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雕塑·现场|“观念之道”2018国际雕塑研讨会

2018年04月13日 12:5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观念之道

  2018国际雕塑研讨会

研讨会嘉宾合影研讨会嘉宾合影
研讨会现场研讨会现场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时间:2018年4月9日至10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总策划:范迪安

  组织策划:隋建国、吕品昌

  学术主持:盛葳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建校百年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联合承办的“观念之道——2018国际雕塑研讨会”于2018年4月9日至1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一方面,观念艺术在艺术实践上有着丰富的成果。作为新前卫的一部分,“观念艺术”盛行于六七十年代,并对其后的全球当代艺术以及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中国当代艺术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学术研究中,观念艺术并未被系统的清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为推动观念艺术学术研究的深入,我们特策划本次国际研讨会,并邀请到国内外27位在该领域有专门研究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哲学美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与会,分单元进行主题发言。

研讨会现场研讨会现场

  该项目同时也是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与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联合推出的长期性学术项目的一部分。建立在“现当代雕塑理论译丛”基础之上。该项目每年翻译、出版2至3本以雕塑为主题或与雕塑相关的现当代经典著作。2016年,已翻译、出版威廉·塔克(William Tucker)《雕塑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Sculpture)、罗莎琳·克劳斯(Rosalind Krauss)《现代雕塑的变迁》(Passages in Modern Sculpture),并于2016年底邀请国内外27名专家举办了“观念之道——2018国际雕塑研讨会”,会后结集出版了《雕塑之道——2017 国际雕塑研讨会论文集》。2017年,关于“观念艺术”的两本著作的翻译和出版被提上日程: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六年:1966-1972 年艺术的去物质化》(Six Years: The dematerialization of the art object from 1966 to 1972)、丹·格雷厄姆(Dan Graham)《摇滚我的信仰》(Rock My Religion)。本次国际研讨会正是在以上述两本经典著作的出版为机契机举办的学术研讨。与会专家提交的论文将在会议结束后,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正式结集出版。

  研讨会详情

  2018年4月9日上午 9:00-12:00

  第一场:历史与理论

  (主持:盛葳)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教授主持开幕式

  吕品昌教授介绍,2016年的“雕塑之道”国际雕塑研讨会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响应。 借助论坛以及一系列的讲座,在一定层面上填补了现代主义雕塑在中国当代雕塑理论研究和雕塑教育上的缺失和不足。今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样是以两本经典著作出版为契机,一本是露西·利帕德的《六年:1966-1972年艺术的去物质化》和另外一本丹·格雷厄姆《摇滚我的信仰》,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聚焦点是在国际范围内的当代艺术以及对当代艺术有着广泛和深刻影响的“观念艺术”,不论是对雕塑教育,还是对当代艺术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教授致辞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教授致辞

  苏新平副院长指出,雕塑系在中央美院属于非常活跃的一个院系,几十年来对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教育教学以及全国美术界其实始终起着引领的作用,尤其对学术的敬畏,以及对中国美术教育雕塑甚至艺术界的这种未来的发展的担当。相信不仅针对雕塑界,甚至对于中国国内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背景知识与参考系统都会产生影响,尤其对于未来的青年艺术家,以及雕塑家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中华文化在新的世纪随着广泛的吸收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华与优秀成果,中国的艺术必将走向繁荣。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的秘书长、美术杂志栏目编辑,活动学术主持盛葳博士致辞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的秘书长、美术杂志栏目编辑,活动学术主持盛葳博士致辞

  盛葳博士在研讨会上介绍到:“本次国际雕塑论坛已举办至第二届,实际上它的性质已凸显出鲜明的特点。就是与传统意义上所谓经典雕塑研讨会不一样,它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它的边界并不是那么清晰,所以我们今年以两本书的出版为契机来讨论的是‘观念艺术’而不是狭义的雕塑。‘观念艺术’实际上对当代艺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可以说在今天我们所能够看到的任何当代艺术都有着‘观念艺术’的影子,有着‘观念艺术’对他们的影响,那么什么是“观念艺术”?或者说我们本次会议要讨论的“观念艺术”主要指的是什么?所以我想这个课题实际上是非常有意思的。本次论坛邀请27位学者分三个单元进行发言,其中包括‘观念艺术’的历史、理论、媒介、语言、个案在中国本土的实践以及对雕塑的影响及其与雕塑的关系。“

  张晓剑/中国:从极少艺术到概念艺术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晓剑博士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晓剑博士

