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将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6年12月07日16:54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2016年12月23日,每三年一届的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将于中国美术馆迎来第十届的盛会。本次展览将延续上届被社会普遍认同的“工•在当代”这一主题,意在继续深入探讨工笔画艺术及其代表的内在精神在当代全球文化和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存在,关注其在创作语言、文化传承上的具体演进和面对的挑战。届时,中国美术馆一层的1-9厅将被划分为若干个学术主题,呈现出当代工笔画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展览邀请函封面“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展览邀请函封面

  本次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为支持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山东鲁信文化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著名艺术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担任学术主持。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历史回顾展、学术提名展以及全国评选获奖作品展,以此来保证展览的完整性、学术性、公开性和公平性。其中,全国评选获奖作品部分,则呈现自九届大展以来,在求新求变的社会思潮下,工笔画领域涌现的一些新的力量。从此部分的参展作品来看,工笔画的题材范围变得更宽了,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不乏一些有生活温度,充满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学术提名部分还得到了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冯大中及副会长刘金贵和其他评委们在评审现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冯大中及副会长刘金贵和其他评委们在评审现场
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冯大中等评委在评审现场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冯大中等评委在评审现场
中国美协副秘书长杜军、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萧玉田及评委们在评审现场中国美协副秘书长杜军、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萧玉田及评委们在评审现场

  大展关键词:传承、创新、高峰

  2017年恰逢中国工笔画学会成立30周年,因此本届展览的历史回顾部分除了常规的展览展示之外,还通过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实物展示来梳理中国工笔画学会成立30年以来的历史。除了学会的历史传承之外,展览组委会还选择了中国绘画发展史上较为突出的艺术个案来探讨中国绘画的传承: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将在展览现场进行永乐宫壁画的原貌再现。此外,还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宋代的《千里江山图》,其作为青绿山水画中的巨制杰作,不仅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成就,还反映了宋代统一国家的概念,塑造了宋代人的“中国梦”。

永乐宫壁画(局部)永乐宫壁画(局部)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这些历史个案的再现,不仅与今天的工笔画创作形成互文关系,还有助于大众了解“工笔”概念的生成与传承,以及“工”的精神所在。此方面的探讨将会在中国文化信心的塑造以及公共教育方面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安佳 《祈福路》组画 麻纸 综合材料 180×100cm×6 2014年安佳 《祈福路》组画 麻纸 综合材料 180×100cm×6 2014年
栾剑 《运河•古镇•船家》 工笔重彩 220×195cm 2014年(入选金陵百家中国画展)栾剑 《运河•古镇•船家》 工笔重彩 220×195cm 2014年(入选金陵百家中国画展)

  除了VR技术之外,此届展览无论从展览主题还是入选作品,都体现了对“创新”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道:“‘诗文随运生,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因此,展览不仅关注到了一些具有现实温度、在题材上能够与时俱进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呈现了工笔画领域多元化的探索方向,比如影像、装置等因素的介入等。

何剑 《放大的收音机》 中国画颜料,墨,宣纸 120×190cm 2015年何剑 《放大的收音机》 中国画颜料,墨,宣纸 120×190cm 2015年
王煜 《合谋关系》灯箱装置 34.5×23.5×13cm 2014年王煜 《合谋关系》灯箱装置 34.5×23.5×13cm 2014年

  相信通过30年的总结和当下工笔创作面貌的再现,能在大众之中形成一种艺术理论、文化的高峰,这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期待下一个高峰的涌现。

颜海蓉 《山门》 纸本综合 93×193cm 2016年颜海蓉 《山门》 纸本综合 93×193cm 2016年

  学术提名:45个艺术个案

  学术提名部分是本届大展彰显当代工笔艺术风貌的重要部分,对整个展览的学术水准、整体面貌的呈现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在第九届工笔画大展学术提名的基础上,学术主持范迪安先生又邀请了刘庆和、陈湘波、吴洪亮、杭春晓、何桂彦五位先生作为提名委员,以兼顾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区艺术群体的创作面貌。最终,学术提名部分共发出展览邀请函120余份(九届展学术提名参展艺术家自动进入本次邀请名单。本届提名委员会建议所有中国工笔画学会的领导以及年龄超过55周岁的艺术家不参与此项评议)。

