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艺术家西蒙“同在:油画作品展”开幕
“同在-----西蒙油画作品展”
艺术家: 西蒙
策展人:夏可君
展期:2016.05.15 - 2016.06.1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黑桥苗圃艺术区二道八号院
2016年5月22日15时法国艺术家西蒙“同在---油画作品展”将于黑桥二道八号院透明空间开幕。
西蒙,法国画家,作家,游记作家从2012年起居住北京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中国背景下从事艺术创作。在刚刚荣获法国游记最高奖和皮埃尔-洛迪文学奖之后,此次展览将展示他在北京自2012-2016年四年间创作的三个作品系列:四季(三联张),失迷和缠绵。这也是他在中国四年的回顾展。艺术评论家,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夏可君先生担任这次展览的策划和学术主持。现代舞蹈家侯莹的现代舞蹈团将在开幕式上做现场即兴舞表演。
一个法国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以自己的画笔,成为一个虔诚的记录者,一个隐秘的同舞者,他要用他的画笔与我们这个国度的人们一道舞蹈,发现我们身体的秘密,打开我们身体与空间的想象空间,甚至是神秘空间。他在寻找自己之中,却发现了中国人的另一种面孔,也以此重新发现了他自己。
他是西蒙,对于中国,他一直保持了自己的惊讶,这是双重的惊讶:既是对于中国人,也是对来到他绘画作品上的那些中国人的身体。如同他刚开始来中国时的那幅自画像:目瞪口呆,让身体成为了共在的事件。
西蒙要用他的画笔与中国共在,与他人共在,与自然共在,身体共在,或者身体与自然的共在,甚至与音乐共在,与舞蹈共在,钟爱尼采的他,试图发现躯体的舞蹈,让画面一直有着音乐在回响。
西蒙在中国的这几年,除了周游中国,画了大量的速写稿,在北京生活期间,则一直骑自行车,以便就近,以自己观察的速度,来获得具体深入的感知,达到与普通中国人的共在。
在这种共在中,西蒙发现了中国人身体的语言,这是身体共在的独特语汇,这是身体最为原初的语言,自为自然的语言。但也许对此我们中国人已经遗忘了,需要借助于一个异域艺术家的目光再度发现。
1,异域风情的身体。对于中国,西蒙起先并没有想象,一切都是来到中国之后。一个外国人自然会知道中国功夫,但西蒙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力,他认为速度的反差,太极慢,而功夫快。因此,他的笔触,有的快,有的慢。但中国没有“缓”。随着他在中国各地旅行,发现了不同地域的身体:城市与乡下的区分,留下了一些抹不去的身体印象:中国人蚂蚁一样的快与多,如同地铁中的大堆人群,而乡村的速度则更慢。与西方对比,西方人的时间或者是工作的速率,或者是悠闲的闲散。但就时间节奏而言,中国人本质上偏“慢”。对于这些众生相的观察,对于人群无所不在的众声喧哗,让西蒙画面上出现中国人主要是群体,而且就是众声歌唱,宛如一幅当代的市景图。
2,文化符号的身体。任何一个人文化都有着自己的基本脸谱,在绘画上会呈现出相应的模式,过去中国艺术二十年主要就是以“中国脸”的反讽为代表。这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模式化或程式化的自我想象。西蒙敏感地发现,中国人很会笑,很乐观地面对生活,所谓的乐感文化,生活中总是伴有欢笑。哪怕是民工的笑脸,既有着对艰苦生活的抵抗力,也是民众俗乐的文化现象,而且吃饭时,尤其喜欢群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吃喝。这个观察,看似日常,其实传达了西蒙独特的视角:哪种身体是一起共在时还活生生的生命?西方人的身体追求个体的原子式分离与距离,但中国人则是在一起流动着、运动着的,中国人都是天生的戏子但又习以为常了,而西方人则神经质的多。因此,西蒙绘画上选择的中国人就体现为他们吃吃喝喝时的表情与动作,表达他们日常生活的俗乐,一种短暂地对于痛苦的遗忘。身体的绘画要传达出这种遗忘的快乐,而并非麻木?艺术难道不也是一种遗忘的艺术?通过克服痛苦激发的快感?如何可以抵达?西蒙则是通过身体的舞蹈,打开一个想象中的空间。
3,政治规训的身体。中国文化的身体深受政治伦理的规训,无论是传统的礼仪秩序还是政治符号的等级制化。进入现代性,或者样板戏中的表演身体,或者是革命行动的身体,或者是群体高歌广场舞的身体。已经有中国艺术家以其力度反思了如此政治化的身体,试图介入政治。但对于西蒙,他对此颠倒与迷乱的众生相,尤其是众声高歌中的身体尤为敏感,他画出了他们抬高高唱,众口齐鸣的姿态,这也是一种共在,政治讽喻的共在,因此,其中到底是对救赎的渴望还是一种政治的反讽?或者就是一种还有幽默感?但如此的高歌也让西蒙再次感受到了身体的音乐性!
