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尝试理解自己的工作》主题讲座暨新书发布

2017年11月03日 18:54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邱志杰《尝试理解自己的工作》主题讲座 邱志杰《尝试理解自己的工作》主题讲座

  2017年11月6日(周一)15:00——18:00,邱志杰《尝试理解自己的工作》主题讲座暨新书发布会将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一层公教厅举办。

  活动信息:

  本次活动免费,需要提前预约

  预约方式

  请编辑信息(姓名+手机号码)

  微信预约:发送至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平台

  微博预约:私信新浪官方微博(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邱志杰/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1969年生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开始介入当代艺术活动。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和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居住在杭州和北京。

  邱志杰的创作活动涉及书法、水墨绘画、摄影、录像、装置、剧场等多种方式。他代表了一种沟通中国文人传统与当代艺术、沟通社会关怀和艺术的个人解放力量的崭新尝试。

  主题书

  《万物有灵:邱志杰》的作者邱志杰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人物,身份跨越艺术家、研究学者、策展人、教师等诸多领域,在美术史中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此书为艺术家30年艺术创作的总结,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历经四年编纂、设计、印制成书,艺术家为此创作出一副“作品关系地图”,以此为线索,梳理了30年从艺生涯中重要的艺术作品、展览经历、和教学成果,书中的也贡献了大量全球知名艺术评论家文章、艺术家本人对作品的解读以及海内外媒体的访谈,极具文献价值。在装帧设计上,贯穿着艺术家创作经历中作品之间的“显”、“隐”的关系,用夜光油墨在封面、书脊和各章节开篇留下线索,可以为读者解读隐匿在诸多作品中的逻辑关系。另一条设计思路以艺术家30年的创作时间轴为背景,在艺术家的“作品关系图”中把每个时期的创作研究方向标出,再展开配合作品解读;在书的最后,用一个回忆录式的文体代替艺术家的简历,图文并列的把30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史中的相关人物、事件、做了一个全面回顾。在印刷技术上,采用了最新的6色HUV印刷、布面丝网印夜光油墨等试验,装帧工艺上突破了890页内文,包含112页拉页的数量,挑战了装帧行业的新领域。

  贯穿此书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显/隐”这个概念。邱志杰从1992年在“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作为展览中最年轻的艺术家出现,在90年代中期的“媒体变革浪潮”中成为录像、摄影、装置领域的重要角色,到了90年代末“后感性”潮流中则成为组织者。2000 年之后,他的创作转向文化研究;2003年之后开始和教育结合;2007年之后开始大规模计划。表面上看“邱志杰”的创作主题,媒体方式都比较多样。实际上却存在着一以贯之的潜在线索。形象从杂乱的背景中的显现或隐藏、形象与背景之间的界限的消融或肯定,这是他的工作的核心命题。从空间角度入手时,这种“显/隐”关怀就表现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物体与环境的关系。表现为迷彩、迷宫、镜箱等主题。从时间角度入手时,这种“显/隐”关怀就表现为记忆与失忆的斗争,生命的持存与过眼云烟的无常的力量之间的斗争。从文化和历史角度入手时,这种“显/隐”关怀就表现为个人意志与历史命运、身份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博弈。

  艺术家30年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分为10个部分在书中展现:1。纹理;2。观念艺术;3。媒体诗学;4。书法和中国意识自觉;5。后感性;6。总体艺术;7。关于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8。邱注上元灯彩计划;9。水墨;10。世界地图计划。

  邱志杰最早的作品《兰亭》和《大玻璃》都涉及到了这种形象的“显/隐”。著名的《纹身》摄影和《光书法》同样是形象如何消逝和如何从幽暗的背景中现身。录像装置《物》是从黑暗中显现万物,《指纹星球》和《光写姓名》则是如何从人海中记住必死者,与遗忘作斗争。他的平面作品,不管是九十年代中期的喷绘迷彩系列,还是《说文解字》书法,或是《倒写唐诗》录像书法,都是在处理这个“显现/消逝”的问题。直到2007年以后的《南京长江大桥计划》,“显/隐”这个哲理性的问题被高度历史化,获得了更具体的质感:如《我曾经七十二变》竹编装置和《细胞》竹编,也是形象如何从背景中涌出或消融。

  《邱注上元灯彩计划》则探索历史宿命中角色的重复出现的机制,本质上依然是“显/隐”对立与转化的讨论。2006年到2007年间历时一年完成的《记忆考古》,从历代革命口号到私人留言条到乱码日记,跨度广泛的信息隐藏在层层叠叠的水泥考古层中,则是个人与历史信息的相互容纳和显隐。2012年之后,通过为上海双年展所做的策展地图,艺术家开始将“显隐”的逻辑运用于思辨性的概念空间,掌纹、策展写作、山水,均成为地图。人生、历史、阅读和事件在地图中点线相连,显隐不定。描画出机缘、命运的交织关系。

  邱志杰在九十年代中期专心学习语言哲学和现象学。 “显/隐”思辩受到维特根斯坦“原型现象”、生活形式中的语言游戏,以及海德格尔的艺术作为真理的确立道路等思想的影响。但是作为从小受书法训练的文人,他的内核却是中国文化中的人生空漠感,也就是“鸿爪雪泥”、“过眼云烟”、“向死而生”、“天地过客”等一系列意象。 “生死智慧”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命题,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一整套政治伦理、历史观和艺术观。

《万物有灵》外观及内页:《万物有灵》外观及内页:
关于民生FAN空间

  关于民生FAN空间

  FAN在英文里既有“狂热、着迷”又有“风扇”之义,同时FAN与中文的“范”和“泛”同音。

  “民生FAN空间”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为支持和促进当代文化发展打造的系列公共教育活动。美术馆邀请与当代文化相关的嘉宾和机构,以当下发生的文化事件和主题为线索,在文化从业者和社会公众之间提供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从而更好的体现当代美术馆作为社会公共空间和文化发生场的职能和作用。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