  张晓剑谈到:一般人看极简主义,好像从极简到体制批判很具体,而福斯特理解的这却是一个转折时期,是很重要的结点。

  “我想说两个极简艺术具有分水岭意义,晚期现代主义和批评与后现代主义批评就体现在现代主义是让我们对品质本身提出和加强信念,而后现代主义是要疑问和质疑这个东西,现代主义寻求本质,后现代主义揭露条件,就是要追溯背后机制的原因。”

  朱橙/中国:观念作为艺术:逻辑的转换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朱橙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朱橙博士

  朱橙的讲话围绕露西利帕德这本书《六年:1966-1972年艺术的去物质化》展开。他提到:这本书跟我们2016年底出版的罗莎琳·克劳斯《现代雕塑的变迁》或者现代雕塑的进程这本书在内容上有先后连续性关系,罗莎琳·克劳斯书主要讲罗丹的现代雕塑历史,利帕德这本书衔接上讲现代主义完结,概念艺术,观念艺术刚刚发生那一段时间的艺术现象。

  20世纪60年代,观念艺术作为一种艺术类型登上了历史舞台。问题在于,艺术向观念的转换是如何发生的?或者说,观念作为艺术何以可能,经历了什么理论或逻辑的转换?这些问题可能是观念艺术或观念艺术批评发生的前提条件。本次发言他从现代主义的内部(极少主义)和外部(现成品)两条线索梳理观念作为艺术的发生逻辑。从专名到概念,艺术边界的突破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具有实践和理论的必然性。

  陈岸瑛/中国:从阿瑟。丹托的艺术定义看当代艺术的非物质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博士

  陈岸瑛认为“观念化”和“社会化”是当代艺术中两个主要倾向,狭义上的“观念艺术”起源于美国60年代中期的概念艺术。索尔列维特在知觉艺术和概念艺术两个范畴当中来为“概念艺术”和之前的传统艺术划界。客苏斯同样在这个问题上划界,在视觉表象和概念之间划分一个界限。在他的《艺术与哲学》文章中特别提到杜尚以及杜尚的《现成品》,他认为杜尚之后所有艺术都是概念性的。

  殷双喜/材料。语言。观念——当代雕塑的扩展

著名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主编殷双喜著名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主编殷双喜

  殷双喜在演讲中提到:“观念艺术包含概念艺术,但不等于概念艺术。观念是整体性的认知和理解世界,概念是用词语表达的某一既定的定义。

  概念艺术有两种:1、以语言文字直接表达概念,概念即艺术。2、以某种先在的概念指导创作,即传统的主题先行,以艺术图解概念。

  雕塑艺术中的材料是建构艺术的基础,对材料的处理和综合运用,形成艺术形式语言,而艺术语言是观念艺术形成的根本,也是判断观念艺术高下的分水岭。

  当代雕塑的扩展不仅在于观念的扩展,更在于艺术语言的扩展,即艺术家对材料与语言的认知与运用的扩展。”

  王春辰/中国:雕塑里的非物质观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博士

  “《六年:1966-1972年艺术的去物质化》,我读这本书后有很多感想,因为这本书让我们回到历史语境里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如果讲理论到理论,那么“理论”就是给我们的结论。”

  此外,王春辰着重强调了“回到现场”,这其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节点值得我们思考,一点是强调美国分析哲学在当时的活跃,然后这个导致了艺术的哲学化,另外一个是强调当时社会政治的现场,就是越战、女权主义兴起艺术非物质化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社会政治的现实和艺术的哲学化倾向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关系,最后谈到了雕塑问题,他认为非物质化并不是要取消物质,而是对应着取消视觉性,所以雕塑的发展也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

  常培杰/中国:审美唯名论与观念艺术的发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讲师常培杰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讲师常培杰博士

  常培杰在演讲中提到:现代艺术深受中世纪以来全面发展的唯名论思想的影响。唯名论对“特殊性”的推崇,对唯实论“共相”观念的批判,是现代性思想的源头。审美唯名论将艺术的朝向由抽象的普遍观念转向了当下经验。艺术作品丧失了目的论内涵,不再演绎式构建自身,而是开始自下而上、非目的论地构建自身。审美领域对“特殊性”的强调,使得现代艺术借助“自我批判”发展出了“纯粹艺术”观念。也正因此,现代艺术具有了鲜明的“自反”特征;“自反逻辑”使得现代艺术逐渐走向抽象,促生了秉持“绝对自律”的“现代主义艺术”,并最终导致意在批判现代主义自律艺术体制的“先锋艺术”的发生,而“观念艺术”是此类“先锋艺术”的极端形式。

  王志亮/中国:体制批判——1968年之后前卫艺术实践及理论的一个主题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志亮博士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志亮博士

