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推荐 | “万籁·中国声景设计展”

2022年07月26日 23:0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感知模式随着人类的整个生存模式而改变”瓦尔特·本雅明曾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中这样写道。作为联结人与世界的基本交流媒介之一,“声音”贯穿在南京金鹰美术馆今年的首展“万籁·中国声景设计展”(后简称“万籁”)中,穿插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设计、音乐科技、公共艺术六个类别的作品中。“以‘万籁’为名,意指声景的宇宙,既言其多,也言其大。”本次展览策展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声学媒体实验室主任鲁安东说。

“万籁”展览现场“万籁”展览现场

  声音作为人们感知世界的媒介,总是与交流同时发生,所谓“声景”总是离不开“声音”“环境”与“人”三个要素,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的整体。“万籁”展览开创性地在南京200米高空展现了多重学科交叉下,将不同尺度的空间概念,用感性的构建方式于观众的观、听、思之中实现。从宇宙空间的音信、山谷巨构的鸣响到城市檐下的低语,7组艺术家的作品凸显着创造性地转化与整合的内核,也以人文要素启发着未来工程领域与生活方式发展的各种可能。

“万籁”展览现场“万籁”展览现场
“万籁”展览现场“万籁”展览现场
“万籁”展览现场“万籁”展览现场

  鲁安东除担任策展人外,还作为参展艺术家,与声音艺术家殷漪合作设计了《三声庭》,伴着展墙上“世界以声音之形显现于我之前”“创造声、赋形声、想象声”“我听故我在”三个声音对听觉的未来意义的发问,自然中的鸟声、从自然声中攫取出来加入汽笛等人工声音的段落、人体胸肺部和呼吸心跳的声音,达成了从自然、城市到人的变迁。观众需走过隔柵般的极简结构框架,其高度也是由低到高错落的,暗含着艺术家试图展现的不同人文维度,结合三个声音表达创作者眼中“音”如何作为一种“内观”的通道出现于未来。

“万籁”展览现场“万籁”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中有两件需绕行体验的作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育帆带领团队创作的《一幡风顺》以红色帐幔垂下,取形于藏民取经的经幡,环绕着中央的声景装置用铜铃和红、蓝、白三色幡布构建了一个冥想和聚集的场所。装置下方澄澈的镜面水,映射出风和人的流动,取名红海子,隐喻达戈的风云宝镜,观众围绕作品倾听,可先后获得人工声、水声、经幡声,一旁的成组视频还原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沟口林卡(藏语:宝贝园林)的风景。在这里,声音从一种单纯的元素被延展为具有精神性的载体。《聆听的方法》则来自由声音艺术家殷漪与建筑师庄慎联合创建的向声葵听觉空间设计工作室,在这件作品中,三个研究型设计项目以视频的方式循环放映,其中的《天等目装饰工程》中,庄慎介绍了如何在城市空间和日常生活中营造带有精神空间属性的听觉空间,在他看来,那其实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偏移,与海洋有关的荒岛、与动物及自然有关的雨林,被城市的雨夜包裹,重新营造了基于现实的声音维度。

“万籁”展览现场“万籁”展览现场

  来自李虎与黄文菁创始的OPEN建筑事务所的作品《山谷音乐厅》用声音描绘了另一种真实维度中的精神居所。这座位于河北阿那亚金山岭社区的公共建筑,在展览中被由巨幅影像再现,在这座由声音出发的建筑中,音乐厅中朝向天空和山峦的开洞不仅引入了光线和风景,还经过严谨的声学计算设计其大小和形状,没有演出时,人们也可以坐在其中“看到”声音的形状,“听到”寂静的声响,在这里,建筑不再只是声音的容器,声音与建筑在此叠加,也让人与自然形成了新的对话。另一件以大型影像呈现的作品是由邱艺芸、师丹青、李子晋及团队联合创作的作品《宇宙八音盒—Cosmusica》则将声音的尺度延续至宇宙中。在这件实现了人与宇宙在声音层面上实时互动的新乐器中,通过对于伽马射线、电磁波等宇宙各个方向的波形数据收集,创作团队将抽象的数理信息转化为人可以感知的声音形态,让其转化成星球的声音基音,并用光谱生成各个方向星球的音色,两者合一,创作出各方向星球独特的音乐,让原本遥不可及的星球变得可以聆听与感知,谱写了真正的“宇宙之歌”。

“万籁”展览现场“万籁”展览现场
“万籁”展览现场“万籁”展览现场
“万籁”展览现场“万籁”展览现场

  正如金鹰美术馆始终致力于用艺术在南京呈现出更多样的图景,在本次展览中,南京本地的声音也被呈现其中。LanD Studio创始人窦平平的作品《檐下耳语》用“拉贝日记(英文版)”“南京河中之水歌” “赏心亭”“我们生活在南京”连接起古今中外的文学之路,在犹如城市屋檐的装置下,观众可以听到熟悉的南京话在耳畔低语,娓娓道来属于这座城市的故事。来自南京声音地图小组的作品《秦淮音河24小时》则沿着贯穿南京不同城区与时代的城市母河——秦淮河,分时段采集秦淮河流域及两岸实地声音作为基础素材,再叠加以相关的古诗词、代表民俗音调、历史广播等音频素材,记录河流两岸古今历史故事。而通过视听装置获取的于秦淮河上旅行的沉浸式体验,也可以在声音交互地图中探索更多金陵信息。

  值此展览进行之际,紫金奖·大学生声景设计营也即将启动,面向全国设计相关专业大学生,以当代声学科技与设计领域的前沿交叉为主题,该奖项旨在让学生于跨学科协同设计的情景下,与顶尖设计师、科学家和科创企业密切互动,本次“万籁”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则将作为评委,助力声音与艺术的先锋探索。

  此外,为促进当代声学科技与设计领域的进一步融合,鼓励引导相关专业学生和行业人员了解声音文化、运用声音科技,南京金鹰美术馆、声学媒体实验室联合苏州国际声学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声学学会与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还将共同创办“中国声景设计奖”。 2022年7月22日,“中国声景设计奖”启动发布会于南京金鹰未来世界55层的金鹰科技馆举行。每年一届,该奖项将在全国范围内邀请声学与设计融合的创新设计成果参加评选,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产品设计、公共设计五个类别,旨在成为国内首个针对声学科技的设计应用的权威奖项。由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世界环境声学联盟主席康健、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宪、《声学学报》主编李晓东、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兴钢等学界业界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则会给予参展艺术家、设计师与专业的指导及点评。

  “声音构成了未来科技与人文之间的一座可能的桥梁,而设计则为这座桥梁提供了关键的蓝图。”鲁安东表示,在城市的不断演进中,金鹰美术馆也在南京的空中架起了一座桥梁,打造出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多元艺术文化展示窗口和全球化视野下的学习平台。

  关于金鹰美术馆:

  金鹰美术馆坐落于南京市新主城区建邺区标志性的大厦金鹰世界内,位于金鹰世界大厦A座52层,建筑主体包括三栋塔楼和空中连廊,总面积共计12000平方米。金鹰美术馆是由金鹰国际集团创立的专业艺术机构,是一座空中的全艺术平台,涵盖了与艺术相关的全球顶级艺术展览、艺术专题讲座和表演、艺术教育与工作坊、艺术创作空间以及丰富的跨界文创体验空间等综合艺术形态。全年将呈现超过百场艺术展览和各类公共文化项目,我们致力以美术馆为主体,介入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期践行艺术与城市、人文、自然并行的理念。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