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惊艳张爱玲
张爱玲的人生,和台湾并没有多少交集。一辈子只去过一次,还是走马观花。
那是1961年,张爱玲41岁,依然风华卓越。当年陪她吃饭游历的一群年轻人,后来都在台湾文坛赫赫有名: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王桢和……
那仅有的一次之后,张爱玲写了一篇游记,英文标题里把台湾称作“frontier”,意为“边远的地方”。
想来,在这位大上海租界里出生的名门闺秀眼里,台湾是个十足犄角旮旯的小地方。
所以她大概想不到,第一次坐着船远远望见台湾岛的时候,会那么惊艳:“像古画的青绿山水,不过纸张没有泛黄。。。。。。这辈子不会再看见更美的风景了。”(张爱玲《重返边城》)
更想不到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边城”上的一间出版社,先于大陆和香港,在那几十年里成为华人地区唯一出版她作品的地方。
而这小岛上的文人们,则深刻地被她“洗脑”,以至出现了“张派”、“张腔”。
于是,在她逝世整20年后的2016年,台北书展上办起了张爱玲特展。淡绿色的空间和巨大的照片墙,在花团锦簇的出版社摊位中间显得特别淡雅又醒目。
短短几天里,这小小的空间来了张爱玲的作品出版人、遗产执行人、作家白先勇、东吴大学文学教授、导演关锦鹏、歌仔戏演员,甚至心理医生,360度解读张爱玲。
走进她的公寓
打开她的衣柜
张爱玲特展的策展人,是台湾作家张曼娟。女性的细腻视角,让她把原本一个“文物展”,变成了一座活生生的“张爱玲公寓”。
每个观众都会首先被那面印着张爱玲巨幅头像的主视觉墙吸引。顺着墙根下弧形的阶梯,就走到了女主人的阳台。那是张爱玲喜爱的地方。
转出这个小小回廊,就进入了重建的“上海常德公寓”客厅。
比起移居美国后,那些低价公寓和汽车旅馆,这座上海公寓显然才符合张爱玲精致生活的理念。
一切都如同老照片里走出来的一样,也一如她作品中的场景:“家里的一切我都认为是美的顶颠”,“蓝椅套配着旧的玫瑰红地毯”,“我和弟弟的卧室墙壁就是那没有距离的橙红色……温暖而亲近。”
女性观众最流连忘返的就是那排衣柜了。张爱玲曾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自称有“穿衣癖”的张爱玲,年轻时曾以奇装异服招摇过市。虽然这次展览上的二十件衣裳,已经是她晚年在美国的衣着状况,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不再保有强烈的视觉风格,不过那些毛呢大衣,碎花裙子,白色风衣,依然有着鲜艳花样和简洁风格。
更不用说那一顶顶时髦的假发,和许多奇形怪状眼镜。许多女观众边看边窃窃私语:“这些款式现在都不过时呢。”
就这样,人们仿佛看见张爱玲坐在这间民国时代贵族公寓客厅的蓝皮沙发上,戴着发套,穿着时鲜的衣裳,捧在手里读的又是什么书呢?
陪伴她终生的当然有各版的《红楼梦》,然而也不乏报道恐怖杀人事件的美国侦探杂志。
一家出版社
出了50年张爱玲却从未见过她
特展上衣食住行的生活场景,全得益于留存在台北皇冠出版社收藏的11箱张爱玲的遗物。
这在异国他乡离群索居30年的奇女子,身后只留下14箱遗物,给了她唯一的朋友宋淇夫妇。他们将其中的11箱,托付给了皇冠,因为那是跟张爱玲合作了半个多世纪的出版社。
“皇冠从1966年第一次出版张爱玲的作品,我们出版一位作家作品超过50年的时间,却从来无缘见过作家本人一面,这也是皇冠绝无仅有的经验。”皇冠出版社负责人平云笑说。
“她是一个不容易找的人。”这是平云最大的感慨。当年,为了出版事宜和张爱玲联络的时候,出版社多半要通过宋淇中转。再加上张爱玲晚年频繁更换居所,信件往来也变得十分不易。
“有一次甚至时隔一年才给编辑回信。”平云说,“更多时候,她甚至不拆出版社的信,想到有事要交代的时候,就直接写在信封上,把信退回来,令我们哭笑不得。”
如此高冷,倒是符合张爱玲的人设。她的命运在动乱仓惶的时代里颠沛流离,只留下一个孤傲的背影。
因为和胡兰成的感情关系,使得张爱玲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内,在中国大陆文坛无法容身。她转去美国用英文写作也不甚成功,回到香港创作了一系列电影剧本,收获的关注也是不冷不热。
最后,她的作品到底是在“边城”台湾火了起来。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皇冠出版社开始了和张爱玲的合作,以后的几十年里,台湾成为华人地区唯一出版张爱玲作品的地方。
她影响了台湾读者和台湾文学
“台湾最早在上世纪50年代,胡适谈论起了张爱玲的《赤地之恋》、《秧歌》。随后夏志清在台湾的文学杂志上评述她的作品,再后来他更是在《中国现代小说 史》里称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中篇小说’。”策展人张曼娟说,“张爱玲的文字有独特的魅力,她描写的那种没落的贵族,以及殖民地式的 社会面貌,都有很强的画面感。人性的黑暗面描写得也特别成功。而当时的台湾,太多政治性的东西已经让大众疲劳,人们需要有打动人心的、精致的文学。这时 候,张爱玲出现了。她的出现不但影响了台湾的读者,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台湾的文学家,这样就变得无可撼动。”
对台湾文人的影响,与那唯一的一次台湾行不无关系。当时都还是大学生的白先勇、王文兴、王桢和等年轻人,无不对这位传奇女子翘首以盼。
虽然只吃过一顿饭,白先勇对张爱玲的标准京腔普通话记忆深刻。他把自己创办的《现代文学》杂志赠送张爱玲,后来陪她旅行的王桢和还清楚地记得,张爱玲在 他的家里,“捧着木瓜用小汤匙挖着吃,一边看着《现代文学》,神情模样那么悠然自在。”以至于过了几十年,王桢和脑子里的张爱玲还是“什么都好,什么都 美”的样子。他甚至不愿意去看张爱玲老年的照片,只为保留记忆里青春的女神印象。
这一群当时的台湾文学青年在自己创办的文学杂志上热烈 讨论张爱玲,更让她在岛上火热起来,以至于后来出现了“张派”。有人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台湾文学,“非乡土即张”。白先勇一直不承认自己是“张 派”,不过他说,他的文字气质跟张爱玲像,就是因为师承同一个老师:曹雪芹。
就像她在《爱》里写到的:“噢,你也在这里吗?”醉于张爱玲的“苍凉”气质里,以至于写文带了“张腔”,难以逃脱。
张爱玲长长的一生里,和台湾相遇了只那么一刹那,结果就惊鸿一瞥,互相铭记终身。
就像她在《爱》里写到的:“噢,你也在这里吗?”
“这就是‘爱’。”张曼娟说,“这个特展,我们在她繁茂如迷宫的版图中,牵起的线索就是‘爱’。爱不是仪式,也不是历程,或许只是铭记。我们把她那篇只需一分钟就能读完的短文《爱》悄悄印在角落里。”
张曼娟相信,对于喜好文学的人来说,对于热爱生命的人来说,张爱玲不会成为过去——爱玲进行式,人生的悲喜交集,永远正在发生。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