  王志亮围绕1975年到1976年,艺术语言小组创办的刊物《The  Fox》展开,《The  Fox》只发表了三期,其中涉及到三篇文章,其中两篇是写的“作为人类学家的艺术家”还有一片“1975”另外一篇是他同行写的《实践论》。他从这三个文章入手谈到在70年代末我们“观念艺术”发生什么样的转变,“我最基本思考问题意识就是,我们一般觉得观念艺术,包括利帕德在前言里讲‘观念艺术’从来不关心政治是艺术家主动梳理了政治,但是有例外,比如说像布伦,南美一群艺术家是用‘观念艺术’方法来做政治的,但是在1973年利帕德在编辑这本《六年:1966-1972年艺术的去物质化》书中,他只把这些人放在例外层面来考虑,我们现在问题是我们怎么去考虑我们所指这个狭义的‘观念艺术’,我们对‘观念艺术’的讨论是谁给予我们的。”

  本演讲在前卫艺术理论谱系内部,讨论1968年之后前卫艺术的体制批判特征。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前卫艺术理论的建构才基本成熟起来,我们对于历史上的前卫和新前卫的认识才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便是体制批判。与理论并行,或者说在理论成立之前,则是前卫艺术实践领域的发展。基于观念艺术提供的方法论,新前卫艺术家的语言和视角也相较于杜尚等历史上的前卫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承接了情景主义国际的理论观点。同时,体制批判实际是观念艺术内部的一类观念倾向,而这类观念倾向一直延续至当下的当代艺术创作实践中。

  吴毅强/中国:从极少主义、概念艺术到体制批评——论布赫洛的新前卫理论

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吴毅强博士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吴毅强博士

  吴毅强在演讲中提到:“我认为从整个20世纪当代艺术和前卫艺术发展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历史前卫艺术,里面提的20世纪初的杜尚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俄国的前卫这是历史上的前卫艺术。到60年代以后,我们讨论的是新前卫艺术,这个前卫艺术和当代艺术又不是一个概念,他们语境跟我们语境完全不一样。我们分三个部分,第一个历史前卫艺术,第二是新前卫艺术,第三才是当代艺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第二块,是一个纵向脉络,在这个纵向脉络里,我们又把新前卫艺术分成三部分。这三部分主要来自于我研究的布洛赫的分类。”

  新前卫中的体制批评艺术(以批评艺术体制为特征)出现在60年代后期,与之同时期兴盛的艺术还有极少主义和概念艺术等新前卫艺术。但在布赫洛看来,极少主义、概念艺术和体制批评艺术却有着根本的不同。布赫洛通过详细分析极少主义和概念艺术,清理了60年代以来残留的形式主义遗产。他指出,极少主义的物性和视觉性特征以及概念艺术的同义反复和自反性特征依然是一种自律的美学概念,与商品的交换价值具有同构性,因而在抵抗商品物化上是不力的和无效的。而以哈克和布伦等艺术家为代表的体制批评则强调艺术品的功能和它在体制中起作用的方式,所以就能够发起对商品交换价值的批判,进而抵抗资本主义物化逻辑。

  2018年4月9日下午 14:00-18:00

  第二场:情景与现场

  (主持:殷双喜)

  第二场由殷双喜主持,这一场主题是“情景与现场”。这一场有很多国际的艺术家理论家,牵扯到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和第一场高度集中于“观念艺术”不太一样。实际上也能反映出“观念艺术”在20世纪后半时期各个门类,各个专业的扩散和影响。

  吴彦/加拿大:译者亦观者:镜中的文字与我

策展人、兼任加拿大万锦市公共艺术顾问吴彦策展人、兼任加拿大万锦市公共艺术顾问吴彦

  作为罗莎琳·克劳斯的《现代雕塑的变迁》、丹·格雷厄姆的《摇滚我的信仰》和露西·利帕德《六年》书籍翻译者之一的吴彦在发言中提到,此次发言从译者亦观者的角度,回溯翻译格雷厄姆《摇滚我的信仰》一书的推敲过程。通过分析格雷厄姆不同时期写作中具体词汇的具体译法,对比观者在其亭馆和画廊装置作品中的实体体验,尝试阐释视觉和时空观念在格雷厄姆文字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以及语言映像对翻译格雷厄姆写作所造成的挑战。无论是初期的观念作品和批评写作,还是稍后的亭馆和画廊装置,丹·格雷厄姆的艺术创作始终关注视觉体验,而镜面材料则是他实现交错映像和将观者纳入作品本身的标志性手段。

