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省博物馆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方力钧版画展
展览时间:2021年1月29日——2021年3月1日
展览地点: 湖南省博物馆一楼特展一厅、特展二厅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
票务信息:免费向公众开放
策展人有话说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冀少峰先生说:“阅读方力钧的版画,是要放弃、清空、归零对于版画的认知和已有版画的语词,进而以一种当代艺术的体系制度来直面其版画所带来的颠覆性挑战和观念的变革。”
他认为方力钧的版画清晰地呈现出四个发展时期:
01
朦胧期(1982—1984)
这个阶段其版画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体现的是一种久居封闭环境的人对现代性的渴望,苦难经历、个人命运和中国社会底层现实紧紧联系在一起,以致于关于伤痛苦悲的视觉表达成为其视觉叙事逻辑的重要线索之一。
02
沉寂期(1985—1994)
方力钧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并没有留下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版画作品,但社会氛围的激动人心迫使方力钧必须从历史的大兴奋中醒来。他由太行地域的乡土题材转向审美与形式的探索,再至回归太行地域母题,由此形成了其视觉叙事风格的重要转向。激变的社会裹挟着方力钧也投入到社会变革的潮流中,而后内化于其版画创作与当代艺术的轨迹中。
03
觉醒期(1995—1998)
他以一种自我启蒙式的艺术实践,不仅回应了激变的社会发展现实,找到了适应自己的生存方式,同时亦走在了时代与艺术的前沿。其1995年创作的黑白木刻,塑造的形象来自于符号叙事光头的形象,并有意尝试将这些形象放大。他以一种无畏的勇气和难得的清醒,直面大时代变局所带来的突如其来的变化。其内心深处和外部世界的异质性促使他刻画出了时代的大命题,刻画出了思想的超越,精神的高贵及人性、人之为人的尊严与风骨。
04
突破期(1999年至今)
他的版画所带来的颠覆性革命,不仅在于其表现工具、材料材质及方法语言的变革。技术尺寸的变革有形可见,但在形式背后身份的独立,精神的自由才真正瓦解了传统版画知识系统。透过版画,实则是一种个性尊严的被尊重,也使得版画在迈向现代性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版画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方力钧的版画在当代艺术史叙事中牢牢占据着显著而稳固的位置。
方力钧版画的独特性
方力钧的版画虽然很多地方有别于传统版画,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拓宽了版画的边界,但是,版画的特质和共性依然清晰可辩。例如,画面依然具有可复制性、纸张和木板之间的对话还是属于间接性艺术、追求“刀感”和“木味”、制作过程的偶然性、版画技法和形式的统一等等。也许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点来认识方力钧版画的独特性:
01
工具的运用
电锯替代刻刀,发挥了长线条的表现性。另外,电锯在木板上留下了许多“不修边幅”的偶然性刻痕,恰恰成了传统刻刀难以企及的特殊效果,形成了某种标志性技法。容易购买到的廉价大型三合板,为实现巨型版画创作提供了可能。摄影和电脑分版制版技术在版画创作的运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构图、造型、色彩效果、饾版分色等诸多问题。传统的手工温州皮纸成了方力钧版画的最佳载体,把最当代的艺术运用最传统的装裱方式加以实现,这本身就是艺术品。同时,装裱成卷轴才可能将大尺幅版画作品的缺点转化为优点,便于携带、运输、展示、收藏等,进而实现国内外同时举办展览的可能性。
02
色彩与造型
比较方力钧不同时期的版画,呈现出来的是两极化的色彩运用。画面或是单纯的黑白灰,或是色彩明度和纯度极高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的色彩理念在受到中国本土艺术环境和西方波普艺术的影响下,注重其作品中色彩的大众性和强烈的对比感令人印象深刻。他在选取画面构图时,往往是个体聚焦伴随着夸张的造型,或者是个体的有序、无序的重复组合。光头形象加上夸张的表情,诸多符号化的图示重复多次出现,无形中就强化了观者的记忆。
▲1999.5.1,488×732cm
木刻版画,1999年
▲2016,244×366cm
木刻版画,2016年
03
题材与技法
他在创作题材选择方面,一如既往的是各种光头形象,自己或身边熟悉的朋友都有可能成为表现对象,但始终不变的是以人物为主。无论是采用饾版套色油印还是饾版水印,材料和技法永远只是一种手段,相信他也不是刻意摒弃马莲和机器印制,而是熨斗手工印制对他来说最合适,也最能达到预期效果。
▲熨斗手工压印
▲拼版
04
创作意识与观念
僭越规矩往往是新艺术的开端,不默守陈规,突破创新,才是艺术的本质。方力钧版画的独特性,不是体现在某些特殊的层面,而是环环相扣的,肯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艺术家创作意识与观念的突破,是变革的开端,只有持之以恒不被外力牵制才能方得始终。木板画语言的特性利于传播,大尺幅的木版画不仅视觉冲击力强,还带有崇高感,令人心生敬畏。方力钧利用艺术创作来思考艺术与时代、环境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意义。
▲2017,488x852cm
木刻版画,2017年
名家点评
栗宪庭曾这样评价:“方力钧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制作了多幅巨大的版画。方力钧学版画出身,他一直期望在版画上有所突破,版画尤其木刻,历来适合制作小品,诸如书籍插图之类。而方力钧的版画追求完整的独幅创作,以及尺幅的巨大和视觉冲击力。巨大而能持刀法的流畅自如,是方力钧木刻版画的技术难题,也是方力钧在版画制作上的贡献。他使用工业电锯等工具,因此刀法显得格外锋利、强悍、霸道和气派,迥异于传统木刻刀的细腻和纤巧,而具有一种工业工具般的力度,正是这种工业工具带给作品刀法的力度。”
广军认为:“方力钧版画突破的意识,比如大型化,比如走出平面等,但是,材料、技术、技法等的变化并不是根本的,最根本的是有了更宽广的表现意识,个人的诉求增强了,人性得以张扬,形式也跟着有了大的变化。”
▲2020,60x40cm
木刻版画,2020年
▲2000,122x81cm
木刻版画,2000年
方力钧持续不断以中国当代艺术符号化的图式来表现个体诉求,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这个时代,最根本的是探寻对人性的解放,对自由和观念的表达。在某种意义上,他把具有中国特殊符号的艺术语言运用到作品中,有利于国际艺术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的审美倾向,实现了其艺术追求和文化价值。
展厅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