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工柳:从文艺战士到画坛耆宿

2016年03月31日11:52   南方都市报   微博收藏本文     

罗工柳与杨筠在延安。

  南都讯 记者黄茜 发自北京 为纪念艺术大师罗工柳先生诞辰100周年,3月29日,“创新先驱之路——— 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启。本次展览呈现罗工柳广为人知的油画代表作《地道战》、《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报告》、《毛主席在井冈山》、《马本斋的母亲》、《李有才板话》等,它们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的珍贵庋藏。同时首次展出罗工柳家属珍藏的大量创作草图,以及罗工柳留学苏联时期至晚年的作品构思图、色彩稿,用文献和作品串联起艺术家不凡的一生。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等出席展览开幕仪式。今年百岁高龄的罗工柳夫人杨筠和儿子罗安也难得地来到现场。

  从《鲁迅像》到《郁郁葱葱》

  罗工柳1914年出生于广东开平县月山镇,早年就读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到延安,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并随“鲁艺木刻工作团”深入太行山敌后根据地,负责《新华日报(华北版)》美术工作。抗战胜利后,先后任教于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初期,参与创建中央美术学院,曾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创新先驱之路———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用罗工柳20岁左右创作的木刻作品《鲁迅像》开场,以他88岁随心所欲潇洒挥毫的写意油画《郁郁葱葱》结束,分“在战斗的前线”、“为新中国而创作”、“留学研究在苏联”、“中国油画要走自己的路”、“柳色常青”五部分,300多件光彩夺目的艺术作品,勾勒出罗工柳不断精进、革新、求变的艺术之路。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介绍,罗工柳早年是一位向往进步文艺、立志艺术救国的热血青年。和那一代艺青一样,罗工柳深受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的影响,但他又吸收了民间艺术,改良现代的木刻表现手法,形成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解放后,罗工柳由版画家转为油画家。刚一拿起画笔,他就以《地道战》和《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报告》两件重要作品一鸣惊人。

  临摹作品展现艺术高度

  展览里一批罗工柳留学苏联时期临摹的苏联经典画作,尤为光彩夺目。1955年,罗工柳赴苏联留学,在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攻读研究生。彼时他经常流连于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著名艺术博物馆,对俄罗斯和欧洲油画佳构细心揣摩,列宾、苏里科夫、谢洛夫、科罗温、伦勃朗、委拉斯开兹、甚至印象派、后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都成为他艺术的给养。

  他临摹的列宾的《伊凡杀子》、《扎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王写信》,谢洛夫的《少女与桃》、《院士阿里克赛·杜尔恰洛夫肖像》等等,笔触与色彩几可乱真。

  罗工柳曾说:“我临画不是临出个大效果来就算了,每一笔我都要经过反复研究后再下笔,按他的技法一笔一笔地画出来。比如许多地方都是用伦勃朗的方法,首先用厚颜色堆起来,然后用透明颜色在上面罩一层,获得的效果很丰富。”

  “这次展览里有他在苏联画的一批小风景,也非常好看。”中央美院老院长、著名油画家靳尚谊告诉南都记者。1958年罗工柳回国办展,靳尚谊还将这些小画作借到家里临摹。

  特意赶来参加开幕式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表示,罗工柳的留苏习作对中国油画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几代中国油画人对这些作品“眼熟能详”:“它们是一位成熟艺术家细心碾磨之后带回来的精品,也是这个时代东方艺者油画表现的高峰。无论是灵秀的悲剧演员还是大胡子的哥萨克人,都具有一种难能的对‘神’的把握,更有一种我们今天仍可以静观琢磨的凝重而又松快的笔味。”

  归国后融入东方诗性

  1958年归国之后,罗工柳迎来了创作的又一高峰期。1958年,靳尚谊有幸和罗工柳一起到井冈山搜集素材,“他是搜集《宁死不屈》和《毛主席在井冈山》这两幅画的素材,我是去瑞金搜集《长征》、《送别》两幅画的素材。”他们先到南昌画湘江,罗工柳“画得很满意,情绪很好。”到井冈山,却碰到了难题。“井冈山的自然环境,色彩跟苏联大不一样。苏联是欧洲的色彩,很协调,非常好看。井冈山的绿树是翠绿,土是红土,天空瓦蓝。这些颜色很难组成调子。所以罗先生在湘江画得挺好,到了井冈山,就不够顺利,画不出那灰调子来了。”

  过了一年时间,1959年,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准备开馆,在预展上,靳尚谊看到罗工柳经过刻苦钻研画出的巨构《宁死不屈》。

  1961年,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再度开馆,靳尚谊看到了罗工柳先生的另一幅巨制《毛泽东在井冈山》,再度吃惊不小。他已解决了58年在井冈山时的掣肘,“把整个色调变了,画成今天的井冈山。绿不是翠绿,是灰绿。红土变成紫灰的颜色。阴云密布,建立革命根据地初期,主席坐在那儿思考。”从这两张画,靳尚谊感觉到罗工柳卓绝的艺术才能。

  许江也对《毛泽东在井冈山》一画赞誉不绝,尤其是笔墨里体现的东方诗性的敏锐:“与毛泽东浑然一体的环境塑造和远山墨点的挥洒,一系列的方式,传递着中国油画的强烈信息。”

  著名的美术教育家

  罗工柳还是一名著名的美术教育家,范迪安称他“将革命社会主义融合于人文主义精神”,是一位乐于开拓,“最少教条主义”的老师。

  罗工柳主持的“油研班”和马克西莫夫主持的“马训班”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罗工柳将对“如何创造中国自己的油画”的理想付诸教学实践,将解放区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学经验与“苏派”教学融会贯通,发展出一套别具一格的教学理念和主张。

  中国美院教授、著名油画家全山石是罗工柳的弟子,也是他的同事和朋友。“罗先生是非常智慧的人,他擅于思考,擅于分析问题。他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和艺术修养。”全山石说。

  对学生影响最深的,是罗工柳的创新精神和改革心态。“他总是不满现状,胆子很大,敢于从事,敢于去做别人没有做的事。他的这种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创作上,也体现在教学上。”全山石告诉南都记者。

  罗工柳的儿子罗安提到,父亲在世时从来没有满足过已有的成就。“他总是说他可以画得更好,他总是在求新求变。”

  许江认为,“对西方的优长深解之,秉东方的精神改造之”,是罗工柳先生为后代树立的榜样。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