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首次举行清代海外销瓷展

2015年10月01日08:53   中国新闻网   微博收藏本文     

  中新社沈阳9月30日电 (记者 朱明宇)沈阳故宫博物院“瓷路相逢”首次清代海外销瓷展30日开幕,揭开了中国从16世纪开始通过瓷器向西方传播文化艺术的交流历程。

  当日上午,沈阳故宫2个展厅内陈列着83件清代外销瓷器,以清康雍乾三朝居多,分为“走向世界”、“中国情调”和“西风东渐”三部分展示,不少民众正在聚精会神观赏。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解除海禁,外国商船增多,或在广州订货,或来样加工,于是应对外销的广彩瓷器出现。这批瓷器上有不少反映中国人生活场景的绘画,如婴戏图、仕女图、狩猎图等,在人物、动植物、风景、器物等装饰纹样的选取方面独具匠心。

  在一件清康熙清华西厢记图大盘的展品上,描绘的是名剧《西厢记》中“月下听琴”一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当时被认为具有浓郁中国世俗情调而大量远舶西方。表明了中国古典小说通过瓷器首次呈现在西方人面前,早于文本的传播。

  据沈阳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16世纪东方航线开辟后,中国瓷器等艺术品大量输入欧洲,掀起了一场卷席整个西方社会的“中国风”,西方人称瓷器上的清装人物为“满大人”。由于广彩瓷器记录着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历史,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在展出的清乾隆广彩描金徽章折枝花卉纹汤盘上,印有英属殖民地一个家族的纹章,英国上流社会往往通过展示带有纹章的餐具来显示地位。考古人员通过辨识瓷盘纹章,便可推断出男女主人的家族等相关情况。

  本次展览将持续2个月时间,展现出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众亦可从中感悟到中西方社会对异域文化的传入、接受和融合过程。(完)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瓷器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