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四十年 学术研讨会——胡斌

2018年01月16日 16:1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胡斌 批评家,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 批评家,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因为时间很紧张,我非常简要地把自己的观点阐述一下。我试图将这两个展览联系起来看,然后归纳出来一个核心的要点是什么呢?就是在中西文化交汇的语境下如何从中国自身的脉络出发来看待一个艺术案例以及一个阶段的雕塑史。首先我们来看田先生的案例,虽然他具有很多本土化的特征,但是也包含了现代派的因素。近些年我们的近现代美术史总结出中国美术现代性进程的三条道路。一条是现实主义的道路,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条是以西方为参照的现代主义的道路,那么还有第三条道路,就是中国传统加现代主义,当然也包括郑胜天先生近期所呈现出的社会主义现代主义,即在社会主义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因素的发展。中国传统加现代主义,这可以将张光宇、张仃、吴冠中等串连起一条线索。田先生是受到过这条线索的影响的。田先生的艺术在传统这方面还有一个显著的因素是少数民族因素。少数民族因素加现代主义也是中国美术现代性进程当中的很重要的倾向。庞薰琹也画过贵州少数民族,40年代和70、80年代均有,平面化和变形处理其实具有某种时代共振性的,只是田先生更本土化一些。这是我在介入田先生案例时所寻找到的总体的美术史框架。

  然后我们跳跃到另外一个展览,即近十年中国雕塑发展的新状态,也是所谓后奥运时代中国青年雕塑家的面貌。我觉得我们仍然需要从中国整体的社会和文化语境来看。后奥运时代中国艺术界到底有什么新的变化,策展人的文章谈到了互联网、社交媒体带来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中国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再一个就是我们的教育的特殊性。一方面我们不断地走向全球化,不断地希望与世界同步,另一方面我们又还保留着旧的学科架构和意识形态,当然“国油版雕”的学科架构也是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形成的。具体到雕塑,我们一方面在强调跨界、不断拓展雕塑的边界,这与西方不断发展的雕塑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活动雕塑”“社会雕塑”等概念的出台,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保持雕塑的某些所谓固有的性质。此次展览中的作品让我们看到青年艺术家在语言探索、观念更新、材料物性、社会行动以及新技术、机械运动等方面的拓展,其实已经很难用“雕塑”来囊括。当然不只是教育的特殊性,还包括社会、家庭等方面的特殊性也在作品中有所体现。比如胡尹萍的“卖帽子”的作品就带有社会行动的意味,但这种社会切入又与中国家庭的情感方式联系在一起。我还想到近些年中国艺术界的一个突出变化是,有人所称的“英文艺术界”的崛起,不是指西方艺术界,而是指中国当代艺术圈的海归或比较洋化的群体。在此次展览中,这类型艺术家似乎不多,我不知道是不是策展人有意为之。当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要多去选择这种倾向,而是说如何对待这种现象。中国在日益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保持着自身众多特殊的性质,艺术上也是如此,如何把握这种复杂的关系,我觉得对于策展人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