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天:陈天灼个展于长征空间举办
“陈天灼:自在天”
展览时间:2016.06.09 - 07.10
展览地点:长征空间
自长征空间2015年7月宣布代理陈天灼,筹备已久的“陈天灼:自在天”终于浮出水面。“陈天灼:自在天”是陈天灼在长征空间的首次个展,与其最新“歌剧”作品《自在天》同名,灵感起源于古今印度社会中家喻户晓的梵文宗教诗《薄伽梵歌》(Bhagavad Gītā)。展览中将呈现《自在天》的影像,以及近20件全新装置作品。陈天灼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形象,其实都是来源于艺术家透过每次展览、表演、和事件的机会,不断深度刻画并神化的“角色”,这些角色各有各的故事和生平,每个角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都将于“自在天”中揭示。
查究陈天灼以往作品《野餐》(2014)、《PARADI$E BITCH》(2014)、《ADAHA》(2014)可获知,他擅长在作品中制造凡人超越身体物质性的契机,推波助澜达到“癫狂”状态。此次展览中,汉白玉、大理石、不锈钢等经典塑像材质取代艺术家以往惯用材料,诸如树脂、塑料、泡沫等,后者在工业社会中随处可见、廉价易用,前者则隐含纪念碑式的经典和权威。陈天灼此番选择更加恒久的材质以及塑像行为的运用,直接对抗了消费社会中转瞬即逝的物质情感体验,从而将展览现场塑造成一个神化仪式的发生现场。
展览现场作品与《自在天》表演本身处于相辅相成的关系,《瑜伽幻力》(2016)是《野餐》中男主角产生神圣幻觉之后的“神”的形象;《刹那》(2016)是《PARADI$E BITCH》中侏儒双胞胎狂热状态中的幻觉场景;《三性》(2016)图像为彩色子宫大理石拼花,象征着初生,在表演中被作为“少女”一角的舞台;灯光装置《OM》(2016)在印度文化里被视为宇宙的第一个声音;地板的图案类似坛城,中间为一个印度教中的万字符,它的轨迹依照开幕晚上现场舞蹈的编排而设计。由此,现场的作品也将作为主体参与到表演中,并因此而充满能动的可能性,也进一步被神圣化。
此次展览从6月9日持续展至7月10日。
表演介绍
“自在天”既是印度教毁灭之神——湿婆(Shiva)的代称,又是居于佛教中六道轮回,色究竟天的圣者。
《自在天》演出时长约两小时,共包括七幕:“劫初”“瑜伽幻力”“吉祥薄伽梵”“领域知识”“苏摩”“劫末”“轮回”。本次演出中的人物并未完全依照《薄伽梵歌》中的人物而设定,而是被拟作抽象概念,比如象征“行动瑜伽”(Karma Yoga),代表喜(Sattva) 、忧(Rajas)、暗(Tamas)三德力量的原质(Prakrti),以少女和神主的形象出现;以及象征着“虔信瑜伽”(Bhakti Yoga),则为对梵虔敬、心爱、皈依的老人。 表演融合了多种舞蹈元素,如舞踏,印度传统舞蹈,现代舞,以及不同的音乐风格,如电子乐, Hip-pop, Trap, 古典乐与传统印度音乐,同时借用对演员身体、形象的改造,演出现场设计及对不同舞蹈种类和音乐的糅合,把一个个普通人转换为艺术家设想中的神,并加入了更为盛大的仪式场面。与以往表演《ADAHA》(2014)及《ADAHA II》(2015)相比,《自在天》延续了多彩、怪诞、媚俗的审美意象,而艺术家本次以更加全面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表演的作品内涵及形式,在各个元素上发力以期能够达到作品的井喷式发展,通过追索历史、宗教,从艺术家本人的视角出发,探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该如何理解人的存在和精神探索。
此次表演由陈天灼携手表演艺术家北鸥、表演者周琪、玉中国、巴黎艺术家团体HOUSE OF DRAMA、舞蹈家KIRIKOO DES和NDOHO ANGE。他们的演出将配合不同风格的现场音乐一同呈现。音乐人邀请到尼泊尔裔瑞士电子音乐人AÏSHA DEVI、越南裔法国Hip-Pop音乐人NODEY、噪音/即兴音乐人李剑鸿、笔记本即兴乐手/噪音乐手韦玮、现代音乐人岳璇、以及印度传统音乐人ROUMITA&SAYAK。
关于艺术家
“肉体本身就是很脆弱的,生跟死的界限就是如此的模糊。”—— 陈天灼
陈天灼(1985),目前生活和工作于中国北京,本科毕业于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后于英国伦敦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学习并获艺术硕士学位。
生与死、轮回与灵魂,疯癫、狂热、荒诞,陈天灼通过艺术构建他的虚拟宗教;作品混合表演和影像、装置、绘画等形式,集合地下派对,舞台表演,或更精确建构的仪式般的现场,将现实转变升华为幻境。宗教(如佛教、印度教、基督教、萨满教等),亚文化(如邪典文化、Drag、Rave等),流行文化(如卡通、嘻哈音乐、电子乐等),舞蹈(如日本舞踏、Vogueing)等元素和符号都被他融汇贯通于作品当中,以期让观者/参与者在气氛烘托之中超越身体和精神的表面情状,到达艺术家本人提到的“癫狂状态”。
陈天灼的重要个展有《陈天灼》(东京宫,法国巴黎,2015)、《野餐天堂婊子》(BANK画廊,中国上海,2014)、《天灼酸俱乐部》(星空间,中国北京,2013);参与的重要群展有《创客创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北京,2015)、《明天的派对》(尤伦斯艺术中心,中国北京,2014)、《迷途:时间空间织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上海,2014)及《存在-+关注年轻艺术家群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中国上海,2013)。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