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芜湖第四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

2017年05月08日 20:3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以“人文·生态”为主题的中国·芜湖第四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11月22日在安徽芜湖隆重开幕!在开幕式前大赛组委会对获奖作品进行颁奖,经过严格、认真评选,共产生大奖35项,其中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评委将3名,特别荣誉奖9名,优秀奖17名。来自清华大学研二学生黄齐成凭借作品《乐山乐水》摘得本次大展金奖,另外宿志鹏的《翻制的文明》、乔治·米奇的《碎片》两件雕塑作品获得银奖,董书兵的《沉》、梁佳超的《新语系列—其一》、爱珍萨·佩德娃的《风的变化史》三件雕塑作品获得铜奖。金奖作品《乐山乐水》,作者以传统山水画为题材进行创作,用一种新的形式,让传统的山水融入当代人的生活中,让生活走进自然,走进传统,同时也让观者感受中国文化深厚的人文情怀。

  本次雕塑大展延续了上届大展“人文·生态”的主题,自今年1月20日开始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以来,共收到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的581名艺术家的2205件雕塑作品方案,而最终35件获奖作品安排雕塑公园四期展示,这些获奖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富于当代思考的同时,注重与芜湖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相结合,能够很好的呈现出当前芜湖市发展的文化精神面貌。芜湖市政府将以国际雕塑大展作为重要基础平台,继续与中国雕塑学会、中国美院深化合作,编制“百年雕塑”规划,把芜湖建设成为“雕塑园林城市”,让更多更优秀的雕塑作品从园区走向街区,走入百姓生活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表示,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未来城市间的核心竞争环节将从土地、资金等资源竞争,转变为发展模式的创新、城市品质和环境等新型资源竞争上来。产业经济结构也必将从传统的资本型、集约型、劳动密集型经济向美学经济、创意经济进行转变和升级。而公共雕塑是人与社会、与自然、与城市产生的影像互动和心灵对话,通过对美的展现与诠释,它能够有效连接城市人文空间和环境空间,从而营造一个适合未来需要的现代城市环境和精神家园。人们通过雕塑去感知城市历史和景观建筑,交流情感,激发创意,还原生活本来的意义。

  获奖作品欣赏(部分)

黄齐成  《乐山乐水》  金奖黄齐成 《乐山乐水》 金奖
宿志鹏  《翻制的文明》 银奖宿志鹏 《翻制的文明》 银奖
董书兵 《沉》  铜奖董书兵 《沉》 铜奖
梁佳超 《新语系列?其一》  铜奖梁佳超 《新语系列?其一》 铜奖
保加利亚   AGNESSA PETROVA 《风的变化史》  铜奖保加利亚 AGNESSA PETROVA 《风的变化史》 铜奖
保加利亚 Georgi Minchev 《时间碎片》  银奖保加利亚 Georgi Minchev 《时间碎片》 银奖
王强  《一个试图对矫正功能进行重新定义的坐标》  评委奖王强 《一个试图对矫正功能进行重新定义的坐标》 评委奖
张克端   《直尺、三角板、量角器》   评委奖张克端 《直尺、三角板、量角器》 评委奖
王少军   《人与蛙》  评委奖王少军 《人与蛙》 评委奖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