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的汉石墨韵 体会消逝的庞贝古城

2018年10月17日 09:27 澎湃新闻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小鹿,丁宁,任哨奇

  上海鲁迅纪念馆的“汉石墨韵:鲁迅与汉画像石拓片展”呈现鲁迅对于汉画像石的收集、研究与应用;天津博物馆的“庞贝古城出土文物特展”还原庞贝古城的文化艺术与日常百态;日本东京21_21设计博物馆的“音乐建筑”则将音乐转变成了视觉盛宴。

  汉石墨韵:鲁迅与汉画像石拓片展

  展期:2018年9月11日 - 12月11日

  地点:上海鲁迅纪念馆(一楼奔流艺苑)

  票价:免费

  点评:展览以鲁迅为支点,呈现出神韵独特,线条古拙的民间艺术——汉画像石。而文献部分则呈现了鲁迅对于汉画像石的收集、研究与应用。
评星:四星

  汉画像石是汉代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鲁迅一生收藏历代各种拓本超过6000张,其中汉画像石拓本600余张,涵盖山东、河南南阳、江苏、四川等地区。据了解,此次展览共展出汉画像石、汉画像石拓本及仿真复制件等155件,包括37件鲁迅收藏的汉画像石拓片和研究手稿,亦有许多展品是首次公开亮相。

  在展览现场,可以在展柜的上半部分看到汉画像石上丰富的民间绘画,其中包括了描绘历史人物故事的《历史故事图》、《孔子见老子、泰山君、东王》等,描绘乐舞百戏的《乐舞图》、描绘神仙神兽的《日月同辉》,《东宫苍龙星座》等,神韵独特,线条古拙。

  在展柜的下半部分则展现了鲁迅的信札、书籍设计等文献资料。

  鲁迅致蔡元培信

  1913年9月11日,鲁迅在日记中记载了收到教育部同事胡孟乐赠送的山东画像石刻拓本10枚,呈现出其走上收藏与研究的起源;在1935年11月18日鲁迅致王冶秋的信中则可以看出鲁迅对于拓片纸张的研究与探讨,并推崇连史纸;《鲁迅手绘高颐阙图》则能呈现出其对阙顶的记录。而在《国学季刊》的封面设计中,则可以窥见鲁迅对于汉画像石的运用,将金石元素用于设计之中,呈现出中国现代设计的早期探索。

  这些文献资料展现了鲁迅是如何走上收集、研究汉画像,如何从艺术与文化的双重角度去观察与研究汉画像,将汉画像石的收藏及研究延伸到文学创作、文学插图和书籍装帧设计等方面的。

  在笔者看来,虽然展览是“汉画像石拓片展”,但文献部分却更为精彩,以鲁迅为支点,呈现出一个社会批判以外,为金石做贡献的鲁迅。(文/小鹿)

  瞬间与永恒:庞贝古城出土文物特展

  展期:2018年9月21日—12月14日

  地点:天津博物馆

  票价:免费

  点评:展览展出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所藏壁画、雕塑、青铜器、玻璃器等。同时以图片等辅助形式介绍了庞贝的日常生活、农业贸易等情况,还原庞贝古城的文化艺术与日常百态。
评星:四星

  瞬间与永恒,公元79年8月23-24日,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古城与居民几乎在瞬间遭遇灭顶之灾。火山灰迅速掩埋了庞贝,城市与居民却定格在了瞬间,这瞬间从而成为了永恒。

  众多壁画为本次展览亮点,题材广泛,建筑风景、饮食男女、神祗乐舞,无所不包,精美写实程度远超中国同时期的壁画,观察展览中以图片形式辅助展出的庞贝壁画,不难发现展览中的壁画还不是庞贝中最为精美的部分。在食物题材的壁画附近还列出了文献中记载的庞贝系菜谱,对庞贝日常生活提供了细致入微的介绍。

  鱼和贝类静物画,公元1世纪

  在展厅最后展出了一件特别的塑像,不同于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塑像,这件塑像是用庞贝遇难者塑造,庞贝人因火山喷发的有毒气体而丧生,火山灰沉积下来形成了尸体的外壳,随着时间的推移,肉体已经腐朽,火山灰固化则使肉体轮廓得以保存,考古学家将石膏注入空腔内还原了已经消逝的庞贝居民的形态。