  另外,“我的工作和研究是策展和翻译,都是关于如何呈现别人的作品,尽管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会与艺术史和理论批评有所交集,但最终的侧重点不同,我最关心的是如何真实呈现作品,无论是翻译的用词措句,还是现场的感官体验,我希望做到的是在转变后的语境中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原作,让观众听到原作的,而不是我的声音。除此之外,我感兴趣的另一点是,怎么能够将所介绍的作品纳入当前的时间,而非历史再现的时间,换句话说,让它们活起来。”

  柯乔/加拿大:建筑与食物:丹。格雷厄姆、戈登·玛塔·克拉克,以及20世纪后期美国艺术中作为场域的城市

加拿大雕塑家,圭尔夫大学:柯乔James Carl加拿大雕塑家,圭尔夫大学:柯乔James Carl

  柯乔的演讲则以丹·格雷厄姆于1983年评述戈登·玛塔-克拉克的论文为出发点,着重探讨这两位艺术家对20世纪后期美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艺术在城市中的介入行为、社会合作和流行文化。玛塔·克拉克在纽约、巴黎和安特卫普的建筑介入项目和格雷厄姆经过深思熟虑的公共亭馆和画廊装置,通过图片的形式进行对比讨论。贯穿1970年代和80年代,基于想法、强调社会参与性的艺术创作进入主流文化,此篇发言将这两组作品作为基础,试图梳理这一转变的发生以及这些影响在时下的持续效应。

  乔·伊舍伍德/美国:“我行我素”之新规则

美国贝宁顿学院雕塑系主任:乔·伊舍伍德Jon Isherwood美国贝宁顿学院雕塑系主任:乔·伊舍伍德Jon Isherwood

  乔·伊舍伍德的发言探讨了发展自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的新视觉和文化叙述,仅仅为了摆脱节奏为王道的概念,如何提出在视觉和表演艺术中打破过往的构想,转而反对历史传统。朋克运动如何影响了得以创作于美国和欧洲的艺术?后抽象表现主义时代的那代年轻人在对待材料和叙述手法的方式上,又是否与这一时期的叛逆音乐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普遍特性?

  乔·伊舍伍德不觉得艺术家的创作是活在真空里的,认为他们一定受到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 “这是我觉得1981“Tona  Cragg  Britain  Seen  from  the north  1981”特别强有力的作品,可以看到是支离破碎的英国,渐渐变成了一堆废墟。

  你可以看到这件作品是Union  jack这是英国国旗,代表英国国家团结的国旗现在却变得支离破碎。我希望用一个比较积极的态度来结束我今天的发言,然后这个是2001年Steven  Parrino13块分散的板是为Joey  Ramone做的,在我解释我所谓乐观态度之前,我们应该看最后一个视频(The Ramones,Sheena  is a  Punk  Rocker ,1977)

  我之所以说这是一个乐观的态度,就是因为刚才你们看到“Sheena  is a Punk  Rocker”这首歌的歌词里面说的,一定要打破规矩,只有打破规矩才是发展的方法。”

  张未/中国:形式的政治——艺术非物质化与1972年前后的美国社会思想运动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研究员张未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研究员张未博士

  张未的发言从露西·利帕德的文本出发,联系1972年前后美国社会学、新左派思想运动和社会政治环境,反观当时的艺术运动对社会运动的回应,是如何在此背景下挣脱一系列艺术问题,最终在“非物质化”问题上获取共识的,而这种共识又是如何反映在“观念艺术之观念”上的。

  另外,着重谈到“观念艺术”还取消了在艺术当中所潜藏的一些暴力性的问题,也就是说观念艺术的对象是社会的语境,是用语言和想象方案来改变观众体现意识的,利帕德说艺术家只要放入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词就能让人感到自己和自身环境的存在,足以整体或者部分涵盖在任何时间的时刻或者任何地点的区域,与此同时当区域或者时期的重要性不复存在时,艺术便变得无与伦比的抽象,即使实际上将生活密不可分的,这意味着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艺术最终将无法辨别。那么外部空间的感知被拓展了,似乎人类的体验和实验也就可以被无限拓展,所以体验和意识都是人人共享的。——观念艺术就是建立在人人都能共享的体验之上来完成它的艺术作品的。

