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完整版《草地上的午餐》亮相台北故宫博物院

2018年11月14日 09:46 澎湃新闻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文:陈若茜

  由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俄罗斯普希金博物馆等共同主办的“悠游风景绘画——俄罗斯普希金博物馆特展”将于2018年11月17日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幕。此次展览最引人注目的将是印象派大师莫奈(Claude Monet)的经典画作《草地上的午餐》。

  这次展览聚焦在19世纪印象派至后印象派的重要画家杰作,一次集结包含莫奈、雷诺阿、卢梭在内的48位艺术大师的65件画作,展期持续至2019年2月17日。

  在当天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新闻发布会上,印象派大师莫奈(Claude Monet)的经典画作《草地上的午餐》率先亮相。画中可以看到在悠闲的夏末初秋时分,一群人相约枫丹白露林享受惬意时光,一边享用午餐、一边轻声谈笑,充分显现欧洲19世纪盛行的野餐风气。

  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厅现场

  台北故宫博物院方面表示,这次展览为俄罗斯普希金博物馆首次来台举办的大型画展,画作质量兼具,实属难得。今天开箱《草地上的午餐》是莫奈26岁时作品,现今唯一一幅完整版收藏于俄罗斯普希金博物馆中,此番也是首次来台湾展出。

  《草地上的午餐》(Luncheon on the Grass)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 )1866

  作为本展的最大亮点。莫奈这幅作品是受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启发,不过最终完成作品因为过于巨大而损坏,剩余部分亦分为两幅,现存奥塞博物馆,普希金博物馆所收藏的这幅尺寸较小的画作让人们得以一窥全貌。这幅画作同时也藏着莫奈的热烈情感,当时莫奈正和未来的妻子卡蜜儿陷入热恋,因此一直到1879年卡蜜儿因病过世为止,几乎每一幅画中都会有她的身影,《草地上的午餐》当然也不例外,画中左方第一位侧身的女子就是卡蜜儿,如果眼睛够犀利,还能在右边的大树干上,看到莫奈描绘出俏皮的“一箭穿心”图样,显现他对卡蜜儿深刻的爱恋。

  普希金博物馆位于俄罗斯莫斯科,以集结法国瑰宝画作而闻名。 这次特别网罗17世纪到20世纪的风景名画,并聚焦在19世纪印象派至后印象派的重要画家杰作,共计65件作品来台展出。展览将分为六大主题,分别为“近代风景绘画的起源”、“赞颂大自然”、“巴黎城市光影”及“近郊的自然景致”、“法国南部的明媚风光”与“海外的异想世界”,引领民众认识法国近代风景绘画。画中背景如煎饼磨坊、圣维克多山等都是如今法国的著名景点,观众走进展览欣赏绘画的同时,犹如徜徉在法国优雅、浪漫的气息之中。

  此外,展览精选普希金博物馆馆藏中来自巴洛克派的法国风景名家洛兰、洛可可派大师布雪、巴比松派的柯洛、印象派的雷诺阿、塞尚、卢梭、高更等多位重量级艺术大师作品,与观众分享法国风景绘画的静谧优雅。

  俄罗斯普希金博物馆

  如同大英博物馆之于伦敦,罗浮宫之于巴黎,大都会博物馆之于纽约;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是俄罗斯收藏数量仅次于冬宫的博物馆。1937年,为了纪念俄国诗人普希金辞世百周年,改名为普希金博物馆。馆中收藏了67万件以上欧洲著名的雕塑和绘画,包括林布兰的《以斯帖的邀宴》、窦加的《蓝色舞群》及莫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等。

  近代风景画的起源

  以前西方绘画以宗教画为主流,风景画多为背景,17世纪后,风景画逐渐自成一股潮流。本区介绍的是始于17世纪风景画的黎明期,在这区你可以充分感受到人们在绘画中,发现了自然的美好型态,然后逐渐把目光转向现实的自然风景,让风景用画的方式被保存下来。

  《被水环绕的神殿》(Temple Surrounded by Water) 于贝·霍贝(Hubert Robert ) 1780

  《掳掠欧罗巴》(The Rape of Europe) 克劳德·洛罕(Claude Lorrain )1655

  统领众神的王者宙斯因醉心于腓尼基公主欧罗巴的美貌,于是幻化为美丽的白公牛来到海边诱骗她,欧罗巴一看到公牛就非常喜爱,不但轻轻抚摸着公牛甚至还骑上牛背,最后被飞快地载向海的另一端——克里特岛。这幅画的故事源自于奥维德的《变形记》,洛兰在引人入胜的海景中加入了这个神话题材,不知道的人乍看还以为是个欢乐场合,其实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掳掠场景,极度反差也成了这幅画的惊喜之处。有趣的是这个神话故事同时也是欧洲(Europe)与金牛座的由来。

