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1日下午4:00,由恭王府博物馆主办,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美术学博士孙旭光策展的“英雄梦·马语—朱乐耕陶艺马创作20周年纪念展”,展览的开幕式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的“乐道堂”举办,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根福主持,在主持的过程中,他介绍了此次展览的内容,并高度评价了这次展览的价值和意义。
莅临本次展览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家艺术基金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原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高显莉,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宏昌,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边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莫言,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管委会主任、北京盛世金鹰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斌,《中国人物》杂志社社长王保胜,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瑞旗,北控集团总经理张俊祥,太原艺术馆馆长程蜡生,费孝通先生生前秘书、女婿张荣华,国务院参事室费孝通社会调查中心副秘书长张喆,中国艺术创作院摄影中心主任黑明。
朱乐耕是中国著名的陶艺家,在国际陶艺界也负有盛名。他的作品视域宽阔,是环境陶艺方面的开拓者,他所创作的置放于环境空间中的绘画与雕塑,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中“马”是他最喜欢表现的主题之一。此次展出的陶艺马作品贯穿于朱乐耕陶艺创作的各个阶段,其中包括以《马语》《万马奔腾图》为代表的红绿彩瓷板画、以《秋水》为代表的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瓷板画、以《征》为代表的红绿彩绘画装饰高温陶瓷雕塑,以及以《风》为代表的高温陶瓷雕塑,共甄选作品100余件(组)。马语,顾名思义是马在说话,是通过人类讲述马的情感,大家在屏幕上看到过《马语者》,在舞台上欣赏过《战马》,今天林立在我们周围的近500匹充满灵性的瓷马,却非跟大家讲述朱乐耕的英雄梦,我们可以倾耳聆听到当代著名陶瓷艺术家朱乐耕给每匹马以魂魄写就的动人故事。
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边伟在开幕式致辞中讲到:“恭王府坐落于风景优美的北京什刹海畔,素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之誉,博物馆建设和旅游开放是我们的两大重要工作职能,亦是展览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在举办了一系列包括书法、绘画、篆刻、雕塑、陶艺、服饰文物、民间工艺在内的多品类、多批次的艺术展览之后,恭王府艺术系列展的艺术性、学术性日益提高,现已形成良好口碑,这样一个极富展览特色与独特风格的展览品牌,引起专业领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今年是著名的陶艺家朱乐耕先生以‘马’为题材的系列作品创作满二十周年的时间,所以特别推出‘英雄梦·马语——朱乐耕陶艺马创作20周年纪念展’。朱乐耕是以‘能’与‘泥’对话,挖掘东方哲学价值,创造具有中国精神内核的当代陶艺而著称。‘马’是朱乐耕的创作对象,也是他寄托于梦想的对象。马是英雄的坐骑,是有灵性的人类伙伴,在朱乐耕的手中的马,不仅具有马的形体,还是由泥土与火变幻出的一种英雄精神的承载之体。
朱乐耕先生用泥用火用釉来表现‘马’的作品的手段超一流,同样他的绘画‘马’的气势也超一流,他的红绿彩马,色彩强烈,用笔简练。有的迎风而立,有的万马奔腾,极有感染力。他还有一批以肌理和釉色自然形成河流山川以及天空,然后,在釉上绘画二次烧成的作品,也极具创作力,这是朱乐耕于十几年前开创的一种表现手法,影响了当代景德镇陶瓷装饰的一种风潮。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具有非常当代的表现形式,还具有非常强烈的中国精神和东方美感。”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在开幕式中致辞:“与朱乐耕接触的这些年有一个非常深的感触——他是一位非常纯粹的艺术家,是当代陶艺的艺术大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的作品完全把传统陶艺发展为当代国际性的语汇和语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在序言中谈到了对马的感受,我也对朱乐耕塑造的马的造型有特别的感触,在汉唐时期,马就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重要的载体,它具有雄浑持久的耐力,具有一种忠厚的美德,朱乐耕实际上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中国审美价值的一种品行与自己的艺术作品结合在一起。汉代就有马踏飞燕、马踏匈奴,宋代有李公麟《五马图》,明代沈周在《听蕉记》中形容芭蕉和雨之间的关系用到如马骧(马昂首的样子),所以古人对马来讲是情有独钟,都是在立品立德之间来塑造马。