学术主持范迪安为提名委员们签署聘书学术主持范迪安为提名委员们签署聘书
范迪安在学术提名评审现场范迪安在学术提名评审现场

  范迪安先生对“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既可以作为工笔画的形式语言特征,同时也是一种在当代较为缺乏的工匠精神。这是一种具有时间性,需要沉浸巨大劳动的绘画形式。因此,除了作品的表达方式和主题之外,艺术家在创作时的精神投入和研究性投入,均需要被完整、清晰地展示出来,这也是蕴含在工笔画之中的艺术精神。

秦艾 《望春风-鹤:培风;豹:寓言;鹿:瞻尔;猴:负舟》 纸本设色 128×276cm 2016年秦艾 《望春风-鹤:培风;豹:寓言;鹿:瞻尔;猴:负舟》 纸本设色 128×276cm 2016年
魏为 《月夜中的阿哈马》 纸本 99×59cm 2016年魏为 《月夜中的阿哈马》 纸本 99×59cm 2016年
陈林 《畅神•半亩瀑声》 纸本设色 49.2×80.8cm 2016年陈林 《畅神•半亩瀑声》 纸本设色 49.2×80.8cm 2016年

  根据艺术家提交的参展作品和展示方案,提名委员们经过反复几轮的讨论,将入选艺术家控制在50人以内,最终以艺术个案的形式呈现。提委会相信,通过此种形式,既能相对完整地呈现工笔在当代语境中的发展全貌,又能深入每一个个案的核心,剖析其艺术作品的构思及风格形成,为未来工笔画领域的创作提供更多可借鉴、有价值的样本。

黄欢 《万物巫山神女》系列之18 绢本重彩 45×68cm 2016年黄欢 《万物巫山神女》系列之18 绢本重彩 45×68cm 2016年
李金国 《古木吉禽》 绢本 220×150cm 2014年李金国 《古木吉禽》 绢本 220×150cm 2014年

  “工笔”不应该被束缚

  在范迪安先生看来,和上届展览相比,此届学术提名部分的作品有着更为广泛的现实关怀、人文情怀,同时也更具探索精神。此次展览中,不仅要关注工笔画领域新的现象,而且要通过展览,使工笔画各个方面的探索得以彰显。

李戈晔 《无界-4》 纸本水墨 142×70cm 2014李戈晔 《无界-4》 纸本水墨 142×70cm 2014
任力翰 《一切无处是心净》 综合材料 100×200cmx3 2016年任力翰 《一切无处是心净》 综合材料 100×200cmx3 2016年
王宏州 《乱码》 纸本水墨 尺寸可变 2015年王宏州 《乱码》 纸本水墨 尺寸可变 2015年

  提名委员们也发表了对展览主题的看法:

提名委员刘庆和在评审现场提名委员刘庆和在评审现场

  刘庆和:人们对工笔的认识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工笔就是要画的细,画的逼真,要走向极致,但这只是工笔的一个方面,不能成为全部。一个好的艺术家对好的东西一定是来者不拒的,而不是要规定他必须要做什么。

提名委员陈湘波在评审现场提名委员陈湘波在评审现场

  陈湘波:中国艺术从来就不是以追求写实为目的,工笔画和写意画只是形式的区别,工笔画的精髓是写意的。工笔画线条就是一种虚拟的艺术语言,工笔画的色彩表达也是概括的。但我们必须面对不同画种的特点和局限,任何事物没有了特点和局限就意味着消亡。

提名委员吴洪亮在评审现场提名委员吴洪亮在评审现场

  吴洪亮:从策展的角度来讲,我们也需要一些在边缘线上行走的艺术家,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认识到什么是工笔画,因为很多的观念在今天也会以工笔的方式呈现。这些作品的纳入,在扩大工笔外延的同时,也会有助于学界厘清什么是工笔画。

提名委员杭春晓在评审现场提名委员杭春晓在评审现场

  杭春晓:人们对工笔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应该再被局限于某一种媒介或类别之中,它所面临的问题是全球艺术共同面对的问题。重要的不是艺术家采用了什么样的技术、手段,而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提名委员何桂彦提名委员何桂彦

  何桂彦:在很长的时间里,当美术界谈工笔画,主要还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工笔,比如它的形式与语言,题材与趣味,惯例与范式,当然也会涉及其背后所依存的艺术土壤和文化系统。事实上,这个系统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沉淀,已经十分完备。所以,立足于当代文化的语境,任何形态的“新工笔”或“当代工笔”,都应对既有的体系进行突破。那么,“新”又如何体现?是语言、修辞方式之新?创作方法论、媒介观念之新?观看方式、审美趣味之新?或者作品的现实指向与文化内涵之新?很显然,“新”意味着的是开放性。但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有艺术史的上下文关系,不管是从艺术本体,还是从外部的艺术机制,都需要有明确的切入点,比如设色、用线、过程、时间,抑或是展示方式等,都应将其置入“当代“的语境予以考量。希望这次展览为当代工笔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谭军 《隐语5》 布面拼贴 120×200cm 2016年谭军 《隐语5》 布面拼贴 120×200cm 2016年

