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地域固有惯性,A4在成都畅想美术馆的未来

2017年04月21日 12:2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麓湖·A4美术馆侧立面全景。图片:何震环麓湖·A4美术馆侧立面全景。图片:何震环

  在这个私人美术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代,公共美术馆的未来会如何?麓湖·A4美术馆在8年的蓄力之后,以民办非盈利美术馆的身份重新出发,并迁址成都天府新区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于4月16日至7月16日之间带来了开馆首展。

  成都是一个拥有1400万人口的大型城市,继北上广之后,素有“艺术第四城“的称号,在此工作和生活的大量艺术工作者中不乏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佼佼者。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势头迅猛的背景下,成都的艺术活跃度在近年来却略显颓态。这次A4的重新开馆,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多的关注与期待。

  A4美术馆的首展“创造空间“,由馆长孙莉和独立策展人李振华担当艺术总监,以及策展人Richard Castelli、李杰、蔡丽媛共同策划完成。参展的13位/组艺术家来自中国、荷兰、法国、挪威、澳大利亚,但没有一位艺术家来自成都。这样的“意外”正是开馆展艺术总监李振华想要回避的预设,“在地性与艺术家的选择并不直接相关,艺术家在创作中本身的个人经验自然会与这个地方发生浓厚的历史关系。作品可能跟成都没有任何关系,它只要跟人产生关系就可以了。“

麓湖·A4美术馆开馆展现场。图片:致谢麓湖·A4美术馆麓湖·A4美术馆开馆展现场。图片:致谢麓湖·A4美术馆

  李振华自2013年来先后策划了上海K11、上海民生美术馆、今格空间等艺术机构的开馆展,在他的策展脉络发展中,他不断地去验证策展人与美术馆之间的建制关系。用一场国际性的展览开启与本地艺术生态的链接,通过国际艺术家的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个人经验的联通,不仅可以带来国际化的视野,同时也会激活本地艺术家的潜能,为成都涌动的创造力打开一个决口。

  自2008年创办以来,A4以艺术中心的形态,由馆长孙莉带领的团队举办了37场专业的当代艺术学术展览,500余场人文类讲座、沙龙、工作坊,与国内外超过250名艺术家、30余位专业策展人合作,其中包括多场广为乐道的“青年策展人计划“,造就了现今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的一批艺术家和策展人的“成名作”。

  徐文恺(aaajiao)《棉的浪》,装置(海绵 UV打印),尺寸可变,2017。图片:致谢麓湖·A4美术馆;摄影:何博  徐文恺(aaajiao)《棉的浪》,装置(海绵 UV打印),尺寸可变,2017。图片:致谢麓湖·A4美术馆;摄影:何博

  “A4跟其它美术馆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它真正与这个城市共同成长,而不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宏大的体系之上,然后去实施。通过不断的反馈,美术馆持续关注与整个艺术生态的适应与渗透,彼此建立这种联系,并慢慢找到更适合这个美术馆发展的姿态。怎样让美术馆承载起推动这个城市文化和艺术发展的功能,这是我们始终思考的问题。“A4创始馆长孙莉说,“当代性本身就具备了国际化的属性,当代艺术美术馆在成都的地缘性与它的国际性并不矛盾,我希望能够跳脱出地域固有的一种惯性,从这个意义上打通成都和世界联系的桥梁,让A4成为一个点,建立与各个美术馆、学院间的联系。”

嗯工作室(朱晔 & 魏皓严),《街道的秘密:成都》展览现场,2017。图片:致谢麓湖·A4美术馆嗯工作室(朱晔 & 魏皓严),《街道的秘密:成都》展览现场,2017。图片:致谢麓湖·A4美术馆

  麓湖·A4美术馆的前缀来自于美术馆所在的成都天府新区麓湖生态城,由成都万华投资集团创办。“投资方给予我们很大的空间,在美术馆的专业运作上相互独立,这是从一开始我们达成的共识。“孙莉介绍道,“除了工作内容的独立性,投资方也在硬件设施,比如新的空间建设,公共区域和设施的搭建上大力配合美术馆的发展,形成良性的关系。这样的支持与A4带来的公众影响力也是息息相关的。”