而朱乐耕塑造马是完全诠释了当代的宏达精神,他的马在造型上有重大的突破,而这种突破在今天的展览上看到的一系列的马,其中就有在陶艺雕塑中把马尾和马腿之间的造型的关系融为一体,让人感到这种马的造型是一种艺术的语言,更是一种当代艺术家对时代精神体验的语言。所以,朱乐耕一系列马的形象,完全是当代精神的呈现,是当代人格的呈现,让我非常钦佩朱乐耕的艺术家风范和人格的魅力,在他的艺术创作当中,不仅仅是马系列,还有很多系列作品都有重大的突破,而且影响到海内外。作为一位艺术家能够立于当代的精神,立于时代的精神,把审美的品格与自己的言行融为一体,这是朱乐耕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莫言在开幕式中致辞:“文学和艺术实际上是相通的,所以看到朱乐耕一系列的作品,我内心有很多触动,马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中国的古代,马作为并肩作战的伙伴,也是老百姓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朋友,马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提到马就想到了‘天马行空’,一个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就应该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要有大胆的、狂放的想象力,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束缚,但任何艺术在创作也一定也要接地气,总是在云端飞奔并不现实。看到展览里的作品让我产生了丰富的联想,陶瓷的本质是土,它在火中涅槃、升华,变成了土与火结晶,祝愿朱乐耕将来的陶艺创作,既像天马一样飞得更加长久,也像泥土一样积累得更加厚重。”
中国著名的陶艺家朱乐耕开幕式的答谢辞中讲到:“今天我的展览能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展览举行,觉得很非常荣幸,这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内涵的地方,我的作品在这里展出感觉到是将艺术的根深深的扎在了中国文化的沃土中。在这里,我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幻觉,好像我们是骑着马从历史的过去来到今天的现代空间。
我这次的展览是以马为主题,马是古代英雄的坐骑,也是传统中国人心目中的灵性之物,‘天马行空’‘万马奔腾’‘一马当先’等马的形容词,都让人的心中充满激动,充满想象与梦幻。所有的男儿都有一个驰骋疆场的英雄梦,我也一样,所以,从小喜欢画武将,从喜欢画武将到喜欢画武将的坐骑——马,到喜欢做马的雕塑,喜欢与马对话。
其实马语也是人语,画马,做马也是在画人和做人,是将马的精神幻化成人的精神,幻化成人的灵性世界。‘以物喻人’‘物我两忘’这是中国古人常说的话。我做马时就有这样的感觉,好像是‘周庄梦蝶’,让我常常感到我做的不是马,而是我自己。我将所有的灵感,所有的力气都投射到了马身上,有时感觉自己也成了马。就这样,我用了20年的时间将其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并有机会在这样一个充满历史感的空间将其展示出来,感到十分高兴。”
艺术家简介
朱乐耕,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津贴的专家待遇。多次参加国内外当代陶艺展,先后有四十余件作品获奖,并于2012年获文化部“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2013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艺文奖”。曾在中国、新加坡、香港、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举办个人陶艺展。多年来其努力推动具有中国哲学内涵的当代陶艺创作,尤其是在当代环境陶艺的创作上卓有建树,不少大型的陶艺作品置放在韩国首尔、济州岛,中国的上海、天津、九江等城市的重要建筑和公共空间中,成为该城市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多年来其还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陶艺的国际交流,曾担任首届东亚陶艺展的策展人与组织者,并多次担任景德镇、佛山等多个产瓷区的国际陶艺展的组织者、策划者和评委会主任。还多次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阿佛雷德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韩国弘益大学等许多国家的重要大学讲学。并积极参与国际间的学术对话,曾多次参加由文化部、欧盟文化组织、美国人文基金会、韩国文化中心组织的中欧文化论坛、中美文化论坛、中韩文化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并在论坛上宣读论文,扩大了中国当代艺术和陶瓷艺术在国际艺术节的影响力。其系列作品被国内外许多美术馆、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