  “水墨”的介入:工笔只是一个起点

  水墨画家刘庆和先生是此届学术提名展的提名委员之一,他的加入显示了此届大展的组委会在策展思路上的一些转变,正如刘庆和先生所说:“绘画的界限没有那么严密,也不应该用某种技术来规定绘画的范围,它的概念和定义正逐渐被一种新的、更宽层面的感受所取代。”

郑庆余 《世界线•夤夜》 纸本 81.5×51.5cm 2015年郑庆余 《世界线•夤夜》 纸本 81.5×51.5cm 2015年
谭斐 《雾霾》 纸本水墨 50×50cm 2014年谭斐 《雾霾》 纸本水墨 50×50cm 2014年

  因此,在刘庆和先生提名的艺术家中,大多数都是跟水墨有关系的,这可能会给此届展览带来一些争论。但工笔与写意,并非泾渭分明,工笔中可以有写意,写意中也可以有工笔,展览主旨在于探索中国笔墨语言的开放性,所以工笔只是一个起点。

董婷竹 《夜之罗浮》 绢本水墨 60×130cm 2015年董婷竹 《夜之罗浮》 绢本水墨 60×130cm 2015年
贺祖斌 《思考》 纸本水墨设色 68×40cm 2014年贺祖斌 《思考》 纸本水墨设色 68×40cm 2014年

  对此,杭春晓先生以北宋名作《双喜图》举例说明——通常情况下我们习惯将其定义为工笔作品,但画面中树石的处理具有典型的水墨语言特征。这告诉我们,工笔并不是一个固化的概念,而是一个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生成的形态。

宋 崔白 《双喜图》宋 崔白 《双喜图》

  在吴洪亮先生看来,此次展览已经照顾到了今天工笔画艺术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其中有现实的题材,也有观念的呈现,甚至有一些对工笔语言和思考方式的实验,不同的板块会带给大家一些不同的理解。

  相信通过“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的举办,能给工笔画的发展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工笔的“视野”也会更宽广一些。

方政和 《白鹭依经幢(二)》 纸本设色 138×68cm 2015年方政和 《白鹭依经幢(二)》 纸本设色 138×68cm 2015年
白桦 《巴音锡勒草原的芬芳》 天然矿物色,绢本 150x120cm 2016年白桦 《巴音锡勒草原的芬芳》 天然矿物色,绢本 150x120cm 2016年

  “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历史回顾部分参展艺术家(按拼音排序):

  陈孟昕 冯大中 何家英 林凡 刘金贵 牛克诚 孙志钧 唐勇力 王天胜 萧玉田 谢振瓯 喻慧 张策

  “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学术提名艺术家(按拼音排序)

  安佳 白桦 陈林 程保忠 董婷竹 方政和 高茜 杭春晖 何剑 贺祖斌 黄欢 黄威 贾宝锋 姜吉安 焦洋 金沙 李传真 李戈晔 李金国 李月林 林涛 栾剑 罗翔 马灵丽 彭剑 秦艾 任力翰 谭斐 谭军 涂少辉 王宏州 王牧羽 王煜 魏为 夏荷生 徐华翎 徐累 颜海蓉 叶紫 曾健勇 张见 张天幕 章燕紫 郑庆余 朱小坤

  “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全国评选获奖艺术家(按拼音排序)

  陈继亮 陈梦希 陈少华 丁奕翔 范凯 高金笙 高佩育 管海龙 郭文松 韩茂远 洪仲突 黄汝祥 黄霞 蒋平 焦宝华 黎墨 李金朵 李天锁 李学志 李颖婷 李玉旺 栗玉莹 刘学云 刘雨衢 陈晨 吕国亮 闵文婧 史振亮 是幽燕 宋国超 宋立欣 孙陶 孙玉亭 孙媛媛 孙照 田野 王爽 王铁汉 王小平 王长流 王忠 汶振鑫 翁毓衔 吴妍 徐欣 徐梓轩 闫涛 杨建兵 杨凌媛 杨志斌 姚向东 于鲁瑶 原晓轩 张春霞 张存玫 张亮 张众 赵汝芹 祝建华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工笔画中国美术馆工·在当代展览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