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师展缘何频繁落脚商场

2015年07月27日11:45   和讯网  收藏本文     

观众在欣赏安迪·沃霍尔作品展。 蒋迪雯 摄 观众在欣赏安迪·沃霍尔作品展。 蒋迪雯 摄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本报记者 钟菡

  这两年上海的艺术展览市场可谓精彩纷呈,“群星云集”。毕加索、莫奈、达利、梵高、安迪·沃霍尔……这些世界级艺术大师接踵而至,有些隔年又来,甚至一年两度,背后是否有什么“秘密约定”?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艺术大展无一不在人流密集的商业中心,这到底是当下艺术展览之“怪现状”,还是未来的新潮流?

  三个达利,不期而遇

  今年也许该注意“达利”。先是K11购物艺术中心宣布将于11月起举办“跨界大师·鬼才达利”超现实艺术大展,接着,曾在K11成功举办过“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的天协文化也宣布“疯狂达利艺术大展”将于9月26日在外滩十八号开幕。谈到展览为何撞车,天协文化负责人谢定伟一直表示,此前相互之间并不知情,只能说“不期而遇”。

  然而,正当观众为看“鬼才”还是看“疯狂”而纠结时,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日前突然宣布,他们将于9月19日举行“达利的盛宴”艺术展,并且,该展览的网络售票除苏州站外,还特地在上海站销售。工作人员表示,“主要是上海的艺术氛围好,离苏州也较近,希望吸引一些上海的观众前来看展。”但对于上海已有两个达利展的竞争态势,苏州方面表示“并不知情”。

  不仅是达利,日前,“你就是艺术——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作品展”在南京东路353号悦荟 Mosaic4楼开幕,主办方源谷传媒同时宣布,由他们和意大利米特莫弗斯艺术协会共同主办的“传奇·毕加索艺术大展”将会在10月份降临上海环球港。其实,在2013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曾做过“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回顾展,天协文化也曾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做过“2011年毕加索中国大展”,两位艺术大师频繁来沪,观众会不会审美疲劳,作品真迹又如何保证?

  “国外艺术大师的作品来源主要有三种,博物馆、基金会和私人藏家”,源谷传媒公司合伙人田刚说,“比如我们这次安迪·沃霍尔和毕加索的展览就是通过意大利的合作机构,从全球的私人藏家手里面聚集起来,很多都是博物馆里见不到的。”他介绍,米特莫弗斯艺术协会有一大批藏家会员,协会借此可以调动全球的资源。这次安迪·沃霍尔的展品就有美国、意大利、亚洲等多个来源,协会会根据自己的数据库提供一个清单,由主办双方共同挑选。“我们有对照过2011年的毕加索展,基本没有重复,他们的展品来自基金会、博物馆,我们的来自全球藏家的藏品。不过我们想过刻意避免重复,毕加索作品很多,创作类型也很丰富,我们想让大家了解一个不一样的毕加索。”

  “大师的作品永远有市场。”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认为,就目前来看上海的艺术市场需求很大,并且对周边城市有一定辐射力,一年来两三个世界艺术大师展览完全可以容纳。“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没有大英博物馆、卢浮宫这样藏有世界名家名作的大型博物馆,而出国旅游的费用又比较高昂,不是每个人都承受得起,但是对艺术的需求,或者想要看名作的愿望普遍都具有。”

  “中国人喜欢跟风,这个需要避免。”傅军说。不过从目前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3场达利展的确是不小心撞车。“从商业角度讲,就像同样类型的店五百米内不能有第二家,除非你的作品是完全不同,或者另外一种展现方式。但要办什么展览属于公司商业机密,不可能提前一年公布,等知道对方也在做时自己也筹备的差不多了。”

  随着商业艺术大展市场的火爆,未来有没有可能出现一年几个“梵高”,几个“莫奈”?田刚认为,“撞车”虽然不能预知,但也要看艺术家作品。比如,达利生前为了维持奢侈生活,卖掉了自己很多雕塑作品的版权,而梵高作品总共才300多件,如果全是真迹话,不可能一年办两个展。“这要求从业人员多元化发展,目前艺术特展市场非常好,所以我们以艺术类展览做开端,但明年我们会考虑动漫、影视、体育、时尚类的展览。其实,能够让大众接受的艺术家并不是很多,而且很多在中国都已经做过展览了。如果局限在这个方面,对公司以后发展和市场开拓都有很大制约。不过,我们会坚持把展览放在商业中心里面。”

