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骨:对中国式审美创作的深度思考

2016年03月14日11:27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2016年3月12日下午《中国风骨》当代写意人物画名家邀请展在北京李可染画院隆重举办。此次展览是2016年初春中国画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海报海报

  中国风骨是中国画的精髓,展览围绕主题文脉进行梳理,显示了充分的学术高度,获得了到场嘉宾的高度赞扬。可以说《中国风骨》当代写意人物画名家邀请展是一场高品质的人物画展,展示了今天中国写意人物画创作的高水平,参加展览的十八位写意人物画名家韩羽、季酉辰、杨春华、徐乐乐、范扬、胡石、李学明、江云祥、宋唯源、何士扬、陈子、李桐、林海种、崔海、刘明波、朱雅梅、马骏、范治斌从各自不同的心性出发,表达了写意人物画创作的理解。

陆虹

美术评论家,独立策展人、竹轩雅集学术主持陆虹 美术评论家,独立策展人、竹轩雅集学术主持

  展览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与以往展览不同的展览,从笔墨写意性对人物画创作进行探讨,是对中国式审美创作的深度思考。作为主办方的竹轩雅集和中国画艺术年鉴长期致力于传统中国画的推广与宣传,对中国画笔墨的不断弘扬明确了他们的策展主题。

杨春华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杨春华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介绍 

韩羽韩羽

  1931年生,山东聊城人。1948年参加工作,先后从事美术编辑、创作、教学。现已离休。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出版《中国漫画书系·韩羽卷》、《韩羽画集》、《韩羽文集》、《韩羽杂文自选集》等。获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鲁迅文学奖。担任人物造型设计之动画片《三个和尚》获文化部奖、电影金鸡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韩羽作品韩羽作品

  艺术即是夸张。绘画的夸张是借助于变形。语言的夸张,是借助于比喻。其实夸张变形并非为艺术家所独擅,它实是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本不是西施,可在情人眼中成了西施,这不是“变形”?

  评论:韩羽喜欢夸张,他夸张变形的绘画显示他乐观幽默的性情,那种生命喜悦的笔墨时时感染着观者。

季酉辰季酉辰

  号北鱼,1945年生,河北宁晋人。196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美术系。198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05年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客座教授。曾任河北美术出版社编审。河北美术家协会当代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

季酉辰作品季酉辰作品

  绘画需要笔墨技法去完成,笔墨技法需要心性去作用,心性体验需要反复实践去积累。笔墨技法者,“乃心运也”,它成于内心,又发自于内心。笔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笔墨形式,运用笔墨将精神注入形式的诀窍才是笔墨的真正内涵。

  评论:季酉辰绘画具有很强的现代性,那种忘我忘法忘形的体验,让他不为形式所累,而能了然一片生机,显示出“心淡若无”的精神境界。

杨春华杨春华

  1953年生于南京,祖籍浙江温州。197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班。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

杨春华作品杨春华作品

  每个人都有一幅美女图卷,就如是在等待着美好,我喜欢以笔墨丹青挥洒写意那心中的飘飘而来的美人们,亦享受着在阳光下有花香清音,闻道脂粉珠翠环之感动。

  评论:杨春华用笔酣畅率性,看她作画,那写的感觉尤为过瘾。写意在她出笔入笔间便形成了。美人的安然喜悦不觉于纸上,灿然生辉。

徐乐乐徐乐乐

  1955年6月生于南京。197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78年进江苏省国画院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优秀专家。

徐乐乐作品徐乐乐作品

  追求细致、精密是我的天性。但是,年岁不饶人,眼睛已趋老花,仍一心向细,真是和大自然开玩笑。想起陈老莲的线条,年轻时方硬,中晚年则圆柔,是否有什么暗合,不得而知。技巧可以努力,画面是否达到理想的境界,全看造化。

  评论:徐乐乐传神的线条,彰显出人物的神韵。即使写意,也能精微地让人慨叹。准确地把握戏剧性使得她的绘画在细节上与众不同。

范扬范扬

  1955年1月生于香港,祖籍江苏南通。1972年入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导师,兼任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范扬作品范扬作品

  人物画没有找寻形的能力,基本上画不好。没有形就无从谈到神。但是有形无神也不行,就像没有主心骨是站不住的,这时人物的精神就体现不出来。笔墨一定要真诚而精妙,笔与笔的衔接,都能要渗透、交错、细节的讲究,这才能透出画家境界。

  评论:范扬人物有雄逸之气,笔墨洒落,意态生动,他用中国画的线描设色的形式表现当代的生活,可谓与时俱进。

胡石胡石

  1957年生,1980年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术学校,供职于临沂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新文人画重要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参加历届“新文人画展—暨学术研讨会”,出版画集数十种。

