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控制之外——李婧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1.5.22–2021.6.20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 BETWEEN SPACE
学术主持:谭平
策展人:晏燕
艺术家:李婧
新浪讯,2021年5月22日,“控制之外——李婧作品展”在今日美术馆BETWEEN SPACE空间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艺术家谭平担任学术主持,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担任策展人,展出了艺术家李婧近六年来创作的抽象绘画系列作品及装置作品。在开幕当天BETWEEN SPACE汇集了众多嘉宾及学者,针对展览内容各抒己见。
李婧的绘画作品色彩明快,看似抽象的画面,实则是她对微观局部痕迹的刻画。针对这一点,展览的学术主持谭平在接受采访时说:“李婧的作品一直在探讨一个怎么看的问题,或是怎么看对于她来说更可控。初学画画都会学构图,尤其是写生,还会用手做一个取景框。这也许就是作为艺术家认识世界一个可控的渠道与方法。人太渺小,无论我们借助什么工具,都是带着不同的眼镜看世界,无论如何充满想象,看到的永远是整个世界的某个局部。不妨像李婧一样,静下心来,琢磨一小片可控的痕迹、微观的局部,也许也能弄清这个不可控世界的本质。”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艺术家王兵则表示,“李婧的转变是在探索形象质量的过程中放弃形象。其情感即是她的观点,不仅是作品的形式,同时也是将感知变为认识。对于她来说,这只是一个开端,从事物表层剥离视觉线索,发现自己构造图示的印记,发现自己情感的生长。”
对于李婧此次展览的主题和内容呈现,展览策展人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与各位嘉宾分享,“李婧《痕迹的肖像》系列作品创作始于她在法国南特美院访学期间,对工作室一张斑驳桌面的刻画。以‘微观叙事’的方式,将目光定焦于‘痕迹’,如实地描绘其形状和颜色。这种偶然形成的客观形态,在李婧的刻画下,呈现出抽象图像的意味。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极端自我控制,与不可控因素相博弈的结果,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绘画的意义进一步观念化。”
著名艺术评论家易英教授将李婧的绘画过程归纳为“寻找心灵的对应”,在他看来:“心灵、灵感、感悟,都是艺术创作的感性现象,李婧的不同就在于她不是一蹴而就地灵感显现,而是选择和漫游,直到无意识深处的自我真实地显现在形式上,才实现了心灵的对应。当然,每一次选择和偶遇并不都是‘无缝对接’,它只是心灵或自我的某一角落,但这也足够了,自我的心理图式的构成本来就是复杂而丰富的,李婧做到的就是在多种条件下,运用多种手段,在某一方面实现成功的对接。因此,她的作品总是新鲜的、充满生气的。”
BETWEEN SPACE作为2021年今日美术馆为公众打造的了解艺术、接触艺术的新空间,将为公众带来包含视、听、味、触等多感官的艺术体验。此次李婧个展“控制之外”,与初夏色彩相呼应的抽象绘画作品,无疑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
李婧的凝视与远眺
李婧一直在进行着“可控”与“不可控”两者关系的造型实验,她擅长将偶然的、不可控的痕迹变成画面,同时将绘画创作中所产生的不可控的因素保留在自己作品中。此次展览“控制之外”是对其个人近六年绘画方法的梳理和系统呈现。
从2016年第一张《痕迹的肖像》系列作品开始,李婧就对物体面的各种痕迹产生兴趣,并将此作为绘画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从《痕迹的肖像》到《调色板》系列,艺术家的观念绘画逐步走向成熟,在抓取“调色板痕迹”作为绘画主体表现对象的过程中,她完成了自我控制下的不可控性因素的再现。
在视角选择上,艺术家有意识的将“整体”和“局部”做为一组题材进行呈现,以此形成多重有意味的形式图像。在展厅内呈现的《痕迹的肖像》就是一组整体和局部的生动对话,观众会不经意之间发现两者微妙的关联,不需要走近画作就可以看到放大的局部。
在主动地截取和确立价值方向,李婧一直以 “可控与不可控”作为创作核心,并拓展个人艺术创作。此次展出的《痕迹的肖像II》《马赛香皂》是她最新系列作品。《马赛香皂》呈现的是艺术家对微观的痕迹的关注;而《痕迹的肖像II》中则加入“时间”这个概念,作品尺幅从小到大,颜色从明黄变换至浅灰,表面看像是身体伤痕从重到轻的变化过程,实则是对时间流逝的追忆和生活的感悟。
李婧的学习背景除了自由艺术、版画,还有建筑及艺术品保存和修复,或许正因为有这种跨专业的认知,让她的作品既有一种空间感,还有局部的细腻。此次展览,按系列和成组的方式呈现,既有艺术家对客观图像的整体“再现”,还有对整体的局部放大。本次展览还特别呈现了艺术家专为“控制之外”展览,结合展厅空间创作的装置作品《图腾》。这件作品延续了她对控制与不可控的主题,尝试在画布以外的载体上进行创作。作品中丰富的色彩强化了树木自然形成的裂缝形态,给人一种远古人类在画图腾的感觉。
李婧的绘画,是她对客观世界的凝视和远眺,在这个过程中心灵安静了,时间单纯了,静止的图像却流动起来。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20日,免费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