4,日常生活的身体。画家还是渴望再次回到日常生活去关注那些更为朴素的身体。有一个场景深深打动了他:他看到一个捡拾垃圾的人,三轮车上拖着各种东西,不仅仅是垃圾,似乎他要把整个世界带回家,或者似乎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垃圾。他就在马路上写生,去画自己一眼看到的社会底层,去体会生活的艰苦。这不单单是好奇而已,那些回收的垃圾,其实是人的问题。还有那早起的扫垃圾的环卫个人,我们一般看不到他们,这也涉及环保问题。西蒙对于他们的爱,使之上升为舞者,在画面上似乎要舞蹈起来,这是一种美化?这是对底层民众生活的诗意化?一种大众的诗意化妆?这是一种艺术的共在。如同法国哲学家德波伊所反思的“景观社会”,西蒙把最普通的东西诗意化了,暗示出最黑暗的生活也有着希望。这些小人物在西蒙的作品上获得了一种救赎:对于中国有一种希望,灵活的应变能力,找到想要的东西。由此,西蒙也渡过了寻找自己是谁的阶段。
5,欲望的身体与自然化的身体。如何进一步还原身体?这是把身体还原到自然上。这之前,甚至在来到中国前,西蒙以自己的诗意目光,对于哲学的喜爱,画出了大量以中国文人肖像叠加山水的独特造型作品,这是把山水画与身体重叠,这是一种独特的想象,是把西方的欲望身体与东方的自然躯体结合起来。来到中国,看到更多鲜活的自然景色以及传统中国山水画之后,他更为感受到中国人躯体内在的活力,试图以西方的姿态来“拥抱”躯体:这既是要画出两个身体的拥抱与爱意,也是画出他们自然化的欲望。由此西蒙甚至更为尖锐地提出:爱在油画中是否已经消失了?现实活着的艺术家还能够画爱的主题吗?中国,欧洲都几乎没有画出爱意的画家了,为什么会消失?是因为真的爱消失了!当西蒙画出深情拥抱的躯体,如同盛开的花朵在彼此拥抱与吸允,这是一种挑衅?西方绘画更多是画性的场面,但没有爱,毕加索甚至说:画画如同做爱,达芬奇则是追求绘画之为精神上的性爱体验。对于西蒙,爱首先是实在的东西,爱之中有一种苦恼感?由此他的作品人体的力度非常强,相互热烈地拥抱,为什么是躶体地拥抱?这是裸露出爱的形象,这是对于美的想象,不同于电影,这是美感的还原,从世俗的身体摆脱出来。其中隐含着自然山水,如此的重叠,也发现了山水画中隐含的性感,如同程抱一所言,让我们再次看到山水中的爱意,那自然生长的欲望。这也是西蒙喜欢张家界、黄山与泰山,与太太一起去游历,就是再次回到了最初的问题,那最初的第一印象,对于西蒙,那是中国的山水,而这山水就是身体。这是中国人最为本源的身体,这是西蒙的发现,而对此,我们这国人似乎早就遗忘了!