  展厅结尾类似于“冥想空间”的布展

  本次展览布展由意大利方面完成,可圈可点,其中印象较深的有两处,一处是用灯光与大屏幕的配合定时模拟维苏威火山喷发的场景,观众可以明显感到光线的变化,墙两端的壁画也仿佛在火焰中燃烧,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火山爆发瞬间的庞贝古城。另一处是结尾的遇难者石膏像,石膏像被单独安置于一处圆形展厅中,与观众保持一定距离,后有视频介绍,构建了一个类似于冥想的空间,给观众以震撼后的思考。(文/任哨奇)

  《音乐建筑》(AUDIO ARCHITECTURE)

  展期:2018年6月29日- 10月14日

  地点:东京21_21设计博物馆

  票价:1100日元

  点评:同一段旋律简单的音乐,为什么“看起来”不一样?正在东京21_21设计博物馆展览的“AUDIO ARCHITECTURE”以同名音乐为主题,选择了九组多媒体艺术家成为“耳语者”,利用当下新媒体艺术手段热衷于塑造的沉浸式体验转译出独特风景。这绝不仅仅是一场“MV大串烧”。
评星:四星

  这首展览同名音乐《AUDIO ARCHITECTURE》结构独特,且带有暧昧的魔性。全曲由二十组反义词组成,伴随“Time、Space、Music”的循环低喃,开始一场视觉幻音派对。负责音乐制作的是著名音乐人小山田圭吾,他与小沢建二组成的 Flipper‘s Guitar 在九十年代是涉谷系音乐的代表。解散后,他以 Cornelius 为艺名继续自己对于音乐的探索,致力于用各种手法——采样、演奏、多重录音等去拓宽对于音乐的理解。他的作品曾被描述为一种 “音乐建筑”的想象,因此吸引了中村勇吾开始此次展览的策划。

  展厅现场

  作为策展人,被称为“日本Flash教父”的中村勇吾擅长以独特的视觉化形式,诠释网页设计、交互界面设计及影像制作。毕业后的中村勇吾曾从事过四年的建筑工作,投身多媒体开发后,他的建筑背景为其作品注入了空间力学等概念,创造出丰富的互动模式。诚如他在展览前言中引述,“Writing about music is like dancing about architecture”,不可描述是音乐神秘且曼妙的特性,但正是由于这种不可能,让所有的尝试与实验都在朝向一种充满期待的舞蹈和建筑。

  回到展览本身,观众进入到幽暗的展览空间后,每一组场景初看之时可能都让人觉得有些不知所谓,只有静下心来,用心去寻找墙壁上不断变化的影像和音乐自身的联系时,才能感受到那些被拆解的节奏、曲调或是音域早就已经被重新组合,在不可触摸之中释放出新的“音频结构”。如果想置身时间旅行的隧道,不妨站在Hiroaki Umeda(梅田宏明)的“in fibrils”作品前。他选用满屏的线条表现音乐的强弱与节奏,纤维状的光穿梭而过,在空间之内流动,释放出舞蹈般的独特姿态。进入“Music Worn”的视角去观察音乐,在边界与边界之间,融合还是冲突,一首曲子不是音符拼凑的断句,它拥有更为精准的秩序与逻辑,一如生物体内缜密的系统。

  展厅现场

  除了抽象的表达方式,日常之物也具有表述音乐的可能。在Yoriko Mizushiri (水尻自子)的浪漫笔触下,寿司、气球、纸巾等日常物件感受着一股来自音乐的“airflow”,轻盈地搅动着观众的心绪。这些幽默又性感的动作,一直在提醒着我们,音乐不止能被听到与看到,还拥有甜蜜的步调。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着正在听音乐的自己。在“JIDO-RHYTHM”中,观众也是参与者。更重要的是,在鬼畜变形的画面中,你会重新“发现”自己。如何逐步塑造一个已经定形的空间?当音乐成为新的填充者与变形者,墙则拥有了新的引力。线条、虫洞、符号、气泡、音乐现场乃至扭曲的面容,音乐的可视化表达,就像裂变的蜻蜓复眼,窥视声音千变万化的投影。这场跨越听觉的媒介实验,将耳朵的风景带到了眼前,开辟出另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沉浸式体验。(文/丁宁)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