  赞颂大自然

  欧洲迎来了19世纪的市民时代以后,风景画开始走向平凡的日常,表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风景。从描写神话、宗教、历史的大画面绘画,变成了表现身边事物的、简明易懂大小适中的绘画。来自法国的巴比松画派,让风景绘画不只追求写实,还增添了柔美与诗意。

  加莱海峡省,风暴来袭Stormy Weather, Pas-de-Calais  尚-巴蒂斯·卡密尔·柯洛(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 Around 1870
巴黎城市光影

  此区介绍以大都市巴黎为基点展开的印象派及以后的风景画发展,这些以印象派为首的画家们,用时而温暖时而敏锐的目光,描绘并创作出近代都市的风景,传达了工业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气息。

  《煎饼磨坊庭院树下》(In the Garden, under the Trees of the Moulin de la Galette) 皮耶·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 )1876

  煎饼磨坊(Moulin de la Galette)是曾位于法国蒙马特山丘上的大众舞厅。1876年,雷诺阿在附近租了间工作室,常描绘舞厅当时热闹非凡的景象。本作被认为是在《煎饼磨坊的舞会》的准备期间绘制而成,且视角处于相当自然的高度,仿佛画家稍后就要加入这五人一同畅谈般。尽管户外写生是印象派的特色之一,这幅画作却被认为是在户外绘制后,再回到工作室的适当光线下加以修饰而成的作品。

  《圣米歇尔大道》(Boulevard Saint-Michel) 尚·法兰索瓦·哈斐利(Jean-Francois Raffaelli ) 1890s
巴黎近郊的自然景致

  在中产阶级的崛起的19世纪后半叶,人们开始能非常便捷的到达郊外,因此画家们很喜欢从巴黎以很短的时间到达满目绿色的郊外,有时候甚至在郊外短期及长期的居住,他们把画布拿到户外,描绘那些享受闲暇时光的都市人们与平和的街景。这让创作产生变化,画家们对鲜艳的色彩具有表现力,表现空间的关注程度也越高,新的风景画由此诞生。

《白色睡莲》(White Water Lilies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 )1899《白色睡莲》(White Water Lilies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 )1899

  《庭院中的房屋》(小屋和树木)House in the Garden (Cottage and Trees) 巴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 )1908
南法明媚风光

  铁路网的发展缩短了巴黎与波光粼粼的地中海距离。本区从巴黎南下,介绍法国中部到南部的风景画。南法耀眼的阳光下,多彩的植物与的地中海的波光闪烁,给画家们带来了丰富的灵感,他们用新鲜的视线捕捉到当地特有的景观。远离大都市巴黎的静谧环境,酝酿出各种独特的画风样式。

  《从瓦尔克斯望向圣维克多山脚的平原》( The Plain by Mont Sainte-Victoire, View from Valcros)  保罗·塞尚(Paul Cezanne ) 1882-1885
海外的异想世界

  随着传媒的发达可以更轻易接触到各地的讯息,让想像中的风景可以更轻松的跨越时空,现实与故事的世界重合。有时不同的土地风景因而被组合,融汇在一个画面中,那些是在任何地方都不会遇到的,只有在绘画中才可能产生的富饶风景,值得细细品味。

  《美洲豹正在袭击一匹马》(Jaguar Attacking a Horse )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 )1910

  画出这幅画的卢梭曾受访表示:“我从来没去过比植物园的温室更远的地方旅行”。从来没离开过法国的他,却将《美洲豹正在袭击一匹马》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布景般的植物层层交叠,在画面中央制造出马与美洲豹的专属舞台。遭到凶猛美洲豹攻击的白马,面无表情地凝视着观众,细长的叶片有如生物触手般的摇曳着,令人感受到丰富的生命力,相较之下,动物们则仿佛停止在那决定性的瞬间。据说电影《马达加斯加》也深受卢梭画作的启发与影响。

  《有孔雀的风景》(MATAMOE, Landscape with Peacocks)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 1892

  1891年高更动身前往大溪地,出发前,他表示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远离文明的影响而安静地生活。”然而大溪地却早已受现代社会所影响,比高更所预想的更为西化。不过他依然对当地鲜艳的色彩与各种陌生而朴实的事物十分着迷,在这幅装饰性极高的画面上,配置了覆盖着树叶的小屋、优雅伸展的高大椰子树、挥着斧头的半裸男人、孔雀等充满异国情调的元素。画面右下方写有‘MATAMOE’的字样,其意涵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可能是拼法的错误,但普遍认为是“死亡”的意思。在走进茂密森林用斧头斩断树木之后,高更心中那文明的自己就已经死亡,此后他脱胎换骨成为在岛屿生活的“野蛮人”。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