  佩琪·盖尔/加拿大:让他们自己说

加拿大独立策展人,作家:佩琪·盖尔Peggy Gale加拿大独立策展人,作家:佩琪·盖尔Peggy Gale

  盖尔的发言源自她编写的两本刊物:一是为位于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城市哈利法克斯的新斯科舍艺术与设计学院(NSCAD大学)而作的《艺术家讲座:1969-1977年》(2004),以及更早期的《艺术家的美术馆》(1983年),后者是与General Idea艺术小组成员AA Bronson合作编写,并由多伦多的Art Metropole出版发行。这两本书都与利帕德《六年》一书中的时间跨度和艺术家平行交错。《艺术家讲座》记载了十八位艺术家在八年内的对谈和讲座,其中的十一位就在利帕德一书中有所提及——维托·阿孔奇、卡尔·安德烈、约瑟夫·博伊斯、丹尼尔·布伦、詹姆斯·李·拜尔斯、丹·格雷厄姆、道格拉斯·胡埃贝勒、约瑟夫·科苏斯、索尔·勒维特、梅尔·拉姆斯登和劳伦斯·维纳。而《艺术家的美术馆》也是收录了十几位《六年》中的艺术家的作品和文章。

  “回想起来这些出版物汇集在一起组成了一部思想史,或者也可以说是对于一部艺术家、机构、出版人、教师对于艺术实践的思想发展史。我们都知道历史是回头看的,根据书写记录这些历史的人,和书写这些历史的人,通过不同人物、不同动机还有不同的发展,还有包括我们所谓当下的、表象的时刻和语境,风向是不断在变化的,但是地标和英雄是需要被不断重写的。”

  邵亦杨/中国:从极少雕塑到观念艺术:以卡普尔的作品为例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博士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博士

  邵亦杨则把卡普尔作为一个与极简主义不相同的后极简主义的艺术家作为案例,展示出观念艺术在今天的形态。“所以极少主义是不是观念主义并不重要,像卡普尔这样作品是真正全球化的,他对全球化的商业、政治有一种反思,但是又用了全球化语言,就像原始洞库壁画,超现实主义式的,像米罗抽象画一样最重要全球化语言就是能够跟全球所有人交流,跟全球所有的文化交流,无论他是谁,无论他在哪!”

  奥利维耶·卡佩兰/法国:伊娃·黑塞,或极简主义创造性的自相矛盾

法国前东京宫美术馆前玛格基金会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奥利维耶·卡佩兰Oliver Kaeppelin法国前东京宫美术馆前玛格基金会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奥利维耶·卡佩兰Oliver Kaeppelin

  奥利维耶·卡佩兰详细的介绍了伊娃·黑塞的艺术人生,特别是指出了她和极简主义的艺术家群体这样的密切关联,罗伯特·史密森对她的影响,使她在情怀上有很特殊的特点,就是在极简主义中与感性之间的矛盾。

  伊娃海丝于1936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49年,伊娃海丝决定成为一个艺术家。她在许多学院和大学学习过,最终于1959年毕业,并且获得了耶鲁大学的文凭。她嫁给了雕塑家Tom Doyle,并且经常与一些能带给她及极简主义灵感的艺术家来往。然后,她开始思考体积和雕塑的问题。她用她严谨的布局结构和极简主义理念来创作,然后又质疑自己的创作结构和理念,有些时候甚至会完全摈弃这些设计理念,为了让人们体验到这种充满矛盾的作品的强劲和爆发力。在伊娃海丝看来, 对与这种最简单的空间结构视觉效应的使用是令人难以对付的,也是奇怪的。 这种实践和这种设计是参考Olivier Kaeppeli的设计理念,并与之形成对比。她于1970年逝世,享年34岁。

  “当我们在博物馆或者美术馆看这个作品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这是一个抽象艺术作品,这是一种对话或者是争斗,是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对话与张力,但是拉奥孔我们知道是古典艺术当中非常棒非常经典的雕塑作品,大理石雕塑作品,我们都知道拉奥孔的故事,他由于跟皇后做爱被神惩罚,然后蛇紧紧缠住他的身体,拉奥孔以及他的孩子们不可能再恢复到以前那样生活,他们生活在这个惩罚和诅咒之下,因此我们看到这是一个,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几何还有长方形结构、形式非常清楚的建构。那么另外一个建构方式,曲线、圆圈都很好的反映出伊娃·黑塞的艺术里面这并不仅仅是抽象雕塑的问题,而是一种折磨、死亡、无法呼吸。”

  周文姬/中国:观念与结构之外——论罗伯特·史密森的反再现美学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影视艺术系讲师周文姬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影视艺术系讲师周文姬博士

  周文姬主要讲了罗伯特·史密森的作品,“我们先研究他的理论再联系作品。今天有很多学者涉及到这个克劳斯的四组群体,那么在这四组群体里面我是从这个四组群体再延伸到罗伯特·史密森的美学,主要是讲这里面的一种美学,可能就是从这个结构里面延伸出来的,这里面大家看到的可能就是早上学生讲过的四组群体。

