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亚洲双年展:影像中的亚洲时间

2015年12月15日10:12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陆斯嘉

  12月11日下午,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进入展区大厅,上面的这块展板一目了然。

  “你那边几点 了,在过去很长的历史中,在亚洲范围内,仅指人们对自然时间的确认。但是二战以后,亚洲获得了历史时间,亚洲时间不再是没有方向的,而成为一个多向且多元 的时间概念。”作为展览的学术主持,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政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歌在上午的媒体发布会上说。

  “亚洲时间”是“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以下简称“亚双展”)的主题。展览以“一带一路”为指导理念。来自中国、韩国、印度、日本、新加坡、印尼等17个国家,47位/组艺术家的约50件作品参展,展品涵盖装置、影像、绘画、摄影等艺术领域。

  建构“亚洲艺术”的尝试

《双重时间》No,2 系列一(三联画) 510x220cm 布面油画2015。

  亚 洲作为一个概念,在18世纪或是更早的时候,是欧美人在讨论远东地区时的地理名字,是被命名的“亚洲”。尽管近代以来所有亚洲国家都在为亚洲文化、民族独 立,乃至艺术在世界上的独立不懈努力,但在文化意义分享的过程中,话语的差异使得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和以亚洲为代表的东方长期以来发展并不平衡,亚洲本土 意识普遍缺乏。

  然而,伴随亚洲经济的崛起、艺术生态的开放,亚洲文化逐渐走向世界的前台。亚洲艺术不仅作为亚洲问题与意识的重要表征,更成为全球化问题的集中代表。

  那么,究竟什么是亚洲艺术?亚洲各国及亚洲以外的策展人,又是如何认识亚洲及亚洲艺术的现状及发展的趋势呢?首届亚双展又是如何来破解和回答这个问题的?

  本 次展览的策展团队共7人,分别是:广东美术馆原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罗一平,荷兰乌特勒支视觉艺术与设计研究生院院长汉克斯拉格,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新加坡当代艺术中心CCA艺术总监乌特·梅塔·鲍尔,韩国首尔美术馆馆长金弘姬,英国考陶德艺术学院教授莎拉·威尔逊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歌。

《黄昏》 影像作品视频截图玛拉蒂·苏里约达摩2010年作。

  策展团队对“亚洲艺术”做出这样的阐述——

  “从 当下的历史情境来看,亚洲美术的发展无疑处在由高到低的三个层次:经济的全球化、亚洲的认同、作为民族国家而存在各个独立国家的发展。但是从近几十年亚洲各国艺术展览的呈现来看,清晰地说明一个事实,亚洲美术馆界和亚洲的策展人更关注第一和第三个层次。没有一个感召力的概念去思考亚洲及亚洲艺术的问题,对内主要表现在亚洲人如何认识自身,进而亚洲当代艺术在题材上、表现技巧上、语言风格上如何表现出本国国情形成的价值主张、本体主张、程序主张和规范主张。对外主要表现为亚洲当代艺术面对欧美为中心的艺术价值体系,怎样摆脱西方系统的模式而确立一个崭新的亚洲艺术形象。

  “另一个不容忽略的现实是,亚洲经济的快速崛起为亚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经济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得中国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如何在与亚洲邻国的多种关系中,增大文化的影响力,扩大话语的主导权,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最亟需解决的重要命题之一。作为亚洲重要国家的一员,中国对亚洲当代艺术现状的梳理、对亚洲当代艺术未来的发 展有较强的主导性。中国呼唤自己的亚洲双年展,通过中国文化和亚洲独特的位置和影响力来搭建文化沟通的平台,展现自身对于亚洲问题的关注,对于全球化的回应。一方面在中外比较的视野中,展现亚洲视觉艺术多元化的结构,丰富的艺术表征及其在亚洲当代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另一方面突出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化语境和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自主出场和价值重塑。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艺术的回应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相连。”

  血汗工厂与亚洲幻想

  广 东美术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毗邻珠江与星海音乐厅,1997年11月落成开馆。美术馆目前收藏作品3.6万件(套),馆藏注重传统形式如水墨画、油画、版 画、雕塑等在当代语境中的表现,同时也关注装置、影像等新形式藏品。在2002年连续举办了四届“广州三年展”的基础上,2013年起开始筹备创办全新品 牌“亚洲双年展”。

  本届亚双展作品分布在美术馆的三个楼层,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的一个参观体验是,亚双展大部分参展作品为影像、装置艺术品,架上绘画作品数量相对较少,或者即便有纯绘画作品,也不免融入多媒体的传达方式。