胡石作品胡石作品

  所谓写意,当是观物取象,望象生意,意即出借笔墨挥洒于瞬间。

  评论:胡石笔墨颇有感染力,鲜活的韵致,油然纸上。大道至简是很难的路途,但在这条路上,胡石已经走出自己的风格。

何士扬何士扬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鉴藏系主任、艺术鉴藏研究所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何士扬作品何士扬作品

  对于传统中国画而言,笔法即造型,造型即笔法。人物、山水、花鸟的立意和品鉴学理是一致的,只是人物画要求以形写“神”更难一些。

  评论:何士扬绘画中生命与自然和谐的意境,是他入古出古的心境体现,其间的一点一划、一勾一勒都流露出他本真、好古、畅达的性情。

李学明李学明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李学明作品李学明作品

  中国画里是极重视书写的,书写是中国画的灵魂和命脉,书写的高度决定了中国画的品格与境界。书写是画家一生的课题,可谓“一生一画”,“一画一生”,一生就是修炼的“一画”。所以清人沈宗骞说,“从事笔墨模初者,初十年但得略识笔墨性情,又十年而规模粗备,又十年而神理少得,三十年后乃可几于变化”。只有经过几十年的砚田生涯,才知此言说得真实不虚。

  评论:李学明绘画中看得出他追求古意的精神,信笔挥洒中,有着他况味人生、感受自然的心灵迹化。笔墨与人物的状态与画面的表达是统一的,它们处在一种自在放松的世界里,它们的古意也不自觉的袒露出来。

江云祥江云祥

  1957年2月,出生于江苏宜兴。师从吴冠南先生,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中国书画院国画系主任。

江云祥作品江云祥作品

  在中国画中,笔墨是宗教;线条是上帝。大写意不求形似而求象外之意。绘画需要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心灵之境,是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

  评论:江云祥的大写意人物画完全是自我心性表露,他的人物超越形的束缚,那种散淡闲寂是他虚静之心的表象,笔下人物都若在顿悟中相忘以生。

宋唯源(唯原、筱明)字胤儒宋唯源(唯原、筱明)字胤儒

  1957年生于北京。198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蒋兆和等众多艺术大师,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留校。其对国画之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诗词、古书法、国画鉴定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并精研古琴、京剧。1993年,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录》入典名人。2009年宋唯源为张艺谋鸟巢版《图兰朵》绘制国画背景图。其绘画才能得到日本著名艺术大师加山又造的高度评价。自1991年起,宋唯源先生开始海外讲学游历十年,对中西方绘画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2001年回国后,倡导中国绘画“血脉纯正”,沿续着一条纯粹国画气派的路线不断思索与创作,在书法、题跋、诗词、绘画等方面做了完美体现,从而逐步奠定了在当今国画坛的地位。宋唯源先生现为清华大学创作基地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国画院客座教授,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荣宝斋画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国画艺术创作基地国画艺委会委员。

宋唯源作品宋唯源作品

  中国画不管是工笔还是写意,都讲究书写性。写意性有三种特点需要强调,其一,写意性的思维模式和观察方法更为主观,甚至不需要写生。当观察方法发生变化,造型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二书法用笔在写意绘画中,用线的感觉就会有更大的张力。其三水与墨与纸之间的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时,笔法墨法自然会发生变化。

  评论:宋唯源对于传统本质的认知是清醒的,写意性的物象更像是从心里长出来的。这样的主观若成立的化,中国画心里空间应该有一个更大的范围。

陈子陈子

  中国福建惠安人, 80年代先后在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2002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重彩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重彩画研究会理事,福建省画院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现居北京。

陈子作品陈子作品

  写意的“写”字,直接把作者的真性情暴露无疑。画如其人,想装都不成。“意”字就是你的学养修为品格,只有不懈的努力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才能写出高品格的自己。

  评论:陈子绘画不断地在“工”中寻找一种“写”的精准。“工”需要精准,“写”更需要。她最近的绘画显然在“写”中找寻一种自在闲散,顶着花花朵朵的姑娘们,不在乎旁人的目光,幸福已然隐秘在绚烂的色泽中。

李桐李桐

  别名李彤,籍贯福建永春。1967年生于浙江杭州。 199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2011年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师从吴山明、任道斌教授。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李桐作品李桐作品

  传统是一种活泼泼的历史传承体系。对它的继承也是多元的。比如佛造像,更能打开人的胸怀,给人更多的想象。在越来越书写的过程中,空间的用笔次序;设色的用笔力度皆是对人物状态一气呵成的具体的描绘方法。