  罗伯特·史密森作品里水晶有这样一种构架,比如物质是静止的玻璃、矿石,晶体是晶体格还有倾斜结构,还有水晶球切割面,水晶球切割面在大地艺术里我认为是包括螺旋形、环形,比如写科幻小说,地质学,旅行叙述,诗、诗歌、艺术品,还有哲学这些都是它操作的,但是晶体学是非常SYSTEM的,它本身是排斥结构的。”

  刘礼宾/中国:“观念”的背后和“语言”的在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礼宾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礼宾博士

  刘礼宾的发言能够让我们注意到中国艺术家对待观念、对待艺术有许多很值得深究的一些想法,这其中也是说观念艺术在未来有可能发展的生长点。

  比如他提到:“如果用格子方法分析谭平创作,纳入西方体系可能完全没有意义,那是仅看语言的表面,但是这两个对照,作为在座观众可能有体会,行为把控性,微妙性和控制度在行为现场当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自我的状态是不同的,这是他花6小时在控制和反控制当中所刻的异化。

  在传统文人体系的艺术家其实伴随着批评的话语和我们对传统衔接的不可能,或者我们自己的反感,其实很多艺术家是被我们排斥在批评界之外,或者阐释之外的。

  另外‘软’和‘硬’的关系,看起来是中国古代的问题,那么你怎么看隋建国先生和泥之间的关系,我当时做了展览‘水墨味道’不仅是古代,现在用的电脑都潜在着这样一个现代性的问题。”

  2018年4月10日上午 9:00-12:00

  第三场:遗产与扩展

  (主持:王春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博士

  “昨天的讨论从《六年:1966-1972年艺术的去物质化》这本书开始,涉及到美国60年代极少主义,观念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过程艺术,涵盖了今天我们所认为的当代艺术的所有门类。它已经超越了这次学术主题“雕塑”的范畴,大家应该已经看到这一点,或者领悟了这一点,事实上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与同仁这么多年来致力于雕塑在中国的探索和发展,其实也超越了他们传统的雕塑教学。”

  伊丽莎白·普丽莎/澳大利亚:艺术如观念,艺术亦如生命之形式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维多利亚美术学院创艺中心主任:伊丽莎白·普丽莎 ElizabethPresa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维多利亚美术学院创艺中心主任:伊丽莎白·普丽莎 ElizabethPresa

  伊丽莎白·普丽莎讲到了法国哲学家(德勒斯)瓜达里是反对观念艺术的,但是她提出来艺术是超越于生命的一种形式,其实又指出了像“艺术亦如生命之形式”一样。伊丽莎白·普丽莎例举的很多例子也是如此,艺术是生命本体生命的形式,艺术如果能达到这样认知非常有积极意义,扩展了艺术对我们生活的隔离,最后她引述当地人具有信仰的创造,他们生活亦如艺术,就像极少主义者,看起来不是艺术家但是实现了艺术家所追求的目标,非常有启发意义。

  芭芭拉·费舍尔/加拿大:是在对我说吗?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艺术中心行政馆长与首席策展人,芭芭拉·费舍尔Barbara Fischer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艺术中心行政馆长与首席策展人,芭芭拉·费舍尔Barbara Fischer

  芭芭拉·费舍尔在演讲中提到,一直以来观念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将语言文字作为视觉艺术的媒介。起初,观念艺术中的语言文字是用来对抗艺术作为纯粹视觉美学体验的方式。时至今日,这种二元分法已经失去其现实意义,但语言的作用却成为了当代艺术最执着的特征之一。此次发言着力探讨观念艺术史中相关哲学“语言转向”的部分篇章,并分析从1960年代至今这部分历史对艺术的持久影响力,尤其以加拿大当代艺术为例。

  “我参考一个电影是1976年的一个电影《出租车司机》大家可能不知道。当时这个场景就是……我是希望能够借用“你是在对我说吗”这个电影来开启艺术和观众之间的关系。我觉得现在的艺术开始转变成了一个,就是说我们观众瞠目了一个读者,那么我们的观众他其实是觉得我们是在阅读我们的艺术作品,那么可能就是说我们的艺术作品是在跟他们进行交流,而观众是在阅读我们的作品。

