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的前世今生亮相浙博

2019年04月26日 09:1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祥云大波那铜棺祥云大波那铜棺

  4月26日,浙江省博物馆推出聚焦大理白族历史文化的特展“ 风花雪月——大理白族的前世今生”,用文物串起大理白族的历史变迁与当下白族人的喜乐人生。

  南诏和大理国是唐宋时期在西南边疆先后更迭的以白蛮(今白族先民)为主的地方政权,雄踞西南500年。南诏大理主动认同中华文化,始终奉唐宋正朔,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西南边疆的开发,推动了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

大厘城,现喜洲镇 唐宋(南诏大理国)城濒洱海,夏季天气清凉 南诏王常在此避暑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大厘城,现喜洲镇 唐宋(南诏大理国)城濒洱海,夏季天气清凉 南诏王常在此避暑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唐朝初年,大理地区出现蒙嶲诏、邓赕诏、浪穹诏、施浪诏、越析诏、蒙舍诏六个部落,史称“六诏”。蒙舍诏因地处南部,又称南诏。738年,南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征服了其它五诏,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国,定都太和城。

  937年,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蛮”,建立大理国,定都阳苴咩城。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后,着手内政改革,更易制度,废除苛令,减免徭役赋税,发展生产,社会稳定,经济逐步发展。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拓片 宋代(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拓片 宋代(大理国)

  南诏大理国时期,农业、畜牧业发达,呈现“居民辏集,禾麻蔽野”的繁荣景象。此外,盐业、矿冶业也比较发达,以盐为货币的方式在云南一直保留到近代,是中国货币史的一个特色。

南诏图传里关于农耕的画面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南诏图传里关于农耕的画面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南诏国中期,佛教传入大理地区。大理国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形成“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举国信佛的局面。大理国的22代皇帝中就有10位出家为僧,大理被誉为“佛国”、“妙香国”。

宋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云南省博物馆藏宋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云南省博物馆藏

  留存至今的佛塔、石窟、石刻、绘画、写经等众多南诏大理国佛教文化历史遗存,堪称中国佛教艺术中的精品。

石雕释迦佛坐像 南诏国石雕释迦佛坐像 南诏国

  元明清时期的大理,是民族大融合、白族共同体真正形成的时期。元明清三代的经营,大理纳入中央集权制国家体系的进程完成,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大理社会的进步。从此,白族社会历史的发展逐渐与中原同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商贸繁荣,教育兴起,大理被誉为“文献名邦”。

洪武年间新建的大理古城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洪武年间新建的大理古城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阿嵯耶观音立像 云南省博物馆藏馆供图阿嵯耶观音立像 云南省博物馆藏馆供图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展览名称:风花雪月———大理白族的前世今生

  展览时间:4月26日——7月28日

  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