的精神世界。所谓道德,是指中华传统美德,它贯穿于人民生活之中,外化于品行,体现于价值追求,表现于作品格调。所谓温度,则来自于艺术家对于人民与生活的真情,来自于对民族文化的深情,来自于对艺术创作的激情。正是基于此,写意雕塑充满底气、骨气、正气,彰显了自主自强的独立精神、兼容并包的博大精神、崇德尚礼的人文精神以及以改革开放为代表的创新精神和中国人在追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矢志不渝精神。


写意雕塑,正在以强大的文化自信,激发出艺术家的弘道理想,集聚起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回应现实的精神力量,又以真诚的创作理念,提炼成全人类的情感符号,成为走向世界、通行世界、浸润世界的艺术语言。

溯源追梦

在中国雕塑发展的历程中,20世纪初期的中国雕塑为后来雕塑事业的发展奠立了具有启蒙意义的基础。最为感人之处是中国的雕塑家从一开始就把雕塑与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他们所塑造的人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哲人、伟人,他们所塑造的老百姓是具有温厚的人文情怀的、饱含着勤劳朴素精神的平凡的中国人。从江小鹣《孙中山总理铜像》到刘开渠《淞沪阵亡将士纪念碑》,从李金发《蔡元培像》到滑田友《轰炸》,从王静远的人体雕塑到王临乙的《大禹冶水》,均体现了这种精神。这一时期的雕塑创作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强而奋力斧凿,为东方古国的独立和解放而铿锵呐喊。一系列重要雕塑矗立在中国大地上,反映了雕塑家们的爱国情怀与艺术高度,体现了他们在20世纪的文化历史风云之中的积极探索精神。新中国建立后,在党的文艺政策指导下,中国雕塑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与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相连,诞生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雕塑作品。

近百年来,中国的雕塑家与理论家在实践探索、理论研究中,不断深化对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的研究。他们的理论思考与研究促进了新的创作,新的创作也激发了新型理论的发展。如此循环往复,使得雕塑的实践与理论成果丰硕而弥新。早在1929年,梁思成就展开了对于中国雕塑史的研究与讲学,开启了中国雕塑理论研究的先河。这一时期,《良友》《北洋画报》《上海画报》等刊物对中外雕塑家及其作品的宣传与传播也是较为丰厚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还出版了王济远、张澄江选辑《蓬蓬雕刻集》(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熊松泉编《雕塑浅说》(商务印书馆,1934版)、叶绍钧等编《剪贴和雕塑(小学第一集)》(中华书局,1948年版)等一系列雕塑著作。新中国建立以来,雕塑理论研究、雕塑史研究、雕塑技法研究等著作以及雕塑家作品集的出版犹如雨后春笋,共同见证了中国雕塑实践与理论的发展。中国雕塑艺术在良好的文化生态中不断前行。

就中国百年雕塑的视觉呈现而言,雕塑实物是最好的造型载体。然而,由于许多雕塑的原作没能得到有效的保存,遗失、损坏现象严重,因此以文献与图像的形式来呈现上世纪初期以来的雕塑脉络与艺术实例就显得尤为必要,也成为本次展览的学术特色。

这里展示的是从1915年到2017年出版的与雕塑相关的部分杂志、书籍、画册,由这些形象的雕塑资料,观众们可以走进那逝去的文化时空感知中国百年雕塑的发展历程,感悟中国百年雕塑的心路轨迹。

部分作品欣赏

鲍海宁 升华的征程  2011年  50×102×138.5cm  中国美术馆藏鲍海宁 升华的征程 2011年 50×102×138.5cm 中国美术馆藏
陈健  铁骑 2015年 铸铜 91.3×76×84.5cm  中国美术馆藏陈健 铁骑 2015年 铸铜 91.3×76×84.5cm 中国美术馆藏
程亚男 夏天 1979年 27.7×23.8×56.5cm 中国美术馆藏程亚男 夏天 1979年 27.7×23.8×56.5cm 中国美术馆藏
贾濯非《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 中国美术馆藏贾濯非《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 中国美术馆藏
梁明诚 钢琴 1990年 45×80×50cm 铜中国美术馆藏梁明诚 钢琴 1990年 45×80×50cm 铜中国美术馆藏
刘开渠 马克思、恩格斯浮雕像1956年 中国美术馆藏刘开渠 马克思、恩格斯浮雕像1956年 中国美术馆藏
刘连海 我是一个兵 1964年 40×35.5×87cm 中国美术馆藏刘连海 我是一个兵 1964年 40×35.5×87cm 中国美术馆藏
农奴愤 泥塑农奴愤 泥塑
彭汉钦 踏歌行2017年 中国美术馆藏彭汉钦 踏歌行2017年 中国美术馆藏
司徒杰 白求恩像 1956年 中国美术馆藏司徒杰 白求恩像 1956年 中国美术馆藏
司徒兆光 牦牛  1976年 12.5×22×17.5cm  木  中国美术馆藏司徒兆光 牦牛 1976年 12.5×22×17.5cm 木 中国美术馆藏
王朝闻 刘胡兰 1951年 31x36x11cm 中国美术馆藏王朝闻 刘胡兰 1951年 31x36x11cm 中国美术馆藏
王合内 鹿 1962年 33.5×26.4×10.5cm 中国美术馆藏王合内 鹿 1962年 33.5×26.4×10.5cm 中国美术馆藏
王临乙 焦裕禄1956年 中国美术馆藏王临乙 焦裕禄1956年 中国美术馆藏
文楼 风竹 1983年 21×20×35.2cm 中国美术馆藏文楼 风竹 1983年 21×20×35.2cm 中国美术馆藏
喻湘莲、王南仙 大阿福 彩塑 中国美术馆藏喻湘莲、王南仙 大阿福 彩塑 中国美术馆藏
微信图片_20170906151825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