  那么我再回溯一下,欧洲艺术我们语言使用回溯到很早,可以到地中海时期。我们在观看、阅读是综合组成了我们艺术的欣赏,那么这当中的区别并不是跨学科的区别,我们可以想到“古巴主义”所提到的所提到的一些语言学的意义。就是我们在看油画的时候,其实是在欣赏和阅读这个油画。那么很多时候他的文本和图像并不是相匹配的,有的时候可能是阅读文字或者说欣赏这个图画会有一种误导的作用。这个时候(福拉克斯)就开始替代了那些图像,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了有了“去物质化”的趋势。”

  黄笃/中国:什么是“物派”

著名批评家、策展人黄笃博士著名批评家、策展人黄笃博士

  黄笃做了一个关于“物派”的研究,讲这个课题是因为一个中国人在理解日本60年代后期的一个现代艺术运动时,把它放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去理解?“我们是用纵的、横的去理解,所谓纵的就是把它放在日本的艺术线索里,横的就是放在欧洲和美国同时发生的60年代和70年代艺术线索里,所以我想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去谈。

  “物派”的发生显然有对其之前的“具体派”的批判和超越。若把“物派”与美国极简主义艺术和意大利贫穷艺术比较,就会发现“物派”既没有极简主义艺术的绝对性,也没有贫穷艺术的历史性和现实性,而是以俭约和自然的方法展现了物与物相遇后的状态以及生成的新的场域或情景,表现了日本美学中独有的简朴而闲寂的诗性境界。这正是“物派”在现代艺术史上所具有的独特性,即排他性的观念、方法和语言。

  “物派”(Mono-ha)是指发生于1968年至1971年间的一个日本现代艺术运动。“物派”在日本现代艺术史和国际现代艺术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意义。那么,为什么它会引起如此关注呢?“物派”的出现完全适应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社会和政治的转变。与当时文化语境相呼应,“物派”艺术家强调艺术的自主性,反对盲目照搬西方文化,提倡从日本自身文化中挖掘能量,重视符合日本现代艺术发展的路径。由于深受日本禅宗理念的启发和影响,“物派”在观念、形式、语言上创作出了具有排他性和独特性——强调意识和存在、物质与场所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物派”在艺术实践中重新界定了文化身份和赋予日本现代艺术的归属感。

  卢迎华/中国:没有现场的犯罪:新刻度与钱喂康创作小考

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

  卢迎华介绍了一个有关新刻度与钱喂康的研究性的展览(与刘鼎共同策划,于2015年在深圳OCAT展出)。这个展览重访了一个艺术小组“新刻度”与一个艺术家钱喂康的实践,他们都活跃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并都于90年代中期结束他们的实践。由王鲁炎、陈少平和顾德新三位艺术家组成的“新刻度”小组于1995年解散并以销毁他们工作过程的所有文件为终结。钱喂康则于1997年之后既停止创作,也不再参与艺术行业的任何活动。对于了解和认识90年代在中国的观念性创作,这两个实践是当时诸多线索之中不可或缺的分支。

  她的题目是“没有现场的犯罪:新刻度与钱喂康创作小考”也是以具体案例来谈中国,正好回应了“物派”。“在我之前几位演讲者都提到了一个在什么样的思想史或者是艺术史的背景当中来观看创作。我在研究这两个实践的时候,我对是否给他们做一个命名是非常谨慎的,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会说他们是带有观念性的创作而不是直接就把它们定义为‘观念艺术’因为我认为在中国的艺术史叙述当中,我们是有一定自己的思想史的逻辑,思想史的一个背景,包括当代艺术的进程。它虽然从80年代以来,它的很多的大量参照的体系和标准是主要来自于欧美的艺术实践和艺术史的进程。但是我认为在中国我们自己的这个艺术史进程是有自身一定逻辑的,对应和对话的是很多在我们自己语境当中的情景、社会文化和思想的背景。”

  皮力/中国:从现实主义到现实:从张培力的早期作品看观念主义在中国生成

香港M+ 博物馆资深策展人皮力博士香港M+ 博物馆资深策展人皮力博士

  皮力以中国著名艺术家张培力为例展开分析,让我们看到中国艺术家坚韧坚强,持续做一件事情,也由此认识到中国艺术家还是有思考有作为的。“我今天想给大家分享另外一个案例张培力,我想谈中国艺术家是如何带着现实主义的‘尾巴’进入到观念艺术的。张培力创作生涯1985年组建,85新空间时候开始的,他几乎和中国所谓当代艺术史一样长,尽管拥有所谓中国录像艺术之父的称号,但采用录像作为创作方法确实一个巧合,他从来没有刻意的创造任何艺术运动,或者处心积虑的让自己处在艺术前卫和先锋之中,相反他总是不断的在改变他的艺术实践的方式,或者试图脱离主流的艺术,一直到今天他都在刻意的抵制这种潮流。”