  评论:李桐人物精妙在他的悠长的有着古典舞美感的线条上,它们行与行之间,起笔落笔间之间有着婉约的默契,这样赋有神采的线条让他整个画面诗意灵动。

林海钟林海钟

  号林泉阁主人、卧霞山人,1968年生于杭州,祖籍福建永春。1980年学山水画。1986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山水专业。1990年攻读国画山水专业硕士。1993年留校任教,1997—1999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山水教研室主任。2000—2004年攻读美术学山水专业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系综合专业工作室主任。

林海钟作品林海钟作品

  人物以神韵为第一,神韵归乎用笔,用笔与形相合,神形兼备,为佳,余平素少画人物,不为形,只为笔墨。

  评论:海钟笔下钟馗,单看笔墨,即有磅礴之象。而看原作,就是不大的小品。倒是小人物生出浩瀚之力。

崔海崔海

  1965年生于河北省,1989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出版有《当代中国山水画新篇章——关注崔海》、《崔海水墨作品集》、《当代优秀中国画家——崔海卷》、《中国画23家——崔海卷》、《艺术在中国——崔海》、《06中国画年鉴——崔海卷》、《桃花十里》、《当代中国画名家——崔海》、《名家刻壶——崔海卷》、《一晌贪欢——崔海作品集》、《多大点事》等作品集。

崔海作品崔海作品

  绘画是借助形式表达一种自我的认识。好的绘画没有技巧的卖弄,天性本真又充满生机趣味。绘画永远是在表现绘者内心的本质。像关良、齐白石的人物画更是一种天性的表白。

  评论:崔海的人物和山水一样,他北方的朴拙之气像极了那里种地的农民,泛着浓浓的地道的气息。

刘明波刘明波

  号一钵山人,斋号见山堂,1989年毕业于临沂艺术学校,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1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课程班。2008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任教于广西大学艺术学院。现任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美术学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刘明波作品刘明波作品

  传统笔墨,目的不是放在人物画本身上,而是借笔墨写心的的一个实践。见物写心,以最少的语言画出最丰富的内容。中国画在写的过程中,完成对毛笔的修炼,就像演话剧,一气呵成。人物画创作也是一气呵成。不管是笔性还是心性。都会反映在画面上的。

  评论:明波人物的笔墨是和他的山水空间交融在一起的笔墨,它们以形式节奏的快慢顿挫形成了更新更和谐的节奏。

朱雅梅朱雅梅

  1969年生于江苏徐州,籍贯天津。1989年毕业于华侨大学艺术系中国画山水专业。现为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其作品曾参加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并获奖,中国艺术大展——当代水墨画展,中国当代杰出中青年国画新作展,中国艺术双年展,21世纪中国艺术家年度邀请展、今日中国美术大展、自然与人——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展等展览。并在台湾、上海等地举办朱振庚、朱雅梅父女联展。其作品被收录于《中国当代美术家图鉴》、《中国大陆中青代画家百人传》、《世纪之交女性绘画走势》、《中国当代画家图典——山水卷》、《今日中国美术图卷》等,出版有《中国画23家——朱雅梅卷》、《中国画名家——朱雅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随缘艺术基金会等美术机构收藏。

朱雅梅作品朱雅梅作品

  写意的感觉是一种自觉的选择,那种活泼泼生动鲜活的东西,有时就是落笔时与纸与墨与水的霎时交融。笔下去合着墨色,还有一股小心翼翼的劲拎着,在纸上的晕泽,那种意外,是写意的神奇。那是一种天生的热爱与欢喜。

  评论:雅梅从民间艺术、壁画艺术中获得启迪,这让她的绘画看起来味道十足。中国画讲究味道,雅梅以这样的味道,画出了她的神韵。

马骏马骏

  1975年生于天津。199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在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任教。

马骏作品马骏作品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美感的再现。洋溢着生命力,绘画才有真滋味,笔底下才能流淌出生动的笔性。对于绘画本体性的关注始终是重要的。

  评论:马骏绘画的淡逸超远,总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对于人性的本质来说,越质朴的东西往往越永恒。那种萧散无欲的状态,其实是最简单的永恒。

范治斌范治斌

  1972年12月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系。

范治斌作品范治斌作品

  中国画一落笔就是抽象的,抽象的美体现在笔性上,形成线的、墨色的美感,应该尽可能释放水、墨、纸交融在一起所产生的水墨淋漓、空灵之感,用自我的最大的才能发挥宣纸的最大的魅力。

  评论:正如范治斌所说,他在尽力体察笔入纸的刹那所感受的笔性的魅力。他用笔微妙处亦尽写之意。他更善于营造画面的氛围,从而达到萧散、空远的美学意境。

  李可染画院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北兴路星光公园1号

  网站:http:www.likeranhy.com

  电话:56916301 李可染画院办公室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李可染杨春华徐乐乐风骨审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