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吴洪亮:中国现在的雕塑家是最幸福的

2016年12月10日23:54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对话吴洪亮

  新视觉:请简要介绍一下“新境域”这个版块的策展思路、构想。

  这个版块的雕塑家是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年群体,他们创作内容很丰富也很成熟,策划这个版块挺难的。我希望呈现的是艺术家们进入新世纪以后,对个人、对社会的不同的思考。这部分艺术家有一类是很学院的,精于对造型的研究,他们的创作与其成名作有一定的延续性,我引用了一句话是“向深处去”。另一部分则非常有实验精神,在开启自己的有一片天空。

  如何评价这个版块的艺术家群体?

梁硕搭建了一个“女娲创业园”梁硕搭建了一个“女娲创业园”

  除了部分艺术家保持以前的风格,还有一类艺术家,他已经和他原有的成名作有很大的区别,是对雕塑外延的、新的可能性的探求。像艺术家梁硕搭建了一个“女娲创业园”,用影像呈现这个作品的过程,用艺术家的思考方式表达对雕塑乃至中国文化现状的表态。戴耘是最早用砖这种材料来做雕塑的艺术家。这是戴耘特有的表达方式。他的这件作品是用砖重塑原是希腊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上而后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一个马头。并用影像的方式述说世界文物流转中的爱恨情仇,这其实是一种文化态度,一种对历史的沉思。这种态度是进入中年、艺术语言日渐成熟的艺术家再探索的呈现。

  如何理解“境域”这个概念?这个境为艺术家提供了什么样的发声平台?

  雕塑就是一种场域的艺术,“新”的“境”更多体现在心理状态的变化,探求的变化。变化就是新,就会有不一样的状态的建构呈现出来。这个时候占有的场域逻辑就不一样了。

  您如何看待当代中国雕塑,对艺术家,对观众有什么样的期待?

  这个版块的特点和最大的突破性表现在年龄段,最年轻的艺术家也是70后,已经进入中年。创作特点就是彼此的作品都不太一样,跨度是比较大的。在选择艺术家、艺术作品时尽量选择有探索性的、相对比较严肃的艺术家,尤其在业界工作很多年,有一定成绩的艺术家,他们依然在继续寻找新的突破点。

  中国现在的雕塑家是最幸福的。无论是大型的公共雕塑、公共艺术,还是架上的小雕塑都在被选用、被收藏,都是一个快速成长的状态,欣欣向荣的状态。作为策展人,我更希望观众体验到这些作品的丰富性,关注到其中的深意与亮点。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吴洪亮对话雕塑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