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水墨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如何“墨攻”

2017年09月13日 10:33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观瀑图  傅抱石观瀑图  傅抱石

  从沈周到傅抱石,从《萱石灵芝图》到《观瀑图》 , 23件画作,跨越15世纪至20世纪的500年时光,展现在我们面前。8月25日,由武汉美术馆、湖北省博物馆主办的“墨攻——首届武汉水墨双年展”之单元展“启——中国绘画的思想与笔墨”在武汉美术馆开幕。本次双年展以“墨攻”为主题,旨在揭示“水墨”作为中国悠久历史的绘画语言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展览由“启”“承”“转”“合”四个单元展、“积墨成章:武汉美术馆馆藏湖北水墨作品展”和“历史视角:‘大河寻源’文献展”两个平行展以及研讨会、学术论坛和相关公教活动组成,以显示水墨艺术形式的来源、承续、转换和发展至今的综合之势。

  “开启讨论与反思中国水墨艺术实践的一个契机”

  中国绘画千百年来承传有序,自有脉系和传统,水墨艺术也经历了千余年的变革和发展,“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 。宋元时期创立了水墨绘画的最高准则,成为后世难以超越的典范。明清之际,面对社会政治的分崩离析,面对宋元水墨画的成就,明清艺术家们以一种知性的、自觉的和内省的属性寻求突破,力挽狂澜。当下水墨艺术的发展同样面临困境。如何利用时代的新变或深厚的文化传统,促进水墨画自身的转换与延续,使其能够面对当代并参与国际对话,是现代艺术家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本次双年展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看来,关于水墨的世纪争论,不仅仅是关于水墨艺术的论争,而是新的文化追求的动力,“在当下的背景和环境中,首届武汉水墨双年展的主题和任务就是重新开启讨论与反思中国水墨艺术实践的一个契机,它必然要对不同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也重新呈现水墨自身的本体论意义。 ”

  展览“启”的部分就是提要式地展现中国绘画的历史精神和气质。“以‘启’作为‘墨攻’的开端,纵然不是要探讨水墨画的起源问题,不关乎宗派谱系考和画风溯源,也不关乎水墨的媒介属性而是取其‘开启’之意,以求启发篇章,迪哲明道。 ”总策展人、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介绍,展览希望能对中国水墨画进行更为深入的梳理与拓展,以期更加清晰地认知出水墨画内在的承续性,为水墨画走向当代转型及转换提供更多可能性,从而实现水墨艺术在当代多元文化格局中独有的东方艺术价值。

  单元展“启”的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黄小峰表示,“启”并不是为了追溯中国绘画的“源头” ,展览无意也无法展示中国绘画的完整历史,而是想用这些沧海遗珠来引出问题,这些问题关乎这些画作本身,也关乎每一个人自己。

  据了解,本次展出的23件名家画作,均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珍藏,大部分都曾收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八卷,有些作品则是首次公开展示,既有美术史中浓墨重彩的名家,也有着墨不多的画手。展览由“真境与奇趣”“观物之生”“归隐与入俗”“与古为新”四个部分组成,相互交织,相互说明,无不展现了中国绘画的气质与实质,以引发对水墨艺术的新思考。

  “今人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贴近古人的眼睛”

  在水墨画自我演进的过程中,坚守传统还是变革创新一直以来争论不休。黄小峰认为:“今人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贴近古人的眼睛,唯有这样,古代资源才能被激活,从而为艺术创新提供新的可能性。 ”中国水墨画最初的状态是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天然率真,自然质朴。画家应该学古而不泥古,在学习、继承中国传统水墨的内在精神与笔墨技巧的同时,有继承,有创新,有坚守,有变革。一人一品,一人一格,以促进中国水墨艺术蓬勃向上的繁荣发展。

  如本次展出的傅抱石的画作《观瀑图》构图满密,瀑布飞泉依山势而下,画家用深浅不同的墨色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感、真实感。立于石台之上的七人,沉浸在瑰丽多彩的山色与震耳欲聋的水声中,畅然忘返,头戴东坡巾的一人,将一幕具有视觉感的山川瀑布自然景观变成了文化胜景。对于山水画,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方见得一障山川之形势气象” ,荆浩说要“图真” ,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 ——傅抱石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瀑布的描绘自然流畅,粗犷中不失法度,工巧精致中凸现神采,影响后世。郭沫若曾评价:“抱石作画别具风格,人物善能传神,山水独开生面。盖于旧法基础之上摄取新法,而能脱出窠臼,体现自然。 ”

  王春辰介绍,单元展“启”“承”“转”的设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合” ,有取舍、有扬抑,深耕厚作,吸纳汇流。他表示,水墨的特质和自身的属性要反思和重新认知,它有来源,但也并非不变;它有独特,但也并非不吸收其他素养。所以,“ ‘合’是新时代的趋向,合一切文化艺术智慧来践行我们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以此,中国应合世界大势,而艺术以及水墨必合历史求发展求融汇大势。 ”

  据悉,此次开幕的单元展“启”标志着首届武汉水墨双年展的正式启动,随后单元展“承”“转”也将相继进行,最后将于10月20日举办单元展“合——融汇与变通”开幕式及本次武汉水墨双年展的开幕式。届时,双年展的国际学术论坛也将举行,整个双年展将历时近半年。

  来源 《中国艺术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