  与以往A4的展览不同,新馆首展更加注重观者自身的体验,而非单纯的凝视与阅读。这必然给美术馆以及参与者带来更大的挑战。展览通过室内外空间以及作品的有序编排与碰撞,开启了六个空间维度的对话:诗性空间、运动空间、声响空间、超视象空间、扩延空间、内在经验空间。李振华将其描述为“思维介入的一个小训练“,这六个面向在策展过程中不断生化和叠加,艺术家的作品也同时具有了这些空间对话中的多重属性。李振华说,“策展者为观众搭建的不止是一座桥梁,它也许提供了10种切入展览的可能性,而通过策展工作,我真正希望看到的是观众的第11种解读。”

  李民伟,《开展所能X》,装置(可折叠椅、折叠床),尺寸可变,2017。图片: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李民伟,《开展所能X》,装置(可折叠椅、折叠床),尺寸可变,2017。图片: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在大地建筑师安托内·普雷多克为美术馆设计的红砂岩新馆外,艺术家李民伟将他惯用的创作元素——尼龙折叠床安置在了展厅外湖面上的一个漂浮平台。策展人告诉我们,这件作品在策展概念不断发展中最后加入展览,当艺术家受邀来到A4,他被美术馆外的湖水以及成都的水文历史迷住了,坚持要在湖面上创作作品,这个扩延的空间因此被创造出来。

冯晨,《W》,装置,尺寸可变,2017。图片: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冯晨,《W》,装置,尺寸可变,2017。图片: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美术馆入口外,冯晨的装置作品《W》构造了一个包容了声响和视象的空间。地面被转换成一个垂直的共鸣箱装置,音源则来自艺术家对海洋的物质化想象延伸,由一个机械装置的“唱针“对海浪雕塑循环读取,观众坐在震动中轰鸣的地面上,与不远处平静的湖面相映成趣。

Jeffery Shaw,《分裂之子》展览现场,2017。图片:致谢麓湖·A4美术馆Jeffery Shaw,《分裂之子》展览现场,2017。图片:致谢麓湖·A4美术馆

  在新媒体艺术先驱Jeffery Shaw创造的360度环形空间中,观众头戴3D眼镜,体验艺术家截取了22000多个视频镜头的洪流组成的蛇形隧道内外穿梭,是艺术家践行带领观众进入超验视觉旅行的无限迭代。

  挪威艺术家Marianne Heske在展厅内筑造了一个全黑的吸音空间,内部轰鸣的声响来自她自己在破冰船底部录制的声音,让观众对单纯的感官体验再现产生了质疑。

颜磊,《XANAX》,综合材料,2017。图片:致谢艺术家麓湖·A4美术馆颜磊,《XANAX》,综合材料,2017。图片:致谢艺术家麓湖·A4美术馆

  颜磊的《XANAX》在展厅中矗立了一个白盒子,观众可以从底部钻进去,进入一个四壁上挂着小型绘画的孤立空间。这件作品是他在2012年卡塞尔文献展主展厅DOCUMENTA-HALLE作品的缩微模型,与原作不同的是,这些悬挂的图像尚没有被大众汽车厂工人实施制作的喷漆所覆盖。

  雎安奇,《红》,装置(LED灯箱 监视器 影像),尺寸可变,2017。图片:致谢麓湖·A4美术馆;摄影:何博  雎安奇,《红》,装置(LED灯箱 监视器 影像),尺寸可变,2017。图片:致谢麓湖·A4美术馆;摄影:何博

  展厅二层空间中,雎安奇作品《红》以日常街头常见的LED广告灯箱为媒介,其中一部分由17米的LED灯箱占据了空间里的一整面墙,闪耀着红光的“对“这个字无休止地滚动着。

  Marnix De Nijs,《城中快跑》,装置(视频、跑步机),尺寸可变,2017。图片: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Marnix De Nijs,《城中快跑》,装置(视频、跑步机),尺寸可变,2017。图片:致谢艺术家及麓湖·A4美术馆

  在这些围绕创造空间展开的艺术行动中,语言显得格外无力,观众只有将感官、经验和身体投入其中,才能更好的去发掘自己与这些作品相连的故事。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本次展览特别制作了三本不同的导览小册子,一本来自策展人与艺术家,一本是与设计师合作的插图读本,最后一本是与成都川音幼儿园的师生合作的儿童亲子导览册。这也是A4一贯以来强调公众化和社会化的基因,通过多义的解读,让观众展开对展览的想象。

导览册三种 图片:致谢麓湖·A4美术馆导览册三种 图片:致谢麓湖·A4美术馆

  在流动性的艺术全球化背景下,美术馆的未来将不再是一个固化的空间,如何开放、参与、创造空间,将是麓湖·A4美术馆激活艺术生态与城市想象的一个持续的课题。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