西蒙对中国的想象——古代文人与山水的自然化重叠,在法国生活的2009年就已经开始。
6,影像中的“被身体”。西蒙绘画中出现了大量的摄像工具,这是关于绘画的绘画?对于镜头视觉本身的反思?每个年代的视觉都有着自己的代表性,随着印象派对于摄像机的发现与利用,我们这个时代则是手机的出现,可以随手拍下任何的日常场景,这些工具也随之而改变了我们的身体与行为。西蒙是最早关注到这些人的画家,他画他们拍摄别人时的那些动作姿态,那种好奇感,但拍摄的对象却并不在场,而且,画面的中心是缺席的,镜头成为盲目的:苍白得什么都没,只剩下空洞!画家似乎暗示我们生活于一个空洞的世界?一个物化的世界?一切都处于消失与迷失之中,在技术复制时代,我们更加迷惘了?我们都在寻找,却不知要寻找什么。我们都在拍摄,也被拍摄,这些无数的瞬间镜头却彼此消耗了,虚浮在虚拟世界之中。通过这些镜头以及中心的空缺,西蒙发现了我们生存的飘浮感,这是现代性的漂浮感与虚空感。
7,盲目的身体,如此拍摄与被拍摄的身体,越来越动感化,越来越恐惧,却更为陷入盲目,到处寻找,有的还带着防毒面具,此面具既是防毒,其实也是自我的遮蔽,这些迷茫寻找的身体,却只是发现雾气或者雾霾的空间:不仅仅是污染,也是暗示我们脑子的迷惑,我们在寻找中还飘浮起来,漂浮在空中,不停游移。画家注意到,动感的东西促使我们去寻找。但这些漂浮的身体带有迷惘,惶恐,而且跃入了雾霾的天气,但也不仅仅是天气,也是生命气息的精神污染与损害。画家在为我们寻找出路。而成为盲人——乃是回到身体的开始。
西蒙的油画创作与写生的速写还不同,后者主要是感性的喜爱,与人一起,融入人群,人群就在眼前,与之共在;而前者则是在画室中进行,拍摄过照片,有着思考与持久反思,乃至于批判。这既是与共在也是分离:生活在一起,但又有着艺术的分离感;以此绘画打开了画面的想象空间,或者是中心的空缺,或者是向着天空的高处。
8,最后,这就出现了舞蹈的身体。西蒙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发现了自己深层的自我,那是与尼采哲学的契合,对于舞蹈的生命的痴迷,如果哪一天没有舞蹈,那一天就丢失了。西蒙自己喜欢舞蹈,从小到大都爱跳舞,舞蹈的精神是尼采从悲剧诞生的写作以来所揭示的西方生命的真理:这也是艺术本身不可丢失的美,舞蹈是拯救,尼采说:“我只爱一个会跳舞的神。”西蒙甚至还研究了印度的舞神。西蒙就不仅仅是一个画家,还是一个诗人,因此,在西蒙的画面上,那些跃向空中的身体,那些飞跃起来的身体,飘向空中,宛若从低处拍摄高处的镜头,发现这些跳跃的身体,也是在空荡的空间中继续运动的惯性使然。还是面对现代生活的眩晕,既要旋转,保持眩晕,又要进入舞蹈之中。似乎让我们看到了马蒂斯画面上的舞者们,这些身体跳向天空,向天空升起,飞升,似乎是要去擦抺天空,向上飞升,隐含着拯救的渴望。而在空中跳舞,保持悬空,也是不确定状态的显示,暗示着中国社会的不稳定?但艺术总是要转换这种现实的焦虑,使之轻盈起来。
西蒙关注这些此时此刻此地所活着的人群,这些共在的生命,他深情注视这些在人群中很快丧失了的气息。他观察周围的现实,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零。但在反复的寻找中,超越身体的迷宫中,他发现了中国人的身体的自然性。如果西方通过身体发现自我,中国人则是通过风景或自然。但西蒙试图让自然与身体再次拥抱,穿越文化的边界。他画出了群体的惊恐的表情,等待与寻找的各种姿态。西蒙的作品提供了另一种目光,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身文化的迷茫之处,以便打开一个新的自由的空间与未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