  K11莫奈展的启示

  2014年,天协文化在K11举办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创下40万人次的观展纪录,成为当时的一大文化热点。并且据K11统计,特展期间其日常营业额增长了20%,提供了艺术商业融合的经典案例。其实,谢定伟原本与中华艺术宫等多家上海公立场馆洽谈,由于国家规定此类场馆展览票价不能超过20元,无法收回成本,无奈之下,才选了愿意提供免费场地的K11。

  “国外很多展览机构很看重中国的市场,莫奈展是一个成功的标杆,正是因为它的成功,带动了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的海外机构愿意把作品运到上海来,运到商业中心来进行展出,它有很大的示范效益。”田刚说。

  傅军也认为,莫奈展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触动了后继者。“他们是文化企业,企业最终目的肯定是追求商业回报,但文化型企业也要分析市民的文化需求,有些做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实现同步。”但她同时觉得,莫奈展的成功有一定偶然性,“当时微信刚刚兴起,微信和微博联动,这种亲民的传播方式对展览宣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选择在商业中心举办艺术大展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莫奈展的合作主办方巴黎马蒙丹-莫奈美术馆,一开始并不理解为何要在一个购物中心办国宝级的画展,并且怀疑它是否能够达到专业水准。田刚表示,源谷传媒要在353举办安迪·沃霍尔展览时也有同样的遭遇。“意大利的主办方开始很不能接受,觉得艺术作品怎么能放在商业中心展出,他们提出要在专业美术馆。但这样一个展览有很高的运营成本,如果放在专业美术馆,对于特展会有很多限制。后来我们带他们来实地观看,并且把我们的理念跟他们诠释了以后,他们也认可了这种模式,所以对第二场毕加索展览放在环球港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他分析,如果展览放在专业美术馆举办,吸引的人群会比较窄,限定了推广效果。在K11有很多人排队观看莫奈展,有些人可能并不是喜欢艺术,但是看到这种人群示范效应,也会跟随前往。

  353原来是个老牌商场,经过几次改造,今年6月重新开业,需要大量的人气。安迪·沃霍尔展览开幕以来,每天前来观展的都在2000人次左右,商业效益初显。“353对我们的支持力度还是蛮大的,场租费跟一些专业机构比几乎可以忽略。所以我们会选择比较好的商业中心,这样才能保证每天的人流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大众也不需要特意到专业美术馆,就能和艺术来一场邂逅。”

  艺术空间将成商场“标配”

  “其实商场之间竞争也很激烈。”田刚说,现在纯卖百货的已经很少了,大部分商场里面电影、餐饮样样都有,如果艺术也能加进来,对吸引人气、提升品质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如果商场规划初期没有做到,仅靠后面小修小补的话,达不到硬性的展览要求,比如场馆面积,恒温恒湿等,很多高规格的展览就无法举办。

  “K11一开始定位很清楚,其地下三层就是一个3000平方米的艺术展览空间,所以才能举办莫奈那样的展览,包括吸引更多的艺术大师前来。而且整个淮海路上只有它一家这种定位,辨识度会非常高。”田刚透露,当初要举办毕加索展时,曾有五六个商场来谈,其中三四个是免费提供场地的,但是源谷传媒全部回绝了。“一方面他们缺乏相关经验,没法配合推广,而且有些商家仅仅是想借毕加索短期吸引人气,做完就把场地租出去,出于综合考虑,我们才选择了环球港。”

  尽管大家都想办展,但目前符合艺术展览需求的商场并不多。“据我所知有博物馆级别展览空间的只有K11和环球港。”田刚预计,商场定位可能会在未来五年甚至两到三年之内发生转型。“原来我们无法想象电影院可以开在商场里,或者餐饮可以搬到商业中心里面,但随着这种方式的流行,现在新开的商场没有影院、没有餐饮,会很难立足。”他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艺术空间也许和影院、餐饮一样会成为商场标配。“这是三赢的模式,主办方有利润,可以引进好的作品来,商场能吸引更多的人气,观众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享受。”

  反过来,一旦商场普遍拥有艺术空间,开始举办各种大展时,对于专业的展览机构也会形成挑战。“理论上美术馆、博物馆才是那些艺术大展的家,现在已经出现‘过家门而不入’的情况。如果没有国家补贴或者相关艺术资源的话,专业展览机构靠什么来生存,靠什么吸引大众走到博物馆、美术馆里来?但这属于一种良性的市场竞争,将来可能会越来越好。”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