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9月10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报》、中国美术报网、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记忆之光——鲁杰罗·萨维尼奥、唐勇力、朱塞佩·莫迪卡、张译丹四人展”新闻发布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宣布该展览将于2018年9月15至20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



本次展览由意大利美学家、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与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共同策展,届时将展出来自意大利的鲁杰罗·萨维尼奥(Ruggero Savinio)、朱塞佩·莫迪卡(Giuseppe Modica)和中国的唐勇力、张译丹四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近百幅。




“光”是绘画中最重要的场所和介质,展览以“记忆之光”为名,通过将中意双方四位艺术家看似不甚相关,却又有着隐秘联系的作品共置一室,以他们对超验世界的观照与赋形,来重申、恢复艺术的本心与真义。

光在中西方绘画中不同的形态和共通的微妙是两位策展人共同的兴趣所在。吉奥乔·阿甘本认为,“对于画画的人来说,光不仅仅是照亮物体、让形体可见的东西:光本身是在塑造有形物,使之存在、使之可以认知。光不仅仅存在于形体之外,而且穿透其中,赋予其生命和能动性。此次参展的四位画家,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光的这种特性,以及光的存在形式。”
张晓凌则指出了四位参展艺术家的另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对超验世界有着异乎寻常的迷恋,这一癖好表现在作品上,不仅呈现为彼此创作理念的秘响旁通,还神秘地隐喻着不同画面的精神指向,即:无论语言持何种形态,它们都不约而同地通向了相似的目的地——一个超越表象、合于天造的超迈境界:鲁杰罗·萨维尼奥的光塑之形、唐勇力的古今互渗图像、朱塞佩·莫迪卡的神秘镜像,以及张译丹的山水秘境——它们近在咫尺,却永远无法抵达。”此次参展的四位艺术家都是朝向超验世界日复一日跋涉的圣徒,在无限接近目的却永远无法抵达的旅程中领悟宇宙的秩序。
展览开幕式当日将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以“当代绘画的形而上学”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就中西方当代绘画的哲学性探索展开讨论。
此次展览亦是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2018年度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4届意大利当代艺术日主题活动。9月12日将在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举办展览相关介绍及学术活动。

展览简介
展览名称:“记忆之光”中意四人展
展览时间:2018年9月15日至2018年9月20日
开幕时间:2018年9月15日 14:30
研讨会:开幕式结束后 16:00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参展艺术家:鲁杰罗·萨维尼奥、唐勇力、朱塞佩·莫迪卡、张译丹
策展人简介

吉奥乔·阿甘本生于1942年,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古典学家。欧洲研究生院巴鲁赫·德·斯宾诺莎教授。曾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维罗纳大学、威尼斯高等建筑学院、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及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欧洲研究生院等多所学院任教。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且影响深远,在国际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阿甘本早年曾研究过西蒙娜薇依的政治思想。1966-1968年参加过海德格尔关于赫拉克利特和黑格尔的研讨班。1970年代他的研究重点是语言学、文献学、诗学和中世纪文化专题。1995年,一部《神圣人:主权权力与赤裸生命》让他在思想界声名鹊起。除此之阿甘本著述颇丰,包括《神圣的人》《例外状态》《至高贫穷》《神的作品》《诗节:西方文化中的词语与幽灵》《语言和死亡》《散文的理念》《开放:人与动物》《裸体》《渎神》《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语言的圣礼》等涉及哲学、政治、文学和艺术的著作。还曾主持编辑了本雅明著作的意大利文译本。他与帕索里尼、卡尔维诺、英格博格 巴赫曼、皮埃尔 科罗索夫斯基,以及20世纪法国诸多思想名家都有过交往或合作。
阿甘本在欧陆哲学传统和人文历史语境中,在对未来共同体的想象性建构中,展开生命、政治、文学、艺术和宗教领域的全面探讨。其玄妙深奥的语言风格、融会贯通的思想体系、切实深刻的现世关注,使他成为当今最具挑战性的思想家之一。

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报》总编辑,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欧洲科学、艺术和人文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师范大学鸿国讲座教授。1956年生,安徽阜南人。1979年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艺术系,199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师从王朝闻、刘纲纪先生。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评审组专家。专著、论文先后获国家社科基金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入选作品奖,中国美术奖,文化部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评论一等奖,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奖项。
参展艺术家简介

鲁杰罗·萨维尼奥,意大利著名画家、艺术家、作家。1934年,出生于都灵。


1962年,在米兰举办首次个展。1986年,获得古根海姆绘画奖。1988年及1995年两次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3年,绘制了锡耶纳的赛马节。2000年,成为爱尔兰巴林根基金会“特邀艺术家”。2002年,成为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访问艺术家”。2011年,在中国参加了“意大利画家眼中的杭州——追寻马可波罗足迹”的活动。2012年,在罗马现代艺术美术馆举办选集画展。出版过多部书籍,其中包括:《带来的影子》1992年;《鸽子飞过》2008年;《塔索的院子》2017年。

唐勇力,1951年生,字默苦,号大幽人,河北唐山人,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工笔人物画家,兼长写意人物画。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院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为国家重点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朱塞佩·莫迪卡,1953年出生于马扎拉-德尔瓦洛(意大利西西里),毕业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目前在罗马美术学院担任绘画教师,并担任该院视觉艺术学系主任。他被视为将传统与革新相结合的新一代创作者,在当代绘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席位。


莫迪卡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多个城市展出,包括米兰、巴黎、布达佩斯、莫斯科、巴塞罗那等,在多个国家级和国际级博物馆、业内知名的学府机构举办过画展。他应邀参加过米兰三年展,威尼斯国际双年展,开罗国际双年展,罗马艺术四年展,米兰皇宫意大利艺术展等大型国际展览。

张译丹,原名张冬卉。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艺术学博士后、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美术报网副总编辑、中国国家画院工笔画研究所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