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海派艺术展开幕

2016年04月08日12:24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展览海报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藏展系列之二——海派

  展览时间:2016年4月6日——5月15日

  展览地点:美术馆五展厅(二层名人馆)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7:00 (周一闭馆 中午不休)

  展览团队:张安平、曲俊、徐轩露、郑闻、沈牧霖峰、曾博、高诚、赵庆宜、张婧琳

  主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典藏部

  2016年4月6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馆藏系列展之二——海派”开展。本次展览将展出我馆收藏的“海派”代表大师任薰、吴昌硕、朱屺瞻、黄宾虹、唐云、谢稚柳、程十发等人的二十余幅书画作品,其中大部分藏品都是首次与观众们见面。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前 言

  “海派” ——近代中国画流派之一,又称“海上画派”或“沪派”,一般指的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1840年)至二十世纪初期(1930年)期间,一群活跃于上海地区的画家所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上海自清代中期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约定宣布开埠,并成为各国列强的租界,大量外国资本的涌入,人口激增,一跃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繁华的商业城市,同时也吸引了来自周边地区如江浙等地的画家,一时之间画坛高手云集,形成百川归海之势。

  海派画家人数之多,表现风格形式之多亦是中国画坛的罕见现象。代表画家有“四任”:任熊、任伯年、任薰、任预以及赵之谦、吴昌硕、虚谷、黄宾虹、朱屺嶦、张大千、刘海粟、谢稚柳、程十发等等。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海派画家上承唐宋传统技艺,吸取明清徐渭、陈洪绶、八大山人、石涛等诸家之长,受清代金石学的影响,同时吸取民间绘画和西方绘画的艺术语言和绘画技法。作品以花鸟、人物、山水为主要题材,兼具古诗词、文学为基调,传承中国传统绘画底蕴,并能够破格创新。海派画家追求吉祥富贵的象征寓意,色彩大胆强烈,满足新兴市民文化需求和趣味,创造出雅俗共赏、个性鲜明、自由活泼的艺术风格。他们一扫摹古沿袭的风气,融入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搭建了中国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之间的桥梁,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特殊地位。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黄宾虹任熊吴昌硕程十发谢稚柳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