《世界工厂第二号》影像截图。

  一 个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展品是《世界工厂》第二号。这个由装置、影像构成的展厅,面积约上百平方米,在黑暗的灯光下,是一个模拟的服装工厂车间,密集的缝纫 台矩阵、鼓风机的聒噪、杂乱悬挂的样衣和布块、十几个层叠的破旧大包裹……贴近缝纫台,发现每一个缝纫机都开动着,发出频率一成不变又不安的声响。在黑漆 漆的展厅里,一面墙上播放着约7分钟的影像——炫目的都市服装表演以及服装工厂的车间场景。

  制作展品的北斗星小组给出了一组中国服装制造 业及相关领域的数据,“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交出了各种各样的GDP数字、环境数据甚至隐含其中的生命数字……展厅一角,有一块朱红色的布,搭在一个光源 上,给人一种错觉——这一抹黑暗中的红色,是外出打工的乡村青年对都市曾抱有的幻想,是青春的激情,是打工者纸醉金迷又迷茫无助的生命状态,还是活生生的 生命永远奉献在流水线上的悲哀?

  离开这个展厅,澎湃新闻记者抬头见到了当代艺术家岳敏君的装置作品——《墨衣》,累计12层的圆环形中空架子,挂满了“着墨”的白衬衫。在展馆顶部的透光作用下,墨色会辨不清,仿佛看到了猩红色……

  策展人之一的韩国首尔美术馆馆长金弘姬此次邀请了七位来自东亚国家的女性艺术家,她们以表演、影像、多媒体装置、摄影、绘画和雕塑等多种形式,表述其“亚洲幻想”,作品不局限于女性主义的单一概念,而是希望传达出女性主义的多种内涵。

  例如,在艺术家山城知佳子的影片《肉铺的女人》中,描述了在冲绳普遍存在的黑市、失业、裁员、环境破坏和压迫女性等阴暗的社会问题。

  再如,郑恩瑛的作品大多与女性主义有关,作品常向男权表现和性别角色提出质疑。在她最近的作品中,郑恩瑛着重分析并解构唱剧和盘索里等韩国传统戏剧中一成不变的女性形象,开拓了女性主义艺术的新领域。

  在金弘姬看来,亚洲和女性表现出的政治性来源于其不可见性、相异性和破坏性,这为分析亚洲女性的艺术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日历系列》 综合媒材装置与费城织物工作室及博物馆合作2013-2015年。图片为伦敦维多利亚· 米罗画廊装置现场图2015年。

  展览的挑战

  展览开幕式前,澎湃新闻记者在广东美术馆门前,见到两位广州市民途径展览户外部分的展品《周公土收藏计划痕迹》,一个类似于梯田水稻种植园的概念化装置。一位市民半开玩笑地说:“这是艺术,只能意会,说不清楚的。”

  在上午进行的媒体发布会上,孙歌说,对当代艺术的解读与对传统艺术的欣赏,由于前者“形式要素”的复杂性,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知识与教养,这是对观者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对“亚洲时间”的视觉表达,涉及不同学科领域的跨越,需要将思想和学理进行图像的转化。作为社科领域的学者,孙是第一次应对此种挑战。同样,为了将展品纳入“亚洲”的宏大叙述里,策展团队也不断着进行艺术与学理的思辨。

  2014 年3月以来,广东美术馆围绕“寻找亚洲”的主题先后组织了4次学术会议,3次策展人会议,围绕“亚洲的历史与现状,亚洲概念的梳理”“亚洲当代艺术的呈 现”“亚洲想象的原理”“广州连接亚洲的历史渊源”“关于亚洲双年展的初步构想”“艺术的形状(亚洲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与态势)”“‘华人’与‘亚洲’” 和“关于亚洲的‘知域’”等专题进行提案发言和讨论。

  《日历系列》 综合媒材装置与费城织物工作室及博物馆合作2013-2015年作。图片为伦敦维多利亚· 米罗画廊装置现场图2015年。

  作为亚双展系列活动之一的学术论坛将于12月12日在广东美术馆举行,与会学者们将围绕“亚洲视野中的普遍性问题”“文化相对主义与亚洲”“亚洲时间:并行时间”“时间和它的载体:聚焦亚洲”四个专题进行讨论。

  此 外,亚双展的一系列表演计划也已启动,表演项目预计集中在亚双展闭幕前夕亮相。其中的二分之一Q剧场表演将带来改编自孔尚任《桃花扇》的作品《乱红》,通 过展现虚构的镜中人与侯方域的相遇,虚实叠映,呈现乱世之交,文人士子在面对家国天下时内心的彷徨。《乱红》首演于2012年5月,2013年获第十一届 台新艺术奖评审团特别奖。

  本届亚双展将持续至2016年4月10日。

  来源:艺术观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当代艺术双年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