  展望/中国:再论“观念雕塑”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展望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展望

  作为著名的雕塑艺术家展望谈到,“一切都是出于偶然,比如说我今天站在这里是因为前几天偶然遇到隋老师跟我谈起这个讲座,然后我说了一句,我说‘观念雕塑就是一种纯化,一种提纯的过程,一种科学实验’。 20年前我写了一篇看似论文的文章“观念性雕塑”发在《美术研究》,20年后我再重新看这篇文章,有像一个搞研究的人来研究一个艺术家,等于是我自己来研究我自己。我就发现有几个背景必须要说到,就是1998年之前出现一篇文章的背景,对我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一个是中国自85年以来到90年代对西方观念艺术的理解,以及雕塑自身的困境,因为雕塑大家知道我们受的都是现实主义的教育。

  那么,当我们面临西方的这个强大的观念艺术思潮,其实观念艺术背后就是前卫艺术,对我们的冲击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来应对这场战争,怎么来接手主要是怎么来应对。”

  苏磊/中国:混合景观和感知

北京大学地理空间学院讲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哲学苏磊博士北京大学地理空间学院讲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哲学苏磊博士

  苏磊提到:将非物质的材料物质化, 将物质的材料非物质化。经过不断的提炼, 艺术家将信息,主体性,个体感受等抽象元素在媒介化的信息生态系统中培植,并且帮助他们相互混合,生长。 他搭建的极少主义风格的装置成为在现实世界中在信息,空间和感知之间的互动反馈系统。这一系列的艺术实践,在基于信息技术革命而生长的当代文化生态环境中,成为帮助人们重建生态环境和知觉之间内在互动性的重要实践和参考。

  “过去10年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我不是很清楚,所以刚才在这边重新补习了一下历史知识。这里面我只是根据我在法国这边已经做的研究思路,然后继续对丹格雷厄姆艺术家进行研读,以及中国社会完全工业化转型,工业化升级时代转型,结合时代的特点,谈一些我们自己的看法。

  首先讨论我们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基于什么样的问题,基于什么视角来看格雷厄姆这个艺术家,我们问题就是如何使我们的文化和空间建造一个共存的文化系统。但这个艺术家我认为主要两个方向两个特质,结合我们今天后面出版的物‘将物质的材料非物质、化’‘将非物质材料物质化’。”

  《六年:1966-1972 年艺术的去物质化》、《摇滚我的信仰》新书发布会

  《六年:1966至1972年艺术的去物质化》:在这本书中,露西·利帕德详细记录了那些曾被冠名“观念艺术”的想法以及它们狂乱的关系网络。本书的编排按照年代排序并附有注释,穿插了详尽丰富的一手资料,从艺术家的自述到利帕德的评论,再到当年集体讨论的录音记录等,将这场她曾参与其中的艺术进程重新编织在一起。最终呈现的这本书,可谓生机勃勃的当代论坛,提供了追溯艺术家思考的珍贵史料,是重访那段历史必不可缺的参考读物。

  《摇滚我的信仰》:丹·格雷厄姆的艺术作品和批评写作对二十世纪下半叶当代艺术的进程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该书从格雷厄姆各个时期的作品中精选18篇文章,从关于极简主义艺术家如丹·弗莱文、唐纳德·贾德的评论,到关于朋克摇滚和流行文化的文字,到晚近关于建筑、城市空间与权力的思考。在这些论述之间的,是格雷厄姆本人作品的描述和记录。

  10号下午,新书发布会在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教授主持发布会。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隋建国教授致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隋建国教授致辞

  隋建国教授指出,由中央美院雕塑系和隋建国艺术基金会,以及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三方达成了一个长期合作的备忘录,开展现当代雕塑论译丛的出版以及跟出版相关的国际研讨会和系列讲座。这三个半天的研讨,中外学者把观念艺术的整个理念进行了梳理,甚至有历史线索的还原,从各个方面架构起来。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殷德俭先生致辞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殷德俭先生致辞

  殷德俭先生祝贺三个半天的国际雕塑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很高兴再次参与新书发布会。第一次的新当代雕塑理论译丛也是在央美做的新书发布,这一次研讨会和新书发布其实是上一次的继续,也就是说我们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出版社将继续秉持自己的担当和追求,未来还会把它坚持下去!

武汉Big House美术中心方维先生为译者代表吴彦颁发“翻译工作奖”武汉Big House美术中心方维先生为译者代表吴彦颁发“翻译工作奖”

  新浪雕塑频道编辑整理;部分图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