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 Awareness》司马源个人作品展在京开幕

2018年07月02日 14:38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2018年6月30日下午,“觉知 Awareness” 司马源个人作品展在尚巴美术馆开幕。开幕中策展人,欧尼克斯画廊创办人王涛女士介绍了艺术家以及展览中所呈现的两个系列的作品。展览第一部分“脑电图”系列使用家用扫描仪作为观看器官,用“纯手动”的方式让处于不同运动速度中的日常物品与光线相互追逐并发生关系,最后将其二维扫描结果显现出来。第二部分“心图”系列是数码版画,艺术家试图绘出事物本质的结构而非事物表观的结构。

艺术家司马源(右二)、此次展览策展人欧尼克斯画廊创办人王涛(左二)与来宾合影艺术家司马源(右二)、此次展览策展人欧尼克斯画廊创办人王涛(左二)与来宾合影

  这次展览的学术顾问,艺术批评家、英国精神医生、古典学者、哲学博士阮诗寇先生(Dr-Rasko Radovic) 在开幕发言中点评艺术家的作品。他认为,司马源在创作中借助扫描仪来获得丰富而神秘的意象造型和色彩。她的一些作品类似于远古冰川的内部构造、另外一些则如神秘的海底生命。有的作品中看起来像遥远的银河,其实是艺术家用盐粒、水晶、金属、鱼线、透明糖纸等物品在扫描仪的表面运动而制造出的奇异效果。

艺术家司马源与瑞士大使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博士(Jean-Jacques de Dardel) 艺术家司马源与瑞士大使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博士(Jean-Jacques de Dardel) 
司马源为阮诗寇先生介绍作品司马源为阮诗寇先生介绍作品

  我们可以说在司马源富有创意的作品中,她运用扫描仪表面代替眼睛作为创作工具。司马所创造的世界在回避了通常绘画作品的可触摸表面和肌理的维度,让眼睛得到直接的愉悦。并且不同于相机的“镜头感”,她使用扫描仪创造出了一个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奇妙时空,被她自己称为“2.5维空间”。因此,司马的作品回到纯粹的视觉实验,由眼睛的创造力去参与其中。

司马源作品 《初》司马源作品 《初》

  如此出人意料的作品却是司马将我们日常所见、随手可得的平常之物,作为创作对象得来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的这些平平常常的物品所拥有的不寻常的“可能性”及其内部所隐藏的美。司马的作品引领我们的发现之旅。

司马源作品 《欲》司马源作品 《欲》

  当今,由于NASA和网络的力量,我们能够欣赏遥远宇宙中的物体图片,比如木星多彩的表面,以及银河玄妙的形状。然而,司马由盐、糖、塑料袋、棉线等平常物所构成的“时空奇观”的美丽可以媲美自然之力,那是由于司马的作品发觉了隐藏于我们意识深处的主观空间,以及向内关照的美。

司马源作品《痛觉》司马源作品《痛觉》

  在过去几十年,认知心理学家一直在探索所谓主观色彩。也就是说,霓虹、水彩效果以及视觉幻影这些只存在于我们主观意识空间而并不存在于外部现实中的色彩。司马的创作,运用扫描仪,从某种程度上,也在探索这内在空间,并且把其中隐藏的美呈现出来。

展览现场嘉宾合影展览现场嘉宾合影

  开幕仪式中,瑞士大使戴尚贤(Jean-Jacques de Dardel)夫妇,收藏家、学者马跃先生,收藏家马冰先生、贺雷先生,艺术家钟山先生,冯昊先生,邓震先生、华韡华先生、李晴先生,雕塑家王秉辉先生,尚巴美术馆薛晨妹女士等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日报、雅昌、新浪等媒体等到场祝贺。大家对作品的品鉴以及和艺术家的交流持续到晚上7点。本次展览由欧尼克斯画廊主办、尚巴文化集团提供支持,展览将持续到7月20日。

  展览现场照片:

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博士(Jean-Jacques de Dardel)及夫人戴惠兰(Marielle de Dardel)来到司马源《觉知》开幕现场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博士(Jean-Jacques de Dardel)及夫人戴惠兰(Marielle de Dardel)来到司马源《觉知》开幕现场

策展人王涛女士、瑞士大使夫人戴惠兰(Marielle de Dardel)及观众  策展人王涛女士、瑞士大使夫人戴惠兰(Marielle de Dardel)及观众
  
瑞士大使夫人戴惠兰(Marielle de Dardel)、收藏家Ann、阮诗寇博士  瑞士大使夫人戴惠兰(Marielle de Dardel)、收藏家Ann、阮诗寇博士
 
收藏家贺雷、雕塑家王秉辉先生收藏家贺雷、雕塑家王秉辉先生
收藏家马冰先生及傅女士
收藏家马冰先生及傅女士
司马源与艺术家邓震、艺术家华韡华合影司马源与艺术家邓震、艺术家华韡华合影
艺术家与观众艺术家与观众

  部分展览作品:

白垩纪白垩纪
二叠纪二叠纪
琥珀堡琥珀堡
裂变裂变
年华年华
思想思想
周期周期

  艺术家司马源简介:

司马源司马源

  南京大学生物学士、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设计管理硕士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独立艺术项目:

  2015 -2016 一个人的美术馆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独自将一座普通住宅改造成为自己的工作室兼美术馆,同时身兼馆长、策展人、艺术家、布展工人、保安、清洁工等多项工作,并在里面策划了十余次个展,包括原创作品223件,并在网上发布,观众达2万6千多人次。作品涵盖了摄影、装置、绘画、声音、表演、电影等多种形式。

  2012—2014 第二性

  与十余名年龄、性向、成长背景不同的女性合作,以执导型摄影拍摄了十余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影像寓言,呈现女性在不同生命阶段的精神独白;将该项目中的摄影作品制作成小型“移动展览馆”,在任意地点多次展出,并与34名观众进行了关乎生与死,性与爱等命题的私密对谈并录音。最终形成声音作品。

  部分展览:

  个展:

  2014《第二性》, 第十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连州

  2010《另一个欧洲 》,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伦敦, 英国

  群展:

  2016 17th 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北京

  2015《来自中国的50本当代摄影书2009-2014》, 英国FORMAT15国际摄影节,德比,英国

  2014 “浮世相”新摄影大篷车计划,元典美术馆,北京

  2013《设身。处地》,卡布索美术馆,卑尔根,挪威

  2013 《寇德卡与中国摄影师作品展》,天津美术馆,天津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