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肖永军 陆林汉
4月16日,上海博物馆又一集聚经典名作的大展——“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正式开始在上海博物馆第二展厅布展。
距离此次展览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澎湃新闻”在布展现场看到,开箱展示的包括托马斯·庚斯博罗的《演奏大提琴的约翰·查菲牧师》、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格里松山的雪崩》、约翰·康斯太勃尔《戴德姆的水闸和磨坊》三幅作品。
上海博物馆展览部王佳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之所以首先为大家展示这三幅作品,是因为它们出自都是英国著名的肖像、风景画家之手,也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重要的藏品。另外,展览展品是上周分两批抵达上海,布展为期一周。8月份在上海博物馆展览结束之后,展品还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览。”
据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布展负责人艾莉森·罗林顿介绍说,“这个展览并非是关注于某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而是对于我们(泰特不列颠)馆藏艺术品进行一次历史回顾,给观众展现出‘我们的展览是如何在那么多年来一直受到公众欢迎’的热烈氛围。在展览中,可以看到一些关键的作品,如透纳、康斯太勃尔等大名鼎鼎的艺术家的画作,同时还有现代艺术家延续着传统风景画而创作的一些作品。”
据悉,英国风景绘画是十八世纪中期至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美术流派之一,其历史长达三百多年。起初,风景绘画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在肖像画中充当背景,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一些荷兰风景画家的启迪。真正使英国风景绘画摆脱荷兰、法国或意大利绘画影响而走上自己独立道路的人是康斯太勃尔和透纳。到了二十世纪,英国风景绘画艺术仍然在不断创新,如今其依然被视为对英国视觉艺术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此次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从馆内绘画收藏中精心挑选出70余件作品,分五个部分,将集中向观众展示十八、十九世纪的一些知名风景画家(如庚斯博罗、透纳、康斯太勃尔、吉尔丁、科曾斯父子等)、拉斐尔前派(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和印象派画家,另外还有一些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先锋现代主义画家的作品(如保罗·纳什、莱昂·科索夫、理查德·朗等),以期全面展示十八至二十世纪英国风景绘画发展历程。
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ate Britain)位于伦敦的米尔班克(Millbank),是一座典藏在建筑里的英国艺术史,也是英国泰特四座美术馆最早的展馆,于1897年由亨利•泰特爵士创立,起初主要收藏亨利·泰特爵士赠送给国家的十九世纪英国绘画和雕塑,以及一些从国家美术馆转移而来的绘画。当代的艺术收藏品现在也已被该馆列入了收藏范围。如今,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以收藏和展示十五世纪迄今的英国绘画和各国现代艺术著称,其收藏的透纳作品,基本可算是世界上最完整的。
附:三件展品介绍
《演奏大提琴的约翰·查菲牧师》
《演奏大提琴的约翰·查菲牧师》所描绘的是一片虚构的风景的背景下,约翰·查菲牧师正坐在一棵树下,手抚大提琴。画面中远处背景由阴沉的天空、湖泊和远山构成,而人物身后是一只爬满常春藤的大缸和一间神庙,庙里有一座手执里拉琴的人物雕像,以强调这幅肖像画所要表现的音乐主题。据了解,查菲是一位牧师,也是一位业余音乐家,正如庚斯博罗一样。当时查菲牧师即将成婚并离开位于英格兰东部的萨福克郡,而那里正是庚斯博罗为其创作肖像画之地。
在家乡萨福克郡的萨德伯里,庚斯博罗开始了他的肖像画画家生涯,为当地许多贵族乡绅们绘制肖像画。之后他成为了英国最成功的世俗肖像画家之一。
《格里松山的雪崩》
这幅作品的焦点在于坐落在瑞士的格里松山上正发生着的雪崩,大量冰砾倾泻而下。1802 年,透纳虽然游览过此地,但他的创作灵感很可能来自关于1810 年格里松山发生的雪崩导致25人死亡的一系列报道。另外,透纳也从卢戴尔布格有关雪崩的画作中受到启迪,意图刻画出冰块与岩石丰富的质感与纹理,以期向观众传达壮丽大自然所蕴含的一种令人敬畏和毁灭性的力量。
透纳曾经在欧洲进行了广泛的游历,绘制了大量素描和水彩作品。如同该作品,透纳往往在展出自己的作品之时,还配上自己创作的诗歌,为作品的意象带来更加深层与悲观的含义。
《戴德姆的水闸和磨坊》
这幅画展现了斯陶尔河上一座面粉磨坊前的景色,画面中磨坊、水闸、粮仓、码头、村舍和中世纪的教堂,都呈现在红褐色的衬底上。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上对于小河里倒影的表现,康斯太勃尔用了铅白色的高光来表示水的反射。而画面中磨坊的主人正是艺术家的父亲——他是一位富有的磨坊主、农民和商人。康斯太勃尔的父亲最初希望画家能够成为一名牧师,而他却选择了绘画。另外这幅作品是未完成的室外写生油画底稿,康斯太勃尔在此稿本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幅完整画作。康斯太勃尔与透纳不同,从小生活在乡村,也很少外出周游各地,因而他对乡村景色情有独钟。但由于他的画作有着“非传统的技术、日常的题材”等特点,因此就意味着在当时他很难